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開題報告範文

  目前景觀設計呈現一種開放性、多元化的趨勢,對於景觀設計師來說,每個景觀專案都具有其特殊性和個別性,但事實上,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分析和考慮的問題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1:

  本課題設計***研究***的目的:

  通過本課題的設計研究,注重市民的行為和心理需求,營造出優美的城市生態性景觀,廣場的生態性設計應以尊重人性的基本需求為前提。創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實用廣場,探索城市廣場景觀“以生態為本,以人為本”是本課題的基本目的。

  這裡的生態,有別於生命科學意義上的生態學,而是指人與景觀的互動性、參與性、體現在景觀環境帶給人的感官和心理體驗以及人們在環境中帶來的生機與活力,二者互相影響。好的環境能帶給人們身心的愉悅感,庇護感和迴歸感,而人們對環境的認同感和喜歡程度的增加會大大提高環境的使用率,這樣的環境是富有生機的。二者的互動促進了環境景觀的平衡發展,這是一種生態性的景觀。

  通過本案設計過程,檢驗我四年專業學習的結果,也就是檢驗我獨立駕馭專案的創意和設計能力的程度。

  2、設計***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2.1城市廣場設計現狀:

  2.1.1城市廣場研究取得的成績

  從城市規劃原理闡述了“城市廣場的作用、廣場的分類、不同性質的廣場、廣場的規劃設計”等方面的內容。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明城市廣場設計的文化底蘊,是城市文明的一個引人矚目的特殊現象已有從空間形態上來研究城市廣場的空間意義。

  2.1.2城市廣場建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城市廣場功能多為政治生活服務,往往追求表面,追求形象,而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多功能生態化的市民廣場。目前,我國的城市廣場正陷入模式化的誤區,並透露出了城市廣場中存在的問題:

  2.1.2.1綠化手法單調機械

  2.1.2.2單一廣場規模過大、廣場空間設計缺少人文關懷,設計尺度感差

  2.1.2.3設計忽視與城市原有空間格局和形態聯絡廣場

  2.1.2.4廣場缺少特色

  2.2城市廣場景觀設計發展趨勢:

  2.2.1城市廣場景觀設計由傳統功能性向現代生態性轉變

  要使我們的城市廣場成為有利於城市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並使整個城市有機體具有活力、生命力,就應該重新認識城市廣場的功能性質,營造一個符合城市的歷史文脈、整體規劃和發展趨勢,而且與這個城市的表情協調統一,符合市民的行為和心理需求,讓市民抒發情感和自然性的人性廣場。

  當代生態景觀學是從整體有機聯絡上以生態規律來揭示並協調人、建築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其實施手法,以當代科學技術的物質條件為重,來實現人在自然生態系統之下構建人工生態系統,以期間的具體的,物質的交流,爭取達到最大程度的和諧,並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藝術最高境界。將當代生態景觀學運用到城市廣場的景觀生態性的營造上,就要設計者們從廣場的本質意義出發,重新去思考人、建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關係。

  2.2.2注重生態功能的體現和運用,強調低碳環保、美學意境的創造同時要更多的融入時代文化元素,體現一個城市的風貌和氣質。

  在設計過程中,我將借鑑同類設計優秀成果和設計方法,完成符合城市廣場發展趨勢的、有新意的、環境景觀設計作品。

  3、課題背景與設計構想,創新點:

  3.1課題背景:

  3.1.1本案地處長沙市天心區商業中心黃興路步行街南端,勞動西路和黃興南路的三叉路口處。

  3.1.2設計要求:在功能上要求佈局合理、交通轉乘區、文娛休閒區、中心廣場區、商業服務區、市民活動區等;在形式上要充分表現湖湘文化特色,與生態性相融的景觀設計。

  3.2設計構想:

  3.2.1主題確定:根據課題背景及設計要求,注重市民的行為和心理需求,營造出優美的城市生態性景觀,將以“森·呼吸”為本案的設計主題。

  3.2.2在功能上打破城市廣場以傳統功能性的為主的設計瓶頸向現代生態性轉變為基本設計原則。在形式上將追求獨特的環境氛圍為目標,主題鮮明,強調整體感。

  3.2.3主題創意***元素***及延展:

  森-字義為樹木叢生繁密,本案借其義,以植物、空間等為載體,創造出有森林之

  感的區域性環境,森林有地球之肺一說,讓人聯想到“呼吸”具有生命特徵。呼吸-是高等植物代謝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聯想到功能、有序、通暢等特點,將其延展至廣場的平面規劃、區域功能合理、動線***交通***通達順暢,設施齊全。森呼吸-諧音“深呼吸”則體現了廣場生態性和人與之交融,當人們步入在有生態意

  境廣場之中,不經意地“深呼吸”--為了健康。湖湘文化-將通過地域植被、雕塑、壁畫等形式表現。

  3.3設計的創新點:在功能上設定人與景觀的互動性、參與性的體驗區;在形式上打造“以生態為本,以人為本”的實用廣場。本課題設計創新就是給人們留出一塊真正的“喘息之地”.

  4、設計***研究***的重點與難點,擬採用的途徑***研究手段***:

  4.1設計重點:在城市廣場設計中,充分詮釋“生態”一詞,重新認識“人性場所”的意義,營造城市生態性景觀的“人性場所”.

  4.2設計難點:如何才能真正營造城市生態性景觀的“人性場所”.如何讓城市廣場的本質得到昇華。

  4.3擬採用的途徑

  4.3.1實地考察、拍照、調研。

  4.3.2收集相關素材、參考文獻。

  4.3.3手繪草圖,完成圖文並茂的初步設計方案。

  4.3.4利用cad、3d、ps、草圖大師等軟體製作設計效果圖等。

  5、設計***研究***進度計劃:

  5.12012年12月16日:完成《畢業設計開題報告》、開題答辯。

  5.22013年4月1日:進行前期檢查:草圖方案、開題報告、任務書等。

  5.32013年4月26日:進行中期檢查:《中期檢查表》、按進度完成的相關材料。

  5.42013年5月22日:提交畢業設計作品、布展。

  5.52013年5月27日-6月7日:畢業設計作品展。

  5.62013年5月29日:提交所有畢業設計、實習資料。

  5.72013年6月3日-7日:畢業答辯。

  6、參考文獻:

  [1]蔡永潔。城市廣場[M].南京:東南大學版社,2012

  [2]盧丹梅。城市生態設計的後現代思想[J].規劃師,2011.

  [3]張燕來。可持續城市設計的生態觀念[J].福建建築,2007.

  [4]克萊爾·庫珀·馬庫斯。人性場所,[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1.

  [5]廖建平。城市廣場建設六忌[J];城市問題;2002年05期。

  [6]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紀念版***[M].南京:譯林版社,2010.

  [7]劉飛。廣場的生態性設計。科技資訊[J].2009.

  [8]沈清基。城市生態與城市環境[M].上海:同濟大學版社,2009.

  [9]王建國。城市設計生態理念初探[J].規劃師,2012.

  [10]1998.RecomsideringthepiazzaLandscapeArchitecture

  篇2:

  南方學院校園設計 校園中心區景觀設計

  研究的目的

  及意義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景觀設計要充分體現校園的文化氣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校園景觀能對學生的行為產生積極地引導作用。探索空間環境的景觀文化意境完美結合的表達方式,創造符合校園精神特徵的優美的教學環境和理想的生活家園。校園的景觀規劃是校園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起著重要作用。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家園,安靜、衛生、優美的校園環境可以為師生提供課外休息活動的場所,能夠使師生觀賞到優美的植物景觀,呼吸新鮮空氣,調劑大腦,消除疲勞。同時,優美的校園環境能使學生得到美的薰陶,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對學生的健康品質的塑造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1]。把握校園文化的特質,深入研究校園環境特色,建立一個生態效益良好,景色優美的中學校園具有重要的作用。

  國內外同類研究概況

  我國校園景觀設計開始朝著強調環境景觀的文化性、藝術性、共享性和均好性賞心悅目+實用價值 鮮活風情+建築特色 植物佈局+水景點綴 一步一景+季節變幻 等方面發展。

  國外注重生態居住區的建設,這些居住區的生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環境生態方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系統,保護自然維護原生環境;第三,文化生態方面,尊重不同文化,加強社群歸屬感,強調創造性,把藝術作為社群與外界交流的方式。

  研究內容及計劃內容:

  道路、建築物、植物的合理規劃佈局,營造出生態環境優越的綠色網路體系,計劃:校園中心景觀設計中園路線條自然流暢,主次分明創造一個學習住宿、工作、有特色的校園物質環境,校區規劃注重整體佈局,各個區相互 分離,同時又有緊密的聯絡,實現各種設施的優化使用。以整體的景觀空間環境設計為原則,創造良好校園場所空間。通過軸線控制,多層次空間滲透, 融匯自然等手段,創造豐富活潑的校園景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