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出血的治療方法

  你是否因為外痔出血而愁了好幾天嗎?彆著急,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一:

  出血時,如果還繼續用力排便,出血則不會停止,此時,要暫時終止排便,稍適休息,如果不行那麼還是需要必須控制大便力度

  出血時,如果用脫脂棉球按住肛門,止血效果會更好。如果是痔瘡引起的出血,原本容易止血,只要靜臥,出血很快會停止。

  有止血效果的穴位指壓法

  樑丘是止血、止痛的有效穴。此穴位於骸骨外上緣上2寸,用拇指按壓,可以迅速止血。伴隨疼痛時,可以同時緩解疼痛。

  二:

  中醫治療:

  中醫主張外痔的治療應內治和外治並重,全身治療與區域性治療相結合,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兼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辨證施治

  1、氣滯血瘀

  治則:活血化瘀、理氣通便。

  方藥:桃仁承氣湯加減。桃仁,大黃,川芎,赤芍,丹皮,枳殼,瓜蔞,檳榔,黃連,炙甘草。每日1劑,水煎服,藥渣加開水薰洗肛門。

  2、溼熱下注

  治則:清熱利溼、消腫止痛。

  方藥:防風秦艽湯***《外科正宗》***加減。防風,秦艽,當歸,川芎,連翹,檳榔,梔子,地榆,枳殼,槐角,白芷,蒼朮,炙甘草。每日1劑,水煎服。

  3、脾虛下陷

  治則:調理脾胃、昇陽固脫。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黨蔘,白朮,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炙甘草。每日1劑,水煎服。

  二、外治法

  1、藥物外敷法:是指將藥物直接塗敷於肛門區域性的方法,以下介紹幾種臨床常用的藥物。

  ***1***四黃膏處方: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等份,共研細末。凡士林,四黃粉,共同混合調勻成膏備用***冬天減少30%凡士林,加石蠟油30%共同混合,以避免軟膏發硬***。功能:消腫清熱、涼血止痛。

  主治:內痔、外痔發炎,水腫、術後疼痛,癰、疽、療、癤水腫。

  用法:直接帖敷患處。

  ***2***九華粉:滑石水,月石,龍骨,浙貝,硃砂,冰片,共研細末。

  功能:去溼止癢、消炎止痛。主治:肛門溼疹、肛周皮炎,面板瘙癢。

  用法:直接撒佈患處。

  ***3***九華膏:九華粉30克,凡士林克***冬季減凡士林加液體石蠟油***,共同合勻成膏備用。功能:消炎消腫、止血止痛。

  主治:內痔出血腫脹,外痔發炎疼痛,肛裂,肛門直腸炎症。

  用法:直接塗敷患處,或灌注於肛門內。

  ***4***田螺水外搽:取活田螺一個,將蓋揭開,放入少許冰片入螺體內,隨即化為液體。功能:消腫止痛。用法:用棉棍蘸田螺水塗抹患處,每日6到8次。

  ***5***痔瘡膏***《醫學綱目》***:以草烏,大黃,甘草,膽礬,淨石灰末半匙,龍腦末少許。用柴灰淋濃水兩碗,熬至一碗,入草烏、大黃,慢火熬至半碗,入甘草,煮數沸,加入淨石灰末,略沸三五次,用絹兩重過濾,再熬成膏,冷後入膽礬,臨用時入龍腦末少許。

  主治:外痔及翻花痔脫出或突起,腫痛伴有分泌物者。

  ***6***熊冰膏***《醫學入門》***以熊膽2分半,片腦半分,研勻,用白雄雞膽汁調勻。

  主治:新痔脫出引起肛緣腫痛者。

  ***7***白金散***《東垣十書》***以海螵蛸去其粗皮,研為極細末,用生麻油調成膏。

  主治:痔瘡疼痛。

  2、薰洗坐浴法:是指以中藥煎湯薰洗肛門會陰部,通過熱和藥的作用,使氣血執行通暢,達到治療的目的。具體方法是指將藥物水煎10餘分鐘後,先用蒸氣薰肛門區域性,待水溫適合時,再行肛門區域性坐浴。主要代表方藥有:

  ***1***薰洗外方:朴硝,馬齒莧,瓦松,歸尾,赤芍,黃柏,蒼朮。功能:清熱解毒、活血祛瘀、利溼軟堅、消腫止痛。

  主治:痔瘻、肛癰之炎症期、肛裂之便後疼痛,以及全身所患之癰、疽、療,癤屬於急性期炎症者。

  用法:上藥混合加水煮沸後,去渣,約有藥水1000毫升,趁熱先薰後洗,或浸布溼敷於患處,一般肛門紅腫熱痛者,每日2~3次坐浴。上、下肢及軀幹之患,用淨布浸後敷於患處,每日6次左右。

  ***2***消腫止痛方:瓦松,五倍子,馬齒莧,艾葉,川椒。

  功能:消腫止痛、收斂。

  主治:外痔發炎,血栓外痔,內痔脫出嵌頓,直腸脫垂術後水腫疼痛等。

  用法:將上藥用紗布包後煎水1000毫升,每日坐浴1~2次。

  ***3***祛毒湯:苦蔘,五倍子,朴硝,側柏葉,蒼朮,蔥白三段,炙甘草。

  功能:活血消腫止痛。主治:各期痔瘡發炎,疼痛,急性肛周膿腫,術後水腫等。

  用法:煎湯區域性坐浴。

  ***4***九華粉洗劑:九華粉,甘草,蒸餾水加壓100毫升外搽。每日6~8次。主治與功能同九華粉。但粉劑用於有滲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