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報告文學範文

  人物報告文學是一種在真人真事基礎上塑造藝術形象,以文學手段及時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那麼你們知道要怎麼寫好一份人物報告總結嗎?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

  1927年2月16日,湯一介生於天津,出身書香門第。1951年,自北大哲學系畢業便留校任教,為北大哲學系資深教授、國學泰斗。

  6歲時,小妹突然離世,年幼的湯一介開始思考“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之後80多年的生命中,這一問題始終盤桓在湯一介心頭。想來,幼年對“生”與“死”的發問,似乎已經預示了他一生追隨哲學的宿命。

  19歲,湯一介進入北大先修班,後又考入北大哲學系,開始更加積極地探討人生,日益企業發展報告文學顯露出哲學才華。

  此後,經歷了漫長的戰爭與動盪年代。

  聽樂先生講話,與讀她的文章感受是一致的:自由暢快,坦誠率直。

  “人云亦云,我從來做不到這一點,即便跟老湯***湯一介***也是一樣,所以我們常常會有一些爭論,他有一些儒家的理想,而我更喜歡道家自由放達的精神,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聽見不順耳的話想駁他就駁他兩下,也不管他是誰,要不是這樣我就當不成‘右派’了。”

  上午十點,陽光透過高高的窗櫺照進書房,灑在沙發後背上,逆光中,愛笑的樂黛雲眼底閃著明亮,談往事今朝,笑聲抒懷,相當動人。

  對獨立精神與自由思想的嚮往,讓她從17歲便與北大結下不解之緣,至今已有一個甲子的時光。

  在上世紀50年代風雲變幻的時勢中,她曾被無情地裹挾,戴上了各種莫須有的“帽子”。而她,卻始終堅持自己獨立的判斷,不苟且,也不阿世媚俗。“風暴”中與她同被打入另冊的好友裴家麟曾經讚歎:“衰朽叢中有絕色”。

  2:

  欣賞如下:

  作品1

  哥德巴赫猜想***節選***

  徐遲

  要懂得哥德巴赫猜想是怎麼一回事?只需把早先在小學三年級裡就學到過的數學再來溫習一下。那些12345,個十百千萬的數字,叫做正整數。那些可以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剩下的那些數,叫做奇數。還有一種數,如2,3,5,7,11,13等等,只能被1和它本數,而不能被別的整數整除的,叫做素數。除了1和它本數以外,還能被別的整數整除的,這種數如4,6,8,9,10,12等等就叫做合數。報告文學的特點一個整數,如能被一個素數所整除,這個素數就叫做這個整數的素因子。如6,就有2和3兩個素因子。如30,就有2,3和5三個素因子。好了,這暫時也就夠用了。

  一七四二年,哥德巴赫寫信給尤拉時,提出了: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二個素數之和。例如,6=3+3。又如,24=11+13等等。有人對一個一個的偶數都進行了這樣的驗算,一直驗算到了三億三千萬之數,都表明這是對的。但是更大的數目,更大更大的數目呢?猜想起來也該是對的。猜想應當證明。要證明它卻很難很難。

  整個十八世紀沒有人能證明它。

  整個十九世紀也沒有能證明它。

  到了二十世紀的二十年代,問題才開始有了點兒進展。

  很早以前,人們就想證明,每一個大偶數是二個“素因子不太多的”數之和。他們想這樣子來設定包圍圈,想由此來逐步、逐步證明哥德巴赫這個命題一個素數加一個素數***1+1***是正確的。

  一九二○年,挪威數學家布朗,用一種古老的篩法***這是研究數論的一種方法***長篇報告文學證明了:每一個大偶數是二個“素因子都不超九個的”數之和。布朗證明了:九個素因子之積加九個素因子之積,***9+9***,是正確的。這是用了篩法取得的成果。但這樣的包圍圈還很大,要逐步縮小之。果然,包圍圈逐步地縮小了。

  一九二四年,數學家拉德馬哈爾證明了***7+7***;一九三二年,數學家愛斯斯爾曼證明了***6+6***;一九三八年,數學家布赫斯塔勃證明了***5+5***;一九四○年,他又證明了***4+4***。一九五六年,數學家維諾格拉多夫證明了***3+3***。一九五八年,我國數學家王元又證明了***2+3***。包圍圈越來越小,越接近於***1+1***了。但是,以上所有證明都有一個弱點,就是其中的二個數沒有一個是可以肯定為素數的。 一枝筆寫作事務所

  早在一九四八年,匈牙利數學家蘭恩易另外設定了一個包圍圈。開闢了另一戰場,想來證明: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和一個“素因子都不超過六個的”數之和。他果然證明了***1+6***。

  但是,以後又是十年沒有進展。

  一九六二年,我國數學家、山東大學講師潘承洞證明了***1+5***,前進了一步;同年,王元、潘承洞又證明了***1+4***。一九六五年,布赫斯塔勃、維諾格拉多夫和數學家龐皮艾黎都證明了***1+3***。

  一九六六年五月,一顆璀璨的訊號彈升上了數學的天空,什麼是報告文學陳景潤在中國科學院的刊物《科學通報》第十七期上宣佈他已經證明了***1+2***。

  自從陳景潤被選調到數學研究所以來,他的才智的蓓蕾一朵朵地爛熳開放了。在圓內整點問題,球內整點問題,華林問題,三維除數問題等等之上,他都改進了中外數學家的結果。單是這一些成果,他那貢獻就已經很大了。

  但當他已具備了充分依據,他就以驚人的頑強毅力,來向哥德巴赫猜想挺進了。他廢寢忘食,晝夜不捨,潛心思考,探測精蘊,進行了大量的運算。一心一意地搞數學,搞得他發呆了。有一次,自己撞在樹上,還問是誰撞了他?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統通奉獻給這道難題的解題上了,他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價。他的兩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頰帶上了肺結核的紅暈。喉頭炎嚴重,他咳嗽不停。腹脹、腹痛,難以忍受。有時已人事不知了,卻還記掛著數字和符號。他跋涉在數學的崎嶇山路,吃力地邁動步伐。在抽象思維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巉巖升登,降下又升登!善意的誤會飛入了他的眼簾。無知的嘲諷鑽進了他的耳道。他不屑一顧;他未予理睬。他沒有時間來分辯;他寧可含垢忍辱。餐霜飲雪,走上去一步就是一步!他氣喘不已;汗如雨下。時常感到他支援不下去了。但他還是攀登。用四肢,用指爪。真是艱苦卓絕!多少次上去了摔下來。就是鐵鞋,也早該踏破了。人們嘲笑他穿的鞋是破了的:硬是通風透氣不會得腳氣病的一雙鞋子。不知多少次發生了可怕的滑墜!典型人物報告文學模式幾乎粉身碎骨。他無法統計他失敗了多少次。他毫不氣餒。他總結失敗的教訓,把失敗接起來,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龍繩子和金屬梯子。吃一塹,長一智。失敗一次,前進一步。失敗是成功之母;功由失敗堆壘而成。他越過了雪線,到達雪峰和現代冰川,更感缺氧的嚴重了。多少次堅冰封山,多少次雪崩掩埋!他就像那些征服珠穆朗瑪峰的英雄登山運動員,爬呵,爬呵,爬呵!而惡毒的誹謗,惡意的汙衊像變天的烏雲和九級狂風。然而熱情的支援為他撥開雲霧;愛護的陽光又溫暖了他。他向著目標,不屈不撓;繼續前進,繼續攀登。戰勝了第一臺階的難以登上的峻峭;出現在難上加難的第二臺階絕壁之前。他只知攀登,在千仞深淵之上;他只管攀登,在無限風光之間。一張又一張的運算稿紙,像漫天大雪似的飛舞,鋪滿了大地。數字、符號、引理、公式、邏輯、推理,積在樓板上,有三尺深。忽然化為膝下群山,雪蓮萬千。他終於登上了攀登頂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1+2***的臺階。

  他證明了這個命題,報告文學與新聞的關係寫出了厚達二百多頁的長篇論文。

  閔嗣鶴老師給他細心地閱讀了論文原稿。檢查了又檢查,核對了又核對。肯定了,他的證明是正確的,靠得住的。他給陳景潤說,去年人家證明***1+3***是用了大型的,高速的電子計算機。而你證明***1+2***卻完全靠你自己運算。難怪論文寫得長了。太長了,建議他加以簡化。

  作品2

  大雁情***節選***

  黃宗英

  1978年春天,祖國大地萬木百草茵茵萌發的春天。科學的春風把我這個“科盲”也捲進去了。我作為一名特約記者,列席北京全國科學大會。

  我擠上了第一輛向長城進發的記者車,踏著城頭上溼漉漉的朝露,搶佔了制高點。

  我看見一些鶴髮童顏的科學家,奮發挺進,拾級而上。年輕的姑娘們,報告文學三個特點嘻嘻哈哈笑著,比賽著看誰跑得快。我移開視線,看見城蝶邊站著一個姑娘,她凝神眺望著向北飛去的大雁。我走過去,輕輕拍著她的肩膀,問道:“默不言聲的姑娘,你在想什麼?”話音剛落,我察覺出了自己的錯誤。她一回頭,我看見她的兩鬢已經斑白,微黑的面頰上,已刻下細密的智慧的年輪。透過近視眼鏡,她安詳地看著我,淡淡地一笑:“我看見大雁,就想起了大雁塔下的植物園。”

  3:

  標題。報告文學比較重視標題, 力爭產生一種吸引力和震撼力。標題一應求實,二應講究修辭,三應具有概括力和氣魄。例如:《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國農民大趨勢》、《神聖憂思錄》、《亞州大陸的新崛起》、《亞細亞怪圈》、 《白夜--性問題採訪札記》、《誰是最可愛的人》、《大海雄性的舞臺》等。 另外兩種報告文學模式報告文學範文的標題有著同樣的要求。

  開頭。通常在開頭就顯示出文章的思想水平和藝術質量。 往往把開頭處理成文章的思想示意圖,以生動鮮明的形象及場面或觸目驚心的議論,簡明扼要地把主題提示給讀者。 ***1***展示出一個生動逼真的生活場面,給人以現場實感。有時還盡力使描寫的生活場面上升為意境。如《亞洲大陸的新崛起》,開頭就寫李四光從國外回來的場面。 ***2***交待事件的高潮或結局。如《揚眉劍出鞘》,寫欒菊傑劍擊受傷,被救護車送往醫院。又如《人民的好醫生李月華》,寫李月華逝世後人們的懷念。 ***3***抒發作者對主人公的感受。如《船長》。 ***4***利用懸念,引出矛盾。如《大雁情》寫人們對主人公的矛盾的反映。 開頭還可以有其它的方式,如交待寫作動機、 開門見山地點題等。

  中間。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安排好結構,二是寫好人物。 精心安排藝術結構。注意二點。 一是報告文學的主題比文學作品更加鮮明、集中、新穎。安排結構不但要在主題統帥下進行,而且明顯貫穿和直接表現主題。 二是要反映和適應不同材料內容的特質。主要採用: ***1***借用一般情節小說的結構形式,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常用倒敘手法,引起懸念。還可以採用多線條發展***主副交叉或平行並列***。 一般稱這種以時間推移和過程進展為線索的結構為縱向結構。 ***2***借用一般散文“以線穿珠”的結構形式,依靠主題思想的論述來直接組合互不相關的材料。《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這樣。這種結構可以稱為橫向結構。 這種結構還可以安排成“閉合式”***借用戲劇結構術語***,即選擇主人公所處的一個典型場面和高潮時間,作為中心,將主人公一生髮展的主要經歷穿插在回憶中。 ***3***以作者對主人公的認識發展及感情起伏的過程來安排結構。《大雁情》由四個部分組成;四個小標題“她……”、“她? ”、“她”、“她?!”貼切地表現了作者對報道物件認識深化的過程。 典型人物報告文學主要採用這三種結構。 認真寫好人物形象。作者必須對人物有著鮮明深刻的認識評價,充滿激情地寫作。人物形象絕對不能虛構或者拼湊,必須是生活中的真人。作者對人物形象的藝術加工, 僅僅體現在抓住其精神特徵即“閃光點”,選擇提煉其言行上。 要懂得現代人際關係學來進行新穎、細緻的調查訪問。要抓住人物性格的鮮明特徵。要使人物語言生活化、個性化,再現人物語言。 要寫好人物生存的活的社會環境,把人物放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去反映, 發掘人物形象普遍的社會意義。

  結尾。常用鼓舞展望式或者哲理思索式。 要與人物形象和場面相結合,造成一種餘味無窮的意境。

  清冷的月光在她身後留下了長長的影子,輪廓分明地像一張薄脆的紙片印在了冰冷的路面上,孤零零地隨著她的移動來回徘徊著,最後,終於蹣跚著慢慢消失在一戶人家,一個與她家過往密切的多年好鄰里。她第一次敲響了鄰居的家門,第一次向外人提出了多年來一直讓她難以啟口的請求……

  她不想這樣做,更不想讓人瞧不起,自從丈夫去世後,這個性格倔強的女性一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家庭的夢想,為此,她不知拒絕過多少次施捨,也不知謝絕了多少好心人的幫助。而這一次,頻臨絕境的她不得不放下恪守多年的尊嚴,為了女兒,她寧可放棄尊嚴,放棄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

  當兩個上中專的女兒學成歸來,並相繼參加工作長篇報告文學後,本來可以輕鬆一下的……卻婉言謝絕了兩個女兒的資助,又全身心投入到培養小女兒身上。用她自己的話說:“雖然兩個女兒工作的工作,成家的成家,也有了穩定的收入,但她們都有自己的生活,只要我身子骨還行,就不給女兒添麻煩。”

  如今,……的小女兒也邁進了大學校門,她終於圓起了多年的夢。接到錄取通知書那一刻,她激動得止不住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她取下丈夫的遺像,一邊輕輕地撫摸著,一邊深情地自語道:“老伴啊!我們終於盼到這一天了,你現在也終於可以瞑目了,你就放心地去吧……”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