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調查報告範文

  高中生昨晚調查之後就要做調查報告,那麼調查報告怎麼做呢?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僅供參考。

  1:

  一、背景:網路——隨著社會的發展,已漸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據統計,在現在的大城市中,已有76.7%的學生家庭購置了電腦,其中家中聯網計算機佔到69.2%,這說明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腦已成為家庭學習和休閒的主要家電。在電腦成為我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時,網路對於我們青少年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現在有許多青少年,上網無非就是玩遊戲,聊天等娛樂性的目的。並不能真正利用好網路。網際網路絡極大地開闊了青少年的視野,給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瞭解最新的新聞資訊,時事動態,以及青少年最感興趣的東西。但由於網際網路絡空前的開放和自由,但也會使青少年找到了精神的寄託,解脫了束縛,在網路的海洋裡盡情的放任自己。 網路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 有許多學生為了上網徹夜不歸,為了上網荒廢了學業,這一件件的事實,讓我們不得不對網路對青少年的影響重視!上網已經成為當今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活動,越來越多的不同層次的人喜歡上網,然而又有越來越多不同的網站出現。上網是否影響人們的生活,網路對青少年的影響又有多大呢?為了讓青少年更多的瞭解網路對他們的危害,並培養青少年的是非判辯能力。因此,我們出展了研究工作。

  二、目的:

  1.瞭解青少年的網路使用情況

  2.找出網路對青少年的影響

  3.給青少年提出一些使用網路的建議。

  三、計劃:

  通過問卷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在網路對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響、網路對

  青少年學習方式的影響兩個方面進行研究。最後,綜合小組討論的結果、調查的 資料提出合理的建議。

  四、研究過程

  一、準備:

  二、調查:

  三、整理、分析:

  五、研究結論

  一、 網路對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響:

  雖然在各種媒體對網際網路的報道和介紹日益增多、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今天,在我們調查中一個有趣的結果是:傳統的媒體仍然是青少年獲取時事資訊的主要來源。

  二、網路對青少年學習方式的影響:

  積極方面:

  1 .使學生有尖銳的獨立性、自主性。

  極具個性的網路時代通常擁有強烈的獨立性及自主性。因為在網路時代,人們並非是被動式的資訊接收者。網路的互動性,將促使學生由以往的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向自主自動性學習發展。另一方面,網路的虛擬社群也會迫使學生試圖建立自我認同用扮演社會角色,這有助於他們在其他社會情境中確認本身的人格。

  2.情緒及智力的開放。

  網路的鬆散性與無疆域性,都將引得學生在網路上暴露自己,使他們在自已的網頁上或BBS中或CHAT中將自己的心中最深處的想法說出來。 這一方面會有助於學生在網路中交流思想,發洩情緒,施展他們的智力。

  3.創新

  網路世代在創新的環境中吐故納新,並藉助網路不斷尋找能將事情做得更好的方式。有學者說,離線下網的世界無法提供你建立自己空間的機會。而網上的世界好像為你支起空的帳篷一般。網路時代的學生對於新媒體及新科技抱開放自然的態度,將使得他們成為首群接受並參與本身文化創作的族群。他們輕鬆面對的心態,使自己有更大的空間容納新事物新活動。

  4.完善現有的教學方式

  在我們調查中,有一部分同學認為運用網路、多媒體教學可以把枯燥難懂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比如:運用多媒體制作課件、進行授課;通過FLASH製作一些在理想狀態下才能夠很好地完成的實驗,這樣使學生可以

  更直觀、更形象地觀察出實驗的效果,由此取代一味由老師口述,學生死記傳統方式。

  三、消極方面:

  1.網路垃圾的存在

  這裡主要指的是不良資訊的存在。由於網路的廣泛性,它包含了許許多多的資訊,其中有我們需要的,但還有更多不僅對我們無用,而且是對我們有害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不良資訊。

  2.上網聊天的影響

  一方面,上網聊天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青少年學生每天都揹負著不輕的學習壓力,有很多學生因此得不到充分睡眠,而現在,為了滿足上網聊天的需求,勢必會佔據本以不夠用學習或睡眠的時間,在我們的調查中,有23.5%的青少年每天上網時間在2小時以上,長此下去,便會導致睡眠更加不足,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最終失去學習的興趣,導致厭學、輟學。另一方面,過分的沉溺於網上聊天中,會使得自己的性格越來越孤僻、寡言少語;使得自我的心靈越來越封閉;與他人在生活中的交流越來越困難。

  3.網路遊戲的危害

  網路是虛擬的,同樣,存在於網路之中的遊戲也是虛幻的遊戲本生也是虛構的,但正是這種虛幻恰恰能極大限度地青少年學生的慾望,因而極易誘惑青少年學生,不能自拔。

  4.網路流行用語的危害

  據統計,在這100個網友中,用得最多的網路語言是“暈”,接下來依次是鬱悶、呵呵、寒&汗、偶、倒、蝦米、東東、醬紫。

  以上這些不規範的網路用語經常超出它們的“使用範圍”,經常會被用於生活和學習中,常常會弄得家長老師一頭霧水。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語言專家李如龍對網路語言的使用感到擔憂,他說,網路語言對漢語是一種汙染,是小群體為了團體交流方便,根據自己的愛好編造出來的,這是一個不健康的苗頭。經常在網上使用這種“語言”姑且稱之為一類語言吧,便會不自覺地把它帶入日常交流、甚至是作品中來,這無疑是對漢語的一種玷汙。

  四、提出建議

  1、對社會、學校

  1.建設一流的青少年同站,佔領網路陣地。

  2.開展青少年網路道德教育,提高網路“防腐”能力。

  3.家長、老師對青少年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2、對青少年

  1.上網時間不宜過長。

  2.不訪問思想內容不健康的網站。

  3.把握好上網和其他活動的關係。

  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使人獲得知識,也能把人推向犯罪,關鍵是怎麼利用網路。這不僅要社會各方面的重視,青少年自身也應該意識到這一點。青少年善用網路,這樣我們才能瞭解上網的樂趣,才能讓網路發揮他真正的作用。

  附錄:

  網路對青少年影響的調查問卷

  1. 你是否上網?

  是 否

  2.上網對你哪些活動有影響?多選

  學習 體育活動 看電視、看報、讀書等

  3.你覺得上網是否會影響到您的生活習慣?

  是 否

  4. 您平時上網上多久每天?

  1小時以下 1-2小時 2小時以上

  5. 您平時上網是幹什麼的?多選

  聊天 玩遊戲 學習查資料 無明確目的

  6. 您獲得資訊的主要來源是什麼多選?

  電視、廣播 網路 報紙、書籍、雜誌

  2: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也開始發生變化。在形形色色的消費群體中,中學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學生手中的零用錢也在不斷增加。有的中學生能正確利用好手上的錢,來的接班人,做了這項調查,在對調查所

  研究結果:

  一、 500-1000元的佔四成多,1000-2000元以上的佔一成。零用錢方面,平均每月零用錢為一百五十元,其中0-50元的學生約有三成,50-100元的佔三成,100-300元的佔三成,300元以上的超過一成。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擁有手機的高中生較多,佔42.6%,而且他們的手機費用都不低,平均話費為每月38元。且根據所調查物件反饋的資訊:認為有必要配備手機的高中生佔調查總人數的

  66.6%,認為沒有必要的學生只佔33.4%。

  二、 比較高的消費:

  學生們儘管自己不勞動,不掙錢,但“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檔”已被一部分同學所認同。但被調查的大多數本地高中生還是認為消費應當量入為出。不接受大肆花銷。

  三、 存在盲目消費:

  牌服飾已極為普遍。

  四、 消費結構不合理:

  332.6%的女生選擇了“請客送在社會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上網咖,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他們的消費取向。

  形成因素:

  主觀因素

  中學生消費意識差,容易出現攀比心理。主要表現在:過於注重外表,

  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吃、穿、用都講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更顯高檔,這樣就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目的是想別人都尊重自己,這樣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之風,這樣,亂消費的現象更加嚴重。從眾心理在作怪。在中學生中普遍存在一種心理,就是“別人有,我也要有”。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別人有手機,我也要有;別人有MP3我也要有;種畸形消費狀態。

  客觀因素

  1.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於是中學生也馬不停蹄的追趕潮流。

  家長把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給,便發脾一意孤行,不考慮別人感受的性格。

  3.學校教育還存在弊端:一些學校過於注重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