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兒童免疫力中藥方

  提高免疫力的中藥有哪些?媽媽應該先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屬於哪一種虛弱,再對症下藥,這裡提供幾種常見的免疫力不足型別以及食療供媽媽參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給寶寶煲中藥一定要遵醫囑。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陰虛型

  寶寶平時容易口乾舌燥、心煩胸悶、晚上睡覺時流汗,一感冒就嘴巴就破皮,這是中醫裡說的陰虛型的免疫力不足,可以用天門冬、黃芪、玉竹、天花粉、桑葉等中藥來改善寶寶的體質。

  2、脾氣虛

  脾氣虛的寶寶容易累、中氣不足、胃腸道消化不好、經常拉肚子,媽媽可以用黃芪、茯苓、人蔘、扁豆、黨蔘、白朮等中藥補脾益氣。

  3、陽虛型

  陽虛型的寶寶手腳容易冰冷、面色比較蒼白、怕冷、大便經常不成形,媽媽可以用人蔘、黨蔘、白朮、黃芪、桂枝等中藥來改善寶寶體質。

  4、血虛型

  血虛型寶寶經常覺得頭暈、心悸、睡不踏實、面色蒼白,媽媽可以用當歸、酸棗仁、遠志、川芎、柏子仁等中藥來改善寶寶體質。

  提高小兒免疫力的中成藥有:

  ***1***玉屏風顆粒:

  玉屏風顆粒是治療感冒反覆發作的一首名方,方名就很有意思,具有玉做的屏風一樣的作用,可以防止風邪對人體的侵襲。由生黃芪、白朮、防風3味藥組成,主要利用黃芪益氣固表,防止風邪侵襲;白朮健脾益氣,助黃芪固表;防風辛溫發散,可以祛風。本品具有益氣,固表,止汗功效。用於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胱白或體虛易感風邪者。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每次5克***1袋***,每日3次。

  ***2***黃芪顆粒:

  黃芪為豆科植物,味甘,性微溫,歸肝、脾、肺、腎經。有補氣昇陽、益氣固表、斂汗固脫、託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黃芪含有糖類、葉酸和多種氨基酸等成分,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抗疲勞,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對防止氣虛、感冒和感染頗為有效;黃芪能顯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細胞總數,促進中性粒細胞及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殺菌能力。黃芪能明顯增強細胞免疫。中醫臨床常用其提升陽氣,提高機體免疫力,治療諸多氣虛衰弱病症。簡單說黃芪是補氣、提高免疫力的好藥。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每次4克***1袋***,每日2次。

  ***3***益氣健脾口服液:

  由山藥、太子參、綠豆、南山楂、桑葉、烏梅、蓮子、白扁豆、黑豆、稻芽、雞內金組成。功效為健

  脾益氣,和胃化食。適合於自汗,盜汗,消化不良,傷食,脾虛疳積者。

  用法用量:口服,小兒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4***小兒健脾口服液:

  主要成分為黃芪、白朮、枸杞子、紫河車等。功效為益氣健脾,和胃運中。適合於脾胃虛弱,嘔吐洩瀉,不思飲食者。

  用法用量:口服,週歲或週歲以下小兒每次4~5毫升;2~3歲小兒每次5~10毫升;3歲以上小兒每次10毫升。每日2次,15天為1個療程。

  ***5***複方黃芪健脾口服液:

  主要成分為黃芪、萊菔子***炒***、白朮***炒***、山楂***炒***、山藥***炒***、桑葉、大棗。功效為益氣固表,健脾消食。適用於小兒脾胃虛弱所致的厭食,易反覆外感,營養不良的輔助治療。

  用法用量:口服,3歲以下每次5~10毫升,3歲以上每次10~20毫升,每日2次,用時搖勻。

  ***6***槐杞黃顆粒:

  主要成分有槐耳菌質、枸杞子、黃精。功效為益氣養陰。適用於氣陰兩虛引起的小兒體質虛弱,反覆感冒。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1~3週歲每次半袋,每日2次;3~12週歲每次1袋,每日2次。

  服用上述藥品的注意事項:

  ①忌食生冷油膩及不易消化食品。

  ②請將藥品放在小兒不能接觸的地方。

  ③小兒必須在成年人監護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