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自信的方法

  擁有一顆強大的自信心,能讓我們在生活、學業、職場中閃現不一樣的人格魅力。自信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起來的,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讓孩子們從小就樹立起自信心? 小編接下來告訴你們一些好方法。

  孩子自信的感覺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怎樣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能力、接納自己的獨特性、對自己有信心?發展心理學家、教育工作者、行為生物學家一致建議,要想讓孩子自信、快樂地成長,同理心、清楚的界限、挑戰這三大原則缺一不可。當然,父母不可能、也沒必要每天都戰戰兢兢地恪守這些原則。更重要的是,這三大原則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介紹

  1.認真對待孩子的期望

  孩子越小,越希望從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幫助和肯定。當孩子在客廳站著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我要喝牛奶。”而你在廚房做飯一時不能滿足他,可以告訴他具體的時間:“媽媽把米飯蒸上,就去給你拿,好嗎?”別因為忙,就忽視孩子的需要,這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除此之外,再小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為父母提供幫助。你可以適當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跟孩子說“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也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2.給孩子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

  不是隻有成年人希望有獨立空間,孩子更需要。在這個空間裡,他可以自由玩耍、不受束縛。還能夠自己裝點房間,放上自己喜歡的畫作,展示自己的寶貝玩具,在這裡,他就是自己的“國王”。

  3.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做選擇的時候,請多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週末帶孩子出遊,徵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裡”,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博物館”,給他選擇的範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或者是買衣服的時候,可以給予孩子尊重,即使你不認同他的審美,但不要否定他。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4.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不要對孩子說:“哥哥已經會掃地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總是拿比他強的孩子和他比較,會挫敗孩子的自信心。

  5.鼓勵孩子表演特長,支援孩子的夢想

  當孩子表演背詩、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鍊他敢於從容登臺表演,就是鍛鍊他的自信心。支援孩子的夢想,為他提供最堅定的後盾。

  6.讓孩子多和同齡人玩耍

  讓孩子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信心。

  7.幫助孩子制定計劃,並提醒他執行

  比如幫孩子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商時間。執行時提醒他:“我們現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8.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

  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於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9.當孩子遭遇挫折時,幫他分析

  孩子遭遇挫折,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最後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10.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的過錯

  辱罵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做個寬容的家長,這樣不僅家庭氛圍保持和諧有愛,親子關係將會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