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大白菜

  白菜原產於我國北方,是十字花科蕓薹屬葉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引種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

  大白菜的品種選擇

  大白菜喜溫暖涼爽的氣候,耐寒性、耐熱性弱,根據栽培季節,主要分為春季耐抽薹品種,夏季耐熱品種和秋季耐貯藏品種。

  大白菜的播種

  大白菜適時播種非常重要,選擇適宜的播種期,最大限度地滿足大白菜各時期對環境條件的需要,是獲得豐收的關鍵。播種方式分為直播和育苗兩種。 1.直播。直播是主要的栽培方式。直播是在整好的壟或畦內劃溝,深約1.5釐米,人工順溝播種,然後覆土、鎮壓,每畝用種量150~200克。

  2.育苗。育苗畦要選擇地勢高、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秋季播種期可比直播提早3~5天,苗期20~25天。冬春季節氣溫低,幼苗生長緩慢,需40~50天苗齡。春末、炎夏季節氣溫高,幼苗生長迅速,需25~30天苗齡。育苗時,要根據當地季節氣候特點,採取適當的保護設施。冬播早熟栽培,因嚴冬季節寒冷,宜採用高效節能型日光溫室播種育苗栽培;春播早熟栽培,因早春氣溫低,宜採用普通日光溫室播種育苗栽培;春末夏栽,因春末早晚氣溫低,宜在塑料拱棚內播種育苗,露地定植;夏季早熟栽培,因夏季氣候炎熱而多雨,要採用陰棚降溫播種育苗,或直播後覆草、澆水降溫保苗栽培,並要注意雨後排水。

  大白菜一般在2℃~13℃經10~25天通過春化形成花芽而抽薹開花,因此春季苗床最低溫度宜掌握在15℃以上,定植後要儘量避開10℃以下的低溫。夏季高溫期要注意遮陰降溫育苗,注意澆水降溫保苗。播種時要澆足底水,保持床土溼潤,以利幼苗出土。分苗和定植時要及時澆水,特別是夏季高溫期,定植後要連澆1~2次的緩苗水,以後5~7天澆1水,不宜大水漫灌,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澇,預防軟腐病的發生。

  大白菜的病蟲防治技術

  病蟲危害是影響大白菜豐產、穩產的重要因素。大白菜的主要病害是病毒病、霜黴病、軟腐病、黑斑病、黑腐病、根腫病等,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選用抗病品種和適時輪作。危害大白菜的主要害蟲有蚜蟲、菜青蟲、菜蛾、甘藍夜蛾、斜紋夜蛾、小地老虎等,菜農應做好預防工作。

  大白菜的施肥技術

  1.施足基肥。白菜生長期長,需要大量肥效長的優質有機肥,因此大量施用廄肥作基肥十分重要。一般畝施廄肥不少於5000公斤、過磷酸鈣或複合肥料每畝用量30~50公斤。

  2.提苗肥。為了保證白菜幼苗期能得到足夠養分,需要追施速效性肥料。每畝用硝酸銨4公斤,於直播前施於播種穴、溝內與土壤充分拌勻,然後澆水播種。

  3.發棵肥。蓮座期生長的蓮座葉是將來在結球期大量製造光合產物的器官,充分施肥澆水是保證蓮座葉強壯生長的關鍵,但同時還要注意防止蓮座葉徒長而導致延遲結球。“發棵肥”應在田間有少數植株開始團棵時施入,一般畝施人糞尿800~1500公斤、草木灰50~100公斤或硝銨10~15公斤,磷、鉀肥各7~10公斤。直播白菜施肥應在植株邊緣開8~10釐米的小溝,施入肥料並蓋嚴土。移栽的白菜則將肥料施入溝穴中,與土壤充分拌勻再栽苗。若蓮座後期有徒長現象,則須進行蹲苗。

  4.結球肥。結球期是形成產品的時期,同化作用最強盛,因此,需肥水量大。在包心前5~6天施用結球肥,用大量肥效持久的完全肥料,特別是要增施鉀肥。一般畝施硝銨20公斤、過磷酸鈣及硫酸鉀肥各10~15公斤或糞幹1600~2500公斤、草木灰50~100公斤,作結球肥。為使養分持久,最好將化肥與腐熟的廄肥混合,在行間開8~10釐米深溝條施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