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開題報告範文

  作為一名高中生,你知道自己的開題報告要怎麼做嗎?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僅供參考。

  1:

  普通高中生物作業分層設計的實踐研究

  由XX老師申報的課題《普通高中生物作業分層設計的實踐研究》,經XX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列為XX市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批准號為。現根據市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和縣教研室對課題立項開題的通知檔案的要求,提出本課題的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準備正式開展研究工作,請各位領導和專家予以審議指導。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義

  ***一***研究背景

  1.校情、學情的分析

  按照我校高中部在我縣中招錄取中的批次狀況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學校應該當之無愧的算作普通高中中的普通高中了。在別的學校不起眼甚至說瞧不上的學生,換作在我們學校可能都要被當成寶了。

  我們的學生普遍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習慣有待培養,學習方法不

  夠科學,學習能力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學習成就感不強,自我效能感意識不強,學習中的求助意識缺失等現象普遍存在。

  面對這樣的情況,學校也做了深入地思考,並採取了必要的措施。比如,在高一新生軍訓期間,就把教材發給學生,讓學生提前翻一翻,看一看。組織相關學科教師走進教室,跟學生介紹學科學習的情況,給學生鼓舞士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我們把九月份看作新生心理調適月,學校組織迎新生的一系列活動,幫助他們進行心理調適,以使他們儘快地適應新環境、新同學、新老師,做好適應高中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及學習方法的改進。我們一貫強調,現在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只要堅持按照老師說的去做,學習一定能上新臺階。正所謂:“今日事今日畢”,今天學習的問題今天處理完。不讓學習問題無限積累和放大。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設想的都是很美好的,但結果卻是很現實的。

  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方式的轉變豈是一日之功。隨著學習任務的不斷增加,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也越來越多,不斷打壓著學生的士氣。再加上他們不能正確的歸因,有些學生甚至就認為自己不是這塊料,就把學習落下了。可這一落不得了,等什麼時候悔悟過來了,再想趕上來,又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嘍。

  這種消極的情緒會不斷蔓延、傳播,傳染給周邊的學生,甚至會傳染給教師。時間一長,有的教師,就給學生磨的,沒脾氣了,也沒鬥志了。有一些老教師,憑著自己的經驗,就斷定這個學生不行了沒希望,也不管不問他了。我們知道心理學上,有一個叫做“皮革馬利翁效應”的現象,即教師的期望或明或暗地傳送給學生,會使學生按照教師所期望的方向來塑造自己的行為。這樣一來,學生自己便更自暴自棄了,如此下去,就會走向惡性迴圈,嚴重影響教學工作的持續有效開展。

  2.作業情況分析

  長期以來,學校結合縣局開展了幾屆崗位業務大練兵活動,常抓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加強各教學環節的檢查落實情況,成效顯著,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的想法堅定不移。

  但有一個問題始終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那就是我們給學生使用的作業或者說練習,一直以統一訂購的同步作業為主。經過多年的使用,我們一致認為,對我們學校的學生不大適用,難度較大。教師講解也沒有針對性,容易的一點就過,把那些相對難一些的題反覆講,那些我們心目中的“好生”才勉強領會,大多數學生簡直就在聽天書。這樣的課堂教學最終效果可想而知。

  我們知道練習作為教學過程五個環節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的重要性,尤其對於理科的學習更甚。練習是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思維訓練的重要方法。

  我們曾經也鼓勵學生自己去書店選購一些練習。儘管市面上的輔導資料十分豐富,但真正適合我們學生的真的很少。有的學生買了一本,卻也很少看。

  總之,普通高中教學課業繁重,學生課外時間被大量的作業佔據。而且很多都是機械的、重複的作業。導致學生厭學怕做怕聽,作業抄襲成為常態,學業成就低下,嚴重打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甚可以說摧殘學生的身心健康,一些學生在緊張、壓抑的心理狀態中,缺乏自信心和進取心,漸漸地,受不了的輟學了。堅持坐下來的,還有一部分要為全縣高二學業水平考試墊底,每年都有一些學生無法順利學業達標。

  ***二***目的和意義

  本課題緊密聯絡學校、教師、學生實際情況,圍繞所遇到的真實教學問題而開展實踐研究,遵從以校為本、以人為本、師生共同發展的原則,堅持務求實效、從小處著手,認真研究和解決具體實際問題。

  教師在實踐中主動反思,從區域性入手,從當前入手,研究實際問題,提出課題。在困惑中學習,在迷茫時合作,開展課題研究,理論聯絡實際,解決具體實際問題。

  1.通過作業分層的設計研究,教師在備課環節要加大備作業環節的份量,促進教師有效備課、有效上課。

  2.對作業佈置從關注量、關注批改次數到關注作業目的、關注作業質量的轉變,讓學生有效的、及時的鞏固知識。通過作業分層的設計,讓學生根據自己情況選擇自己能吃下的、愛吃的“餡”,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3.通過作業分層的實踐研究,促成教師的教育教學的有效性,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4.研究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學生學習畏難情緒減弱,學習進取心增強,學業成就提高,最終必將反映在學業考試達標情況上。

  通過作業分層設計實踐與研究,有針對性地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作業,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充分滿足學生的個別需求,從而提高學生的有效的學習參與度,進而促成學困生順利學業達標的同時,亦不至挫傷優等生的進取心,給予我們的

  2:

  讓美成為所有學生的精神動力和生活方式--建立農村特色美術學校的研究與實踐

  一、開題活動簡況[開題時間、地點、評議專家***課題組外專家不少於2人***、參與人員等]

  本課題於2009年9月26日在寧波市政協聯誼賓館舉行開題報告會。與會領導和專家有:寧波市政協副主席陳大坤、中央教科所規劃辦主任曾天山、中央教科雜誌主編高寶立、浙江省教科院院長方展畫、寧波市教科所所長瀋海馴、寧波市教科所原所長喻立森和寧波市教科所科室辦的負責人。

  本課題承擔單位的負責人、課題組成員和學校所在區***縣***的教科室人員一同參加了彙報。

  二、開題報告要點***題目、內容、方法、組織、分工、進度、經費分配、預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頁***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鄞江中學始建於1956年,是一所普通農村中學,地處經濟、文化相對比較薄弱的鄞西農村。為擺脫困境,學校從1983起開始實施美術教育的改革,並於同年成立了第一個美術興趣小組,學生紛紛積極報名參加,雖然沒有在較短的時間裡很快的提高升學率,但學生畢業後都能很快找到工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受此鼓舞,學校堅定了走“以美興校”之路的信心--依託寧波市鄞縣的人文資源,結合本地區市場的需要,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以此為指導思想,興趣小組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日趨正規有序,層次也不斷提升。1992年縣教委同意學校在穩步提高普通班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創辦一個美術專業班。從興趣小組到美術專業班,學校的“以美興校、形成特色”戰略目標初步得以實現。

  近年來,鄞江中學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通過積極探索、持續沉澱、認真總結,逐步形成了一個“以美術教育帶動普通教育,以美術特色質量全面教學質量”的特色辦學模式,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1995年學校被評為浙江省首批特色高中,2002年被評為浙江省二級重點中學,2004年更是被評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然而,隨著辦學層次的提高,我們發現這種“普通班和專業班並存,以專業班帶動普通班”的辦學模式只適應了當時特定歷史時期學校發展的需求。因為這種模式從本質上說,仍是一種以高考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特別是普通班的學生而言,美術教育、美的教育因高考的擠壓依然被擠壓到極其邊緣的地位。在這種模式下,新課程所要求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停留在“專業第一”、“升學第一”的狀態。顯然不利於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學校的發展。

  在提倡人的全面發展的今天,把教育價值取向定位在升學上,定位在部分學生的身上,是很不合時宜的,也勢必造成學校新的被動和滯後。為此,我們將總結經驗,深化研究,希望探索出一條“生活化”的富有特色的美術教育之路:在保持專業教育特色的同時,能夠利用學校現有的美術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全體學生的興趣和需求,促進學生和諧個性和藝術素質的全面發展,力求使“美”成為所有學生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方式,進而對廣大農村地區學校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鑑和參考家價值。

  二、研究概念界定

  本課題的“美”,是指以美術教育為原始切口和主要載體的美育結果,即學生在學校受全面教育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接受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充分享受美、感悟美、創造美,讓美成為所有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並形成素養以得到終身受益的享受。“所有學生”,是指全校的每一個學生,而不僅僅指美術專業班的學生。作為一所具有美術教育特色的學校,她的每一學生都應享受優質的美術教學資源,因為他們有必要、也有可能接受良好的美術教育。“精神動力”和“生活方式”,是指學生主體對學習和生活的認知態度、價值理性、核心動機、審美習慣等在一定時空、相關人際、抽象客體、物象客體中的作用性反應中所呈現的狀態。本課題重點關注學生的在校生活階段的各種狀態,也適當涉及非在校時段和將來的生活預期。為此,貼近生活實際的美術教學,將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也將使他們改善生活的邏輯結構。

  “特色美術學校”,是指在以美術教育為特色的學校群中,再以一定的內涵發展的方式區別於該群體的學校。本課題研究所追求的正是以“全體性而非選擇性、生活化而非專業化”為特色的“美術特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