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遊戲的作用有哪些

  體育遊戲活動不僅能鍛鍊幼兒的身體,還具有滿足幼兒活動的願望,激發幼兒愉快的情緒,豐富幼兒生活,發展幼兒的智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幼兒良好品質等積極作用。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幼兒遊戲的作用

  1.有利於鍛鍊幼兒身體

  幼兒體育遊戲一般是由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身體動作練習所組成的,通過反覆的遊戲,可以使這些 動作更加熟練,從而使其身體素質和動作能力得到提高和發展。適當的活動量能夠增強幼兒機體的功能,促進幼兒器官,系統的生長髮育,增強其體質。

  2.有利於幼兒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體育遊戲具有一定的情節,角色,娛樂性和競賽性,能使幼兒的情緒愉快。良好的情緒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並能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例如:中班的“滾輪胎”遊戲,剛開始幼兒能夠駕駛自己的獨輪“汽車”,並與同伴進行比賽。在此基礎上,遊戲加入難度,同時滾動兩個輪胎,面對挑戰,幼兒躍躍欲試。初次滾動兩個輪胎時,滾動慢了輪胎會東倒西歪,滾動快了輪胎又會搞分裂,這還真讓他們費了一番腦筋。一段時間後,兩個輪胎終於被“馴服”了,幼兒駕駛著自己的雙輪“汽車”,穿梭嘻嘻於園內,成功的喜悅洋溢在她們的臉上,在遊戲中獲得了良好的遊戲體驗。

  3.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體育遊戲 都有一定的規則和要求,這需要幼兒學會遵守遊戲規則,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因而,它對培養幼兒的自動能力有積極的作用。體育遊戲中,還要求幼兒與同伴合作或是與別人進行競賽,這有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集體觀念,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勇敢,頑強,果斷,誠實等良好的品質。例如:大班“接力跑”,“蓋高樓”等競賽遊戲。

  4.有利於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

  體育遊戲中,對幼兒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這些均有助於幼兒智力發展。體育遊戲還涉及了許多淺顯的基礎性知識,如簡單的物理知識,安全知識,地理知識,顏色的辨別,空間方位的知覺,詞彙等,這些能有效的擴大和豐富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知。

  遊戲指導:

  體育遊戲是幼兒園健康領域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體育活動的教育形式應以遊戲化訓練為主,在保證幼兒健康,安全的基礎上,採用情境化,多樣化,趣味化等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合理,積極,有效的組織和指導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不斷增強幼兒的體能,激發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幼兒遊戲的意義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遊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和教育現代化的逐步深入,幼兒遊戲已被納入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遊戲與幼兒主體發展的關係;遊戲與幼兒的情緒宣洩和心理健康的關係;遊戲與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的關係等問題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關注。此次的“安吉遊戲觀摩”之行,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啟發,如何合理的利用幼兒園的各個場地,發揮生活中各種遊戲材料的作用,設計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以及適時、適度地組織幼兒開展遊戲,成為了我將要不斷學習和探索的內容。以下我將此次觀摩活動所習得的內容做了簡單彙總,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一、遊戲能激發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

  語言交往能力是一種體現個性特徵的綜合心理能力,也是兒童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發展的一種基本能力,而遊戲是培養兒童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遊戲對於幼兒來說,是他們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動,遊戲過程本身就是兒童交往的過程。兒童在遊戲中常常需要將視覺資訊、聽覺資訊以及主觀感受、願望或要求轉換成語言,或者根據別人的意圖作出言語的反應。在遊戲中,兒童與成人、兒童與兒童之間雙向互動過程中的交往語言學習隨處可見。可以說,交往語言是在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構建的。例如:在遊戲“娃娃家”中,扮演母親的孩子對同伴態度不好,同伴就提出抗議:“媽媽說話不是這樣的,媽媽說話是輕輕的,很溫柔的。”扮演母親的小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媽媽”,但是她又必須改變自己的語言輸出方式,盡力去模仿“媽媽”說話的口氣,操持“家務”,照料“孩子”,分派家裡人的“工作”,並與周圍人交往,這樣她就能比較自然地學會交往語言。

  二、遊戲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滿足幼兒心理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馬爾茲認為,絕大多數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據過去的經驗——成功與失敗、榮耀與屈辱,特別是童年時的經驗而不自覺地形成的。遊戲是由兒童自發、自由、自選的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滿足兒童需要的活動。例:我在開展遊戲活動中,觀察到我班小陽小朋友,看他長得高大,其實他的膽子特別小。有一次,我發現他自己吊起藥瓶不停地給自己扎針,遊戲結束後我跟他談話,他說:“平時爸爸媽媽帶我去打針,我總是又哭又叫,爸爸說我不像男子漢,丟臉。老師你看,剛才我給自己打針,不是沒有哭了嗎?”原來在遊戲中,他覺得自己做到了現實中做不到的事,證明了自己不是爸爸說的“丟臉”。從而滿足了自己的心理的需要,使幼兒被壓抑的情理問題能夠在遊戲中得到解決,自信心也就樹立了增強了。

  三、遊戲有利於幼兒自主性、探索性、獨立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它對孩子今後的成長髮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遊戲中,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學會自我成長是相當重要的。自我成長是探索性學習能力的成長,是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成長,也是自主性、創造性的成長。遊戲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自然地融為一體的,它為幼兒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膽想象的機會,幼兒在實現遊戲意圖的過程中會不斷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他們需要面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體會其中樂趣,使遊戲得以繼續下去,願意得以最終實現。例:在遊戲“理髮店”裡,我看到兩個幼兒在爭吵。一個說:“我不洗頭了,你們的理髮店連吹風機也沒有。”另一個說:“你不要這樣了,我們一起想辦法啊。”商量了一陣後,他們拿了一個紙巾筒,一個筷子,做成了一個吹風筒。可以看出,通過遊戲,幼兒的思維活躍了。自主性、探索性、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遊戲有利於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遊戲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學家把兒童的創造力描述為“回憶過去的經驗,並對這些經驗進行選擇、重新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產品”的能力。幼兒不僅從外界吸取知識經驗,而且還想把自己頭腦中的豐富想象表達出來,遊戲能夠滿足幼兒的這種需要。例:在遊戲“商店”裡,我觀察到慧慧小朋友因買不到電腦而苦惱。在遊戲評價時,我向幼兒提出,現在電腦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好朋友,但我們這裡還沒有電腦出售,怎麼辦呢?問題一展開,孩子們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用積木做、用紙箱做、用泡沫做……品種多樣。電腦城構建起來了並走進了各個遊戲區內。可見創造能使遊戲順利開展、遊戲發展的動力,反之遊戲能調動幼兒的創造力。兩者相輔相成。

  五、遊戲有利於幼兒認知事物、體驗情感、累積生活經驗。

  遊戲是幼兒自由結伴進行的,它能給幼兒帶來歡樂和滿足。例:遊戲“幼兒園”,幼兒扮“老師”不僅模仿老師上課,帶孩子做遊戲,也模仿著老師體貼、愛護學生的情感、態度等。這使幼兒的情感不斷得到豐富。又如遊戲“理髮店”讓幼兒扮“理髮師傅”和“顧客”,讓孩子們自由發揮,充分開展遊戲。這樣做,能幫助幼兒瞭解到社會分工、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學會熱情地為別人服務和對別人為自己的服務表示謝意。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學習評價自己和他人以及正確表達自己情感的方法。

  總之,在幼兒學習生活中開展遊戲活動,對兒童成長有明顯的作用。它不僅能滿足幼兒遊戲的需要;為幼兒創造適宜於他們身心發展特點與需要的幼兒園生活;使幼兒能擁有快樂的童年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它能寓教於樂,適合幼兒身心發展,引導和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為幼兒終身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