二年級趣味數學手抄報圖片

  我們可以通過做數學手抄報來學習數學知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及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資料1:歐幾里得的故事

  如果要問,古往今來,在浩如煙海的科學著作中,發行最廣、沿用時間最長的書是哪一部?肯定的回答是: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

  歐幾里得是公元前三世紀希臘數學家,他是我們現在所學的歐氏幾何的創始人,歷史上稱之為“幾何學之父”。

  歐幾里得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科學事業。他一生刻苦鑽研,治學嚴謹,他在科學事業上的偉大成就,正是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換來的。因此,他始終反對那種不想付出辛勤勞動,而指望通過走捷徑、投機取巧來取得成績的治學態度。下面的兩個小故事很好地反映了他的這個性格。

  曾經有一個聰明的年輕人提出要向歐幾里得學習幾何,歐幾里得答應了他的要求。那個年輕人跟隨歐幾里得學習了一段時間後,產生了畏難怕苦的情緒,想打退堂鼓。有一次,他向歐幾里得提了這麼一個問題:歐幾里得先生,我這麼辛苦地學習幾何學,在我學成之後,我會得到什麼好處呢?歐幾里得聽了以後,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幽默地對身邊的侍者說:“快去拿三個金幣給這位先生,因為他想在學習中獲取實惠。”一席話把那個年輕人鬧了個大紅臉。

  另一個故事說,當時統治埃及的托勒密國王為了趕時髦,想學一點幾何學。他自命“天賦聖明”,認為對於天下無論什麼事情,他都能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可當他翻閱了十三卷《幾何原本》之後,皺起了眉頭來。他轉念一想,又自作聰明地認為,這類“繁瑣說教”乃是專為凡夫俗子而設的,像他這般富有的天子,肯定另有一條捷徑。於是他問歐幾里得:“學習幾何學除了看《幾何原本》之外,有沒有其他的捷徑?”歐幾里得笑道:“陛下,很抱歉。在學習科學的時候,國王和百姓都是一樣的。科學上沒有專供國王走的捷徑。學習幾何學,人人都要獨立思考,就像種莊稼一樣,不耕耘就不會有收穫的。”從此之後,“幾何無王者之道”就成為學習數學的箴言而流傳至今。

  同學們,這兩個小故事,你是否受到些啟發?歐幾里得之所以成為偉大的數學家,是因為他勤奮工作。同樣道理,我們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成績,也必須有刻苦鑽研、鍥而不捨的精神。如果像那個年輕人和國王一樣,在學習中畏難怕苦、投機取巧,只會一事無成。

  設計圖欣賞

  資料2:數學家劉徽

  劉徽***生於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在世界數學史上,也佔有傑出的地位.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九章算術》約成書於東漢之初,共有246個問題的解法.在許多方面:如解聯立方程,分數四則運算,正負數運算,幾何圖形的體積面積計算等,都屬於世界先進之列,但因解法比較原始,缺乏必要的證明,而劉徽則對此均作了補充證明.在這些證明中,顯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創造性的貢獻.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進小數概念的人,並用十進小數來表示無理數的立方根.在代數方面,他正確地提出了正負數的概念及其加減運算的法則;改進了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在幾何方面,提出了"割圓術",即將圓周用內接或外切正多邊形窮竭的一種求圓面積和圓周長的方法.他利用割圓術科學地求出了圓周率π=3.14的結果.劉徽在割圓術中提出的"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合體而無所失矣",這可視為中國古代極限觀念的佳作.

  《海島算經》一書中, 劉徽精心選編了九個測量問題,這些題目的創造性、複雜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當時為西方所矚目.

  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我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

  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