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種植什麼草藥最賺錢

  ?這是很多農戶們都很關心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南方最賺錢的草藥,一起來看看。

  南方最賺錢的草藥

  白朮

  最賺錢藥材之白朮:以根狀莖入藥。具有補脾健胃、化溼利水、安胎、止汗的功能。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並稍有傾斜的緩坡地種植為宜,新開墾的荒山地栽培最好。2~4月種子育苗,11~12月將培育好的“術栽”進行定植,次年10~11月採挖,全生育期為2年。畝產200~250公斤,目前市場價格為40~45元/公斤。

  板藍根:以根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能,為大宗中藥材,常用感冒藥,其葉可作保健茶飲用。對土壤無嚴要求,適應性強,山區、丘陵、平地均可種植,較耐寒,南方可自然越冬,可連作。2~5月播種,8~11月採挖,全生育期為6~7個月。常年畝產350~40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25~28元/公斤。

  最賺錢藥材之金銀花

  最賺錢藥材之金銀花:以花入藥。近年來不僅製藥企業增加了該品的投料,以其為主要原料的“王老吉”等茶飲料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導致其商品用量加大。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高山、丘陵、平地均能栽培,適應性強。春季3~4月栽種,當年有少量開花,次年進入盛產期,一年栽種,多年收益。以“樹型”金銀花品種產量較高,常年畝產量150~20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150~180元/公斤。

  旱半夏

  最賺錢藥材之旱半夏:以塊莖入藥。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能,是藥廠生產多種止咳化痰中成藥飲片、劑、露的主要原料。對土壤無嚴要求,但以砂質壤土種植為佳,最適合半陰半陽的環境生長,可與果樹或髙稈作物套種,忌積水。2~4月播種,8~10月採挖,全生育期為6~7個月。常年畝產120~15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70~85元/公斤。

  瓜蔞

  最賺錢藥材之瓜蔞:以皮、仁、根入藥。具有清熱化痰、寬胸理氣的功效,其仁炒熟後可作食品。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為好。2~3月播種,9~10月始果,次年秋盛果,一年栽種,可連續採果三年。其品種分為搭架瓜蔞和地竄瓜蔞,前者主要收果實,後者主要收根***天花粉***,引種時注意區分。常年畝產皮70~80公斤,仁150~200公斤,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場價格為皮17~19元/公斤,仁26~29元/公斤,根6~8元/公斤。

  種植最賺錢的藥材

  黑枸杞

  黑枸杞異軍突起,近年來緊缺而價高。

  黑枸杞栽培簡單,埋上根部澆水即可成活,屬於小藤木類。 黑枸杞春天栽培,山坡,平地,沙地都能生長,適應性很強。黑枸杞也適於家庭院內栽培。種上幾株一生受用。其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以延年益壽精神煥發。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黑枸杞普通貨800左右一公斤,選裝貨1200元左右一公斤,純野生品種三千元。種植什麼藥材最賺錢?種植黑枸杞畝效益就十分可觀。黑枸杞苗5元一株,畝栽500-600株,多年生盛果期畝產100公斤左右,市場價800-1200元/公斤,緊缺。

  黃芪

  黃芪為草本植物,豆科,藥用根部,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生肌利尿的作用,對治療一切虛證有顯著的作用,同時也是新興的保健品,用途很廣泛,在中藥材市場上為大宗品種,多年來暢銷不衰,並長期出口。

  黃芪價格分析,縱觀地產黃芪20年曆史走勢,發現黃芪總體維持小幅上漲趨勢。黃芪市場這幾年一直購銷兩旺,後市持續看好,種植商機無限,要及時種植發展。

  一,鐵桿黃芪、鞭杆黃芪或硬杆黃芪,因其直立性強,植株似棍而得名。生長一年即可收穫,畝用種子2公斤,種子直播,種植管理簡單,這個品種適宜廣泛,一般土壤都可生長,長勢快而且茂盛,主根莖發達,藥效充足,抗旱抗寒能力強,不論南國還是北方都能在田間越冬,不會凍死,病蟲害少。

  二,綿黃芪,也叫軟桔黃芪,半直立,多年來的行情都很好。綿黃芪為兩年生,藥用根,其栽培分種子直播和育苗移栽。種子直播在春天進行,畝用種子2公斤,生長2年採收。育苗移栽,在春天育苗,畝用種子10公斤,第二年可以移栽10畝地,採取最先進的平栽技術,當年畝產鮮貨1000公斤到1500公斤,幾年來鮮貨收購價格都在6-7元/公斤,合成乾貨是350-450公斤,價格20-26元/公斤,畝效益平均萬元左右,是一個投資少見效快、非常實用的好品種。多年來市場都是供不應求,每年都有大量缺口。黃芪在全國各地正常生長,以沙性、半沙性或一般土壤生長良好,低窪積水的地不宜種植。荒山荒坡凡能長草的地方都可以種植,無需多少管理。種植簡單,直播就可,畝用黃芪種子2公斤,豆科植物,黃芪種子發芽快,蓋土要淺,種後澆水為宜。管理簡單,苗後期生長旺盛就不用除草了。

  收穫後晒乾即可。黃芪為半旱田作物,一般土壤都能生長。但該品種對前茬作物要求很嚴,並非是地就可種。如果前茬種過大豆、小豆、紅豆的,如果前茬種過西瓜、花生、紅薯的,如果前茬種過菸葉、牛夕、菊花的,都不能種黃芪。積40年經驗或間接經驗得出的結論都證明了這一點,請君不要交這個昂貴的學費了。黃芪種一次要間隔6-7年才能重複再種一次,所以在種之前要充分的瞭解一下情況,再下結論,這一點切切注意。黃芪應及時種植,重點發展品種。

  大葉蒲公英

  蒲公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也叫婆婆丁,藥用全草,有清熱解毒、消痛散結的作用。在臨床上,對治療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燒、胃炎、肝炎等有一定的獨到之處。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銷量很大,是不可缺少的常用中藥材。

  蒲公英價格行情走勢:多年來價格穩定。它不僅是常用中藥材,鮮嫩時又是可口的蔬菜。如果在保護地種植,一年可割6-7茬,每畝出鮮菜7200-8000公斤,並能持續3-4年,這是一個好專案,願您看好市場發展起來,積極供應特色蔬菜,讓人們飽嘗口福,並在吃菜中清熱解毒身體健康。最新實驗表明:大葉品種株葉高35釐米至60釐米,葉面肥大,生長迅速,深綠色,抗逆效能強,沒有病蟲害,完全的綠色食品。

  它分春、夏、秋三季播種,畝用蒲公英種子1-2公斤,蒲公英種子很細小,做畦時要整平摟細,可條播,也可撒播,宜淺不宜深。如果按藥材出售,畝產蒲公英幹品580-650公斤,價格是5-7元/公斤,畝效益為2900-3900元。蒲公英連續生長兩年後秋末,挖出根晒乾,畝產200-250公斤,價格是12-13元/公斤,畝效益為2400-3250元,也就是說第二年的畝收益是5100-7150元。蒲公英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病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燒、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氣管炎、胃炎肝炎、尿路感染、風火赤眼、急性咽喉炎、小便不利等。採用鮮蒲公英生吃或做菜吃,長期食用會根治上述諸病。適應地區:全國。

  板藍根

  板藍根以根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能,為大宗中藥材,常用感冒藥,其葉可作保健茶飲用。對土壤無嚴要求,適應性強,山區、丘陵、平地均可種植,較耐寒,南方可自然越冬,可連作。2~5月播種,8~11月採挖,全生育期為6~7個月。常年畝產350~40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25~28元/公斤。

  種植有前景的藥材

  旱半夏

  旱半夏以塊莖入藥。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能,是藥廠生產多種止咳化痰中成藥飲片、劑、露的主要原料。對土壤無嚴要求,但以砂質壤土種植為佳,最適合半陰半陽的環境生長,可與果樹或髙稈作物套種,忌積水。2~4月播種,8~10月採挖,全生育期為6~7個月。常年畝產120~15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70~85元/公斤。

  白朮

  白朮以根狀莖入藥。具有補脾健胃、化溼利水、安胎、止汗的功能。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並稍有傾斜的緩坡地種植為宜,新開墾的荒山地栽培最好。2~4月種子育苗,11~12月將培育好的“術栽”進行定植,次年10~11月採挖,全生育期為2年。畝產200~250公斤,目前市場價格為40~45元/公斤。

  瓜蔞

  瓜蔞以皮、仁、根入藥。具有清熱化痰、寬胸理氣的功效,其仁炒熟後可作食品。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為好。2~3月播種,9~10月始果,次年秋盛果,一年栽種,可連續採果三年。其品種分為搭架瓜蔞和地竄瓜蔞,前者主要收果實,後者主要收根***天花粉***,引種時注意區分。常年畝產皮70~80公斤,仁150~200公斤,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場價格為皮17~19元/公斤,仁26~29元/公斤,根6~8元/公斤。

  瓜蔞種植方法

  一、 種植地選擇

  根據瓜蔞多年人工種植栽培經驗和生長習性,必須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力充足、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1m以下,沙性土壤種植為佳,其它土壤經改良均可種植。

  二、種植地整理

  大田栽培按自然水系先進行深耕、晒壟、然後耙平,按行距2.5m起土堆壟,做成2m寬的高壟,然後在壟的中央按株距1m以內挖坑***坑深0.5米,寬0.3米***,下放有機肥,上面再填回田土,最後在上面放上沙子待移栽時用。一般每畝施優質農家肥160擔,磷肥50公斤,硼肥1公斤混勻施入坑中,一般提前10天完成。

  三、定植方法

  2、 定植時間:瓜蔞的大田移栽在無霜後儘可能提前種植,這樣為當年高產爭取時間,一般在4月上旬,具體時間根據天氣而定。

  3、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高產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每畝260株以上,先將苗放在沙上,然後再用少量沙子將苗蓋好,接著用細土蓋2cm厚,最後用雜草蓋好,天氣乾燥要在雜草上噴水。

  四、大田搭架

  科學搭架一般用水泥柱子,這樣經久耐用,山區也可以用木頭或者竹子搭架節約成本,柱子長2.5m,下埋0.5m,土壤上2m這樣更牢固,便於打農藥,順瓜、順藤,架面要平,四周柱子要向外揚,並斜拉錨,防止瓜苗進入旺期,風將架子吹倒,整個架子一定要牢固,否則架子一倒便前功盡棄,柱子要成行,上面用不鏽的鋼絲拉成1.5到2平方的方塊,最後鋪上瓜蔞網。

  五、田間管理

  加強大田管理是瓜蔞取得高產的保證

  1、合理搭配雄株:畝4—5株以上可以上架,多餘可以放在地上任其生長。

  2、選留主莖:當年種植瓜蔞,每株選健壯苗1到2根其餘全部除掉。第二年的一般只留1根,一般當苗主莖長到0.3到0.5m時,及時用竹子或軟繩引苗上架。主莖上架之前長的側芽和果子全部抹掉***就是架子下面長的***。當苗上架後長至1m左右應及時打頂,以促進側枝生長;多年生的瓜蔞如果營養生長過旺,應及時修剪疏枝***剪去細弱、空枝***。

  4、 合理的施肥:當苗出土長至1尺長時,可在離苗0.5到1尺左右開環溝,輕澆一次糞水加少量尿素的混合物,以後看苗勢每週用同樣的方法澆一次。在開花結果期看生長情況可適當追施保花、保果肥,加噴保花、保果藥,可根據生長情況噴灑防落素和生長素。

  六、中耕除草施肥

  在幼苗生長初期,輕施人畜糞水以促苗生長,在座果期,結合中耕除草,主要是保持土壤疏鬆,提高土壤的透氣性,重施花果肥。畝用硫酸鉀複合肥60斤,開溝深施。同時可以採摘雄花花粉兌水用噴霧器進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在生長旺季,如果天氣乾燥可在溝內灌水保持土壤溼潤,但水不能上壟。

  七、病蟲害防治

  在瓜蔞苗出土面有螢火蟲為害,可用***樂果***加***大功臣***進行防治,在開花期到結果期有瓜娟螟為害,可用***高效氯氰聚酯***加***殺蟲雙***進行仔細噴霧,一般情況可隨時請教技術員指導用藥。

  八、適時採摘、加工

  當果實由青變黃、由硬變軟即可採收,採收後選擇一個晴朗的好天氣進行剖殼洗籽,籽可用缸漚熟兩天後容易洗淨***但時間不能太久,最多三天***。洗好後應立即晒乾,天氣不好時應經常翻動,以免影響籽的味道。剖殼取籽時一定要看天氣預報,如遇陰天可將瓜放在家中不動,以免蔞皮黴爛減少收入。

  九、冬季管理

  瓜蔞收穫後,應及時翻耕晒土,減少病蟲害,將主莖離地面2釐米處剪斷

  十、病蟲害防治

  從幾年的生產實踐來看,嚴重危害瓜蔞生長的病蟲害有:根結線蟲病、蔓枯病、炭疽病、細菌性角斑病、瓜娟螟、瓜蚜等。

  具體防治措施如下:1、選用優質種苗如皖蔞一號、全野一號、鳳眼1號;

  2、加強大田管理;

  3、對症下藥:蔓枯病:10%***世高***1000倍液塗地上1m左右主莖;炭疽病:40%***福星***8000倍液噴霧;細菌性角班病:57.6%***冠菌清***1000倍液噴霧;根結線蟲病:80%***多菌靈***160克加50%***辛硫磷***50克, 兌水200斤灌根,第2次在瓜蔞結果期後再灌1次;

  4、實行水旱3年一輪作。


猜你感興趣:

1.適合南方種植的中藥材彙總

2.南方適合種植什麼名貴藥材

3.種植什麼藥材最賺錢​

4.南方可以種植的藥材有什麼

5.哪種藥材利潤高好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