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創造力創造力如何培養

  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那麼你對創造力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創造力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創造力的簡介

  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複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例如創造新概念,新理論,更新技術,發明新裝置,新方法,創作新作品都是創造力的表現。創造力是一系列連續的複雜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動。它要求人的全部體力和智力的高度緊張,以及創造性思維在最高水平上進行。同時也有同名書籍《創造力》。

  真正的創造活動總是給社會產生有價值的成果,人類的文明史實質是創造力的實現結果。對於創造力的研究日趨受到重視,由於側重點不同,出現兩種傾向,一是不把創造力看作一種能力,認為它是一種或多種心理過程,從而創造出新穎和有價值的東西,二是認為它不是一種過程,而是一種產物。一般認為它既是一種能力,又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過程和新穎的產物。

  有人認為,根據創造潛能得到充分的實現。創造力較高的人通常有較高的智力,但智力高的人不一定具有卓越的創造力。根據西方學者研究表明,智商超過一定水平時,智力和創造力之間的區別並不明顯。創造力高的人對於客觀事物中存在的明顯失常、矛盾和不平衡現象易產生強烈興趣,對事物的感受性特別強,能抓住易為常人漠視的問題,推敲入微,意志堅強,比較自信,自我意識強烈,能認識和評價自己與別人的行為和特點。

  創造力與一般能力的區別在於它的新穎性和獨創性。它的主要成分是發散思維,即無定向、無約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維方式。按照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德的看法,發散思維當表現為外部行為時,就代表了個人的創造能力。

  可以說,創造力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創造新的,別人不知道的東西。

  創造力構成因素

  知識

  包括吸收知識的能力、記憶知識的能力和理解知識的能力。吸收知識、鞏固知識、掌握專業技術、實際操作技術、積累實踐經驗、擴大知識面、運用知識分析問題,是創造力的基礎。任何創造都離不開知識,知識豐富有利於更多更好地提出創造性設想,對設想進行科學的分析、鑑別與簡化、調整、修正;並有利於創造方案的實施與檢驗;而且有利於克服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這是創造力的重要內容。

  智力

  智慧是智力和多種能力的綜合,既包括敏銳、獨特的觀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記憶力和靈活自如的操作力,也包括創造性思維能力,還包括掌握和運用創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這是構成創造力的重要部分。

  人格

  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內容。它是在一個人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創造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素質。優良素質對創造極為重要,是構成創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優良的個性品質如永不滿足的進取心、強烈的求知慾、堅韌頑強的意志、積極主動的獨立思考精神等是發揮創造力的重要條件和保證。總之,知識、智慧和優良個性品質是創造力構成的基本要素,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決定創造力的水平。

  創造力的特徵

  變通性

  思維能隨機應變,舉一反三,不易受功能固著等心理定勢的干擾,因此能產生超常的構想,提出新觀念。

  流暢性

  反應既快又多,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表達出較多的觀念。

  獨特性

  對事物具有不尋常的獨特見解。聚合思維在創造能力結構中同樣具有重要作用。所謂聚合思維是指利用已有定論的原理、定律、方法,解決問題時有方向、有範圍、有程式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二者是統一的、相輔相成的。人們在進行創造性活動時,既需要發散思維,也需要聚合思維。任何成功的創造性都是這兩種思維整合的結果。創造力與一般能力有一定的關係,研究表明,智力是創造能力發展的基本條件,智力水平過低者,不可能有很高的創造力。

  另外,創造力與人格特徵也有密切關係,綜合多人研究的結果表明,高創造力者具有如下一些人格特徵:興趣廣泛,語言流暢,具有幽默感,反應敏捷,思辨嚴密,善於記憶,工作效率高,從眾行為少,好獨立行事,自信心強,喜歡研究抽象問題,生活範圍較大,社交能力強,抱負水平高,態度直率、坦白,感情開放,不拘小節,給人以浪漫印象。

下一頁更多有關“創造力如何培養”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