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關於公司培訓的優秀心得體會

  只有不斷提高自我的能力、修養和品德,不斷參加培訓,才能變得更好,小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工作心得的範文,大家可以收藏一下哦。

  培訓心得一

  根據集團公司人才培養戰略部署安排,8月29日-9月4日,我有幸參加了處級領導幹部“戰略思維與能力素養提升”高階研修班學習。這七天時間裡,我認真學習了集團公司以及培訓單位精心為我們安排的培訓課程,接受了從思維到心靈、從理論到實踐等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知識薰陶,在學習和思考中度過了寶貴而難忘的一週時間,使我獲益良多。接下來,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一週學習給我帶來的體會。

  一、團隊的力量

  幾乎每天晚上的討論讓我再一次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前進,事情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這讓我想到了木桶定律,他就能很好的體現團隊的進步性,一個優秀的團隊,在完全發揮作用的情況下,取得成功的大與小,並不是取決於某一個人的能力大小,而是大家共同努力,各自發揮所長,共同奮戰的成果。

  在以後的管理工作中,我會時刻牢記團隊的重要性,準確把握我們團隊中每個人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優勢,加強與員工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將團隊中的每一名員工的潛能發揮極致。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也會走的更遠,更加強大。

  同時,通過這幾天的學習和思考,對於團隊與組織的發展,我還領悟到一點,成功的企業,好的辦法一定是聰明人想出來的,不一定是最有權力的人出的。作為領導者,應該考慮如何創造一種組織和文化,讓公司裡面想法最好、說得最對的人去作決定。

  二、領導不僅僅是一個“頭銜”,更是一種影響力。

  通過劉老師《影響力:從領導到領袖》課程的學習,我明白了領導***Lead***與領袖***Leader***的區別。我們通常所說的領導,肩負著組織前進的責任。而領袖,指的是那些真正發揮領導作用的人。真正發揮領導作用的人,需要具有領導力***Leadership***,往往具有很多特質,需要有對不確定性的決斷力,對願景和價值觀的溝通力,對風險的承受力,對群眾的激勵力,當然最重要的還要有人格魅力以及以身作則、明辨是非的能力。

  歷史上出現的非常具有領導力的人,比如說孔子、甘地,雖然在組織裡沒有擔任過重要職位,但是卻擁有數以萬計的追隨者。

  感謝老師給我們傳授了這些先進的理念,也幫助我更加系統的梳理自己在管理工作方面所具備的特質以及需要改進學習的地方。

  三、創新—跳出思維定勢來解決問題

  通過萬老師的《系統創新思維與組織創新》課程,徹底改變了我以往固有的看法,原來創新並不是“靈光一閃”的行為,而是一個非常有邏輯、有套路的思維方式。創新者並不需要智商特別高,也不是腦回路奇特,而是有獨特思考路徑的人,當你學會突破思維定勢,重新審視身邊的資源,利用手頭的資源,向內思考,就會產生好的創意。老師還講解了具體的創新方法,我們可以對於框架內的元素重新改造,給框架裡的元素找到新用途,以及給框架內的屬性之間建立新的聯絡。回到公司以後,我一定會將這些新思路講給我們的其他領導班子以及員工,改變原來固有的思維,不斷激發團隊的創新思路。

  四、應有底線意識,加強領導幹部的德養和修養

  原股份公司副總經濟師、幹部部部長餘漢林,給我們講授了一堂非常精彩的課程《領導幹部的德養和學養》,餘總的文化功底非常深厚,他結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經驗從班子建設、幹部隊伍管理、幹部培養和個人成長四個方面,給我們進行了授課。課程中,大量借鑑古代聖賢的智慧指明瞭領導幹部提高自身德養和學養的方法。對我影響最深課的一句話是:“領導幹部要進行“德養”上的修煉,即修煉“眼德、耳德、口德、身德、意德”;要提高“學養”,做到“轉文成識、轉識成智、轉智成行,轉行成果”。

  通過餘總這堂讓人回味無窮的課程,我更加意識到每個國人都應該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做人的文化,要做事先做人,學會了做人,自然就能把事做好。

  五、六頂思考帽—讓思路從混亂到清晰

  謝老師帶來的六帽思考法,又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思維工具。六頂思考帽,是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開發的一種思維訓練模式,亦是一個全面思考問題的模型。它以藍、白、紅、黃、黑、綠六個顏色來標示思維,用帽子作為比喻,給思考一個指引地圖。它能理清混亂,讓思考者在同一時間內只做一件事情,提高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效率。它,是一款“平行思維”工具,避免將時間浪費在互相爭執上。運用六頂思考帽,將會使你混亂的思考變為清晰,使團體中無意義的爭論變成集思廣益的創造,激發每個人的創造力。

  通過學習六帽法,我將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理性思考的方法運用到施工生產管理中去,以提高團隊的協調配合和執行力。

  六、“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給我們帶來了《“一帶一路”政策解讀與前景展望》,糾正了很多以往片面的想法,讓我深刻的理解了“一帶一路”這個倡議的內涵:1個概念、2個實質、3個共同體、4個包容特性、5通、6大經濟走廊。

  “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5通***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設施聯通給我們施工企業帶來了機遇,顯然海外市場的機會更大,但是,我覺得對於現階段的建安公司來說,我們更應該向內看,積極開發其配套的基建專案,同時加快拓展海外業務。

  七、嚴守紀律講規矩,廉潔從業築防線

  全國十大傑出檢察官、北京市檢查院反貪局局長嚴承秀給我們講授的課程《嚴守紀律講規矩,廉潔從業築防線》,課堂上,嚴老列舉了大量案例,令人深思。作為一名三級公司副總經理,廉潔從業從我做起,我定會堅持以身作則,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同時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黨性鍛鍊,端正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最後,真心的感謝集體公司人力資源部為我們提供此次培訓。本次培訓學習成果將是我工作中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在繁忙的工作中靜下心來,外樹形象、內省自身,思考自己在今後的工作和管理中,力爭高效並大膽創新,且集中大家的智慧將公司和專案上的事情做好做紮實,為公司的高速發展盡心盡力!

  培訓心得二

  ***一***瞭解了集團的文化

  通過半個多月的課程學習,瞭解了出版社的發展歷史,企業文化。對傳承文化,傳播知識,傳遞幸福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二***員工職業素養的生成

  這一段的學習,無論是工作中的小習慣,工作技巧甚至是人生中的感悟,都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一流企業優秀員工的應該是具有以下特點:1、以實用為導向的職業知識。知識是前人經驗的積累,它有空間時間上的侷限性,知識之多,浩如煙海,人畢其終生而不能窮盡,只能以實用為導向,取其所需。2、以專業為導向的職業技能。沒有專業就沒有職業,專業技能是職業技能的保證。事情做得專業,工作才能做得職業。3、以價值為導向的職業觀念。觀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在眾多觀念中,價值觀念是核心,價值觀念決定了評判標準,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道德取決於企業價值觀的認同。4、以成果為導向的職業思維。生命注重過程,但工作要注重成果,生命的過程是由眾多個結果連線而成,工作中沒有好的結果,過程是沒有多大意義的。以成果為導向的思維方式是一切工作思路的基礎。5、以敬業為導向的職業態度。只有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幹,才能長久,才能卓越,對待工作不是一般努力就可以,而是虔誠,不是盡力而為,而應全力以赴,沒有敬業的態度,就不會有優秀的業績。

  ***三***團隊合作意識的提高

  在拓展訓練中,無論是一開始的分組,設計隊名、隊旗、對歌還是後來的過河、背摔,以及高空斷橋等,幾乎所有的專案,每個成員都在積極的出謀劃策,都在為完成一致的目標而努力。大家沒有任何的隔閡而是相互幫助和協作。為什麼在訓練中大家都能如此的團結?因為大家的目標完全一致,才可以在團隊的中突出了大家一致的目標。全身心地投入當然會大聲說出的自己的想法,只有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智慧才能挖掘出團隊的活力與競爭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尋找到快樂,在感悟中得到昇華。在整個拓展訓練的過程中,我們都自始至終都在為自己的順利過關而滿足,為同伴成功而歡呼。所有的一切,是那麼真切,是那麼具有合力。即使在整個訓練過程結束之後,大家都很累,可每個人都興高采烈地議論著訓練中的事情,都感到回味無窮。參加拓展訓練使我們加深了了解,增進了友誼,強化了團隊意識。兩天的活動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感悟和啟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回味無窮的記憶。

  ***四***個人責任意識的提高

  責任感磨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在工作中,我們要有一種凡事必做到的幹勁,要有一種履職盡責的態度,堅持從一點一滴做起,把握每一個細節,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工作就是責任,責任重於泰山。在工作中承擔一份責任,堅守一種信念,成就一番事業,這是每個職業人的追求,“不因位卑而消沉,不以責小而鬆懈”。在工作的道路上,我們應該永遠葆一份責任心,才能向著成功前進。

  以上就是我在培訓中的收穫。通過培訓,我提高了自己的業務能力,調整了自己的工作心態,基本完成了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變。最後感謝領導們給我們安排了這麼完美的一個培訓,感謝同事們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謝謝大家!

  培訓心得三

  聽了韋老師兩次的課程培訓,我的收穫是頗多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許許多多選擇,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職業,也可以規劃自己的未來。由於每個人的閱歷不盡相同,所以大家對生活的理解也不同,彼此的思想觀念也有很大的差異。人就這麼一輩子!因此有人選擇了索取與享受,而有人則選擇了給予與奉獻,還有大量非常善良但心態與行動卻一直在搖擺的尋常百姓。這也就形成了日常的文化差異。

  李總提出我們Xx公司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有人這樣說,一個企業應是一所學校、一支軍隊和一個家庭,這種比喻確實有其道理,他告訴我們一個企業要擁有一個能使自己的員工能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環境,這也許是企業人才來源的的途徑。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什麼樣的人才是企業優秀的人才?一個企業的優秀人才,應該是深知企業的文化,在思想上能有機地溶入企業的文化中成為一個整體,同時具備能創造性地、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的能力,特別是前者尤為重要。

  來到Xx公司就職,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期待:希望通過自身的奮鬥來實現自我價值,同時獲得合理公平的回報。這種回報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而且也包括精神上的。有時,絕對公平是沒有的,但如果失去了基本的公平,一個團隊就不可能團結,分崩瓦解只是遲早的問題。怎樣讓Xx這個團隊擰成一股繩,發揮出的效應,是我們迫切需思索的問題!

  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應該貫徹“堂堂正正為人、兢兢業業做事”的原則,而不是把它當成一種口號,而是把它切切實實地融入到具體的工作和公司的經營活動中。

  創新、超越、團結、務實這是Xx公司的企業文化的一種體現,以服從組織、團隊合作、責任敬業、誠實守信和自我批判等的企業價值觀和文化為依據,這種文化與管理,是公司發展過程中多年經驗的積累與沉澱,是Xx公司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一個企業如何建立自己的企業文化,我認為沒有固定的模式,我們要通過工作的實踐來不斷的學習,積極地注意吸納其它企業的先進思想,結合公司的實際和自己的員工來共同建立的一種文化。如經營理念、管理理念、服務理念、風險理念、人才理念等等一系列形成企業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一個擁有優秀文化的企業,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才可能得以生存和發展,其資本才可能不斷增加,而且成為真正有價值的資本,否則,再多的資本也不過是一堆廢紙,因為它會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喪失。

  公司的企業的文化是開放的、包容和不斷髮展的,所以只要我們繼承這種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集體團結一致共同奮鬥,我們有理由相信Xx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