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結構設計開題報告範文

  結構設計自動化可以加快結構設計 ,縮短結構設計週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1:

  一、論文題目 XXX 水上渡假中心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及依據 課題研究的目的、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是一個綜合和總結大學四年的重要作業.目的全面的認 識土木工程專業,通過設計靈活的運用各個方面的專業知識,系統的學習理論和實踐 的結合。 要求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獨立完成一整套系統的設計方案。主要通過計算和畫圖兩個方面的練習。 具有實踐性、綜合性強的顯著特點。該設計主要依據國標規範.同時,近年來,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城 市人口集中、用地緊張以及商業競爭的激烈化,更加劇了房屋設計的複雜性、高要求性、高經濟性,雖然 許多多高層建築不斷的被建造,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還要求我們同時運用感 性和理性知識去把握整個建築的處理,這其中就包括建築外觀和結構兩個方面。還要求我們更好的瞭解國 內外建築設計的發展現狀及趨勢,更多的關注這方面的學術動態,以及我們在以後的土木工程專業方向有 更大的造詣。

  三、本文研究內容 本設計為 XXX 水上渡假中心設計,主要內容包括建築設計和結構設計。其中 Ⅰ建築設計包括: 1.總平面設計:合理佈置建築主、次***;解決好人流、車流關係;儘可能考慮 室外停車;滿足建築物防火間距及消防通道要求。 2.平面設計:合理確定平面柱網尺寸;佈置房間;確定樓***電***梯數量、位置及 形式;滿足室內採光、通風要求。 3.剖面設計:確定合理層高;給出樓***地***面、屋面、牆身工程做法。4.立面 設計:建築風格、造型應富有創意,有時代感。 Ⅱ結構設計為框架結構內容包括: 1.房屋體型的選擇,多層框架房屋的結構方案及佈置; 2. 結構計算: 1、框架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 2、框架在風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 3、框架配筋計算 4、板、基礎設計

  四、論文提綱 在認真貫徹“適用、安全、美觀”的原則下,研究的內容網上收集的各種度假中心設計和酒店設計方案。 在設計過程中,按照導師講解、指導,自己查資料、嚮導師諮 詢,完成此設計。 建築設計前期的主要準備: ⑴熟悉設計任務書:建築的目的,建築物的主要功能, 以及其他一些具體要求***各個房間的大概尺寸和個數、總建築面積等***和特殊要求。 ⑵收集必要的設計原始資料:地質水文資料、氣象資料、與設計相關的國家及所在地 的定額標準規範等; ⑶學習相關的國家法規及規範:防火、抗震方面的具體要求,以及採光、通風的設定方法,等等。

  五、完成方案及進度計劃 該課程設計大致可以分為 3 個階段:即收集資料與開題報告、收集資料

  與開題報告收集資料與開題報告 收集資料與開題報告階段、建築設計階段、建築結構設計階段。各階段時間分配大致如下:收集資料與開 題報告 1 周,建築設計 3 周,結構設計 9 周,共 13 周。 Ⅰ建築設計進度: 序號 1 2 3 4 設計內容 佈置設計內容,方案草圖 工具草圖,構造設計 正檢視 整理 合計 Ⅱ結構設計進度: 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設計內容 查閱中外資料 結構設計總說明 確定設計簡圖、計算結構剛度 框架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 框架在風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 框架配筋計算 內力組合 截面設計 上機計算 繪圖 整理 合計

  六、預期成果 1、 設計任務書、開題報告、設計說明書***建築設計、結構設計***各一份 2、圖紙: 1***建築施工圖,主要內容包括: ①總平面圖 ***1:300*** ②各層平面圖 ***1:100*** ③立面圖 ***1:100*** ④含樓梯間的剖面圖***1:100*** 2***結構施工圖,主要內容包括: ①計算基礎設計大樣 ②計算框架配筋圖***剖面圖表示方式*** ③各層樑柱結構佈置圖,不做配筋 ④計算板的配筋圖 設計時間***天*** 2 4 3 5 5 6 5 5 3 9 3 50 設計時間***天*** 4 5 5 1 15

  參考資料 1.建築設計部分 [1]、房屋建築製圖統一標準***GB/T 50001—2001***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 [2]、建築製圖標準***GB/T 50104—2001***.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 [3]、民用建築防火規範***GB50045—2005***.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 [4]、酒店建築設計規範***JGJ67—89***.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9 [5]、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 37-87***.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5 [7]、建築模數協調統一標準 ***GBJ 2—86***.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6 [8]、同濟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東南大學、重慶大學合編. 房屋建築學.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9]、建築設計資料集編委會. 建築設計資料集***第二版***3、5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8 2.結構設計部分 [1] 建築結構荷載規範***GB 50009—2001***.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 [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 50010—2002***.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 [3] 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01***.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 [4] 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2004***.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5]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 50007—2002***.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 [6] 溼陷性黃土地區建築規範***GB 50025—2004***.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4 [7] 建築物抗震構造詳圖***03G329—1***. 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出版,2003 [8] 建築結構製圖標準***GB/T50105—2001***.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 [9] 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混凝土結構

  構造手冊.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10] 樑興文、王社良、李曉文等編著.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3 [11] 樑興文、史慶軒編著. 混凝土結構設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12] 樑興文、史慶軒主編.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主要參考資 料

  教研室意見

  系主管領導 意見

  年月 日

  篇2:

  一.前言部分

  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的建築專案越來越多,針對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的建築結構設計也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關注。由於鋼筋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相比較具有承載力大、結構自重輕、抗震效能好、建造的工業化程度高等優點;與鋼結構相比又具有造價低、材料來源廣泛、耐火性好、結構剛度大、使用維修費用低等優點。因此,在我國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多層框架最常用的結構型式。近年來,世界各地的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結構的發展很快,應用很多。一般框架結構是由樓板、樑、柱及基礎4種承重構件組成的,由主樑、柱與基礎構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連續樑連線起來而形成的空間結構體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層數的情況下,框架結構能夠提供較大的建築空間,其平面佈置比較的靈活,可適合多種工藝與使用功能的要求。

  二、主題部分

  本文針對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的結構設計要點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具體如下。

  1. 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的結構設計基礎

  首先,針對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的結構設計要合理使用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在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中包含基礎設計中的各個方面的資料,各項資料要相互匹配,並且使用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時要與現場的實際施工情況相結合,在充分了解現場施工情況的前提下,分析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在本施工地段的適應性。其次,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的結構設計要以承載力和變形情況為前提,選用的地基材料儘量選擇經濟性高的天然地基材料。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的地基承載力要求高,應充分考慮土層的力學性質,以及土層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等方面。最後,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的結構設計一般是獨立或條形基礎的。一般情況下,先由地基的承載能力和變形情況來確定地基的尺寸,再對基礎截面的設計進行驗算。在計算之後,進行基礎地基截面的設計工作,這時要選用地基淨反力的計算方法。

  2. 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結構的上部設計要求

  首先,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結構的平面設計具有靈活性的,它主要是提供科學合理的辦公場所,以及提供辦公場所的特殊立面體型。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結構的平面和裡面形狀都要儘量的簡單和具有一定的規則,每個部分的剛度要分配均勻,這樣可以減少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結構的出現扭轉的可能性,同時,要對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結構的層高進行統一設定,儘可能的對設計和施工進行簡化。其次,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的樓板結構體系通常採用單向板和雙向板兩種比較常見的板型,通常情況下通過次樑儘可能使樓板成為雙向板的結構,這樣可以讓樓板結構的整體受力具有一定的合理化,進而讓配筋具有一定的均勻性,這樣的樓板厚度一般情況下比單向板的設計要薄。通常情況下,要根據具體使用情況,荷載程度以及跨數進行樓板的選擇。一般情況下,框架結構的樓板厚度要大於100mm,對樓板進行開洞的處理方法也要特別提起關注。

  3. 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結構的主體結構設計要點

  多層混凝土辦公樓結構的超長措施結構超長造成的裂縫主要是受到混凝土收縮作用和溫度變化影響所形成,具體的設計要把握幾個方面即可很好的避免這些問題。首先,每隔30至40 m就設定一條後澆帶,與此同時,在樓板的混凝土中新增進多功能的混凝土外加劑,從而全面的改善混凝土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