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白芨的價格分析

  白芨可代血漿多用於外科手術,主產於四川、雲南、陝西、甘肅等省,全國各地有栽培。那麼種植白芨的價格有多少?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種植白芨的價格,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白芨的價格

  1、隨著白芨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市場不斷擴大,供求間的矛盾也日漸凸顯。目前白芨生產主要依靠野生。在我國,野生白芨主要分佈於北起江蘇、河南,南至臺灣,東起浙江,西至西藏東南部察隅。雖然白芨在我國分佈於我國大部分地區,但是目前我國白及資源十分短缺。

  2、白芨雖然能產生大量的種子***每個果莢10~30萬粒***,但是白芨種子沒有胚乳,在自然條件下不能正常萌發。在自然狀態下白及靠一分為二式分株繁殖,從少量符合要求的優質白及種苗開始自然擴繁和栽培,形成規模需要10年以上甚至更長時間; 因此目前白芨的產量難以滿足規模化生產的需求。雖然有的地區開始了白芨的人工栽培,但由於技術等原因,截止到目前也沒有形成規模。

  3、石晶等對我國白及栽培種植、經營銷售企業資訊和藥用市場價格等進行調查分析,結果顯示過度採挖和生境破壞導致白芨野生資源量急劇下降。目前,我國白芨的栽種規模並不大,而且所有栽培企業或農戶的實際栽培年數都較短,與此同時,白芨偽品也開始充斥市場,市場上很多白芨球莖都為春夏季採挖晒乾而得,縮水嚴重,內含物較少,藥效成分較低。

  4、我國白芨目前大多還是依賴野生,野生白芨資源是有限的,越挖越少。連年的狂採濫挖,再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使野生白芨產量急劇下降,供需矛盾日益擴大,資源日益短缺。1992-2004年白芨價格上升緩慢,而06年後價格出現快速增長,09年下半年至今則出現暴漲,致使目前市場價到達每公斤140元左右。

  白芨的種植發展方法

  1、人工種子

  所謂人工種子,是指將適當的植物繁殖體包被在含有養分和具有保護功能的物質中形成的、並在適宜條件下能夠萌發出苗的繁殖體。研究表明人工種子既適於生產、運輸、播種,又便於種子發育、出苗,而且人工種子不存在品種退化,一旦獲得優良基因表達,便可以多年使用。謝彩俠等利用人工種子技術有效的解決了盾葉薯蕷繁殖週期長、種苗短缺的問題。人工種子技術的發展,為解決白芨繁殖問題提供了可能。

  人工種子技術完全可以解決白芨繁殖及種源供應問題。首先,天然白芨種子已經提供了良好的“種胚”,該種胚與人工體細胞胚、芽尖、愈傷組織等繁殖體在抗逆性上有很大差別,並且已經有天然種皮包被,解決了制約當前人工種子大規模生產應用中存在的長期儲存問題。其次,國內外目前關於人工種子的研究很好的為白芨人工種子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基礎。再次,白芨能產生大量的種子***每個果莢10~30萬粒*** ,只不過這些種子沒有胚乳,不能正常萌發,如果給它加上人工的胚乳,就可以用較少的代價獲得大量的白芨人工種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工種子定能在白芨的繁育種發揮其巨大的潛在優勢。

  2、組織培養

  近年來組織培養技術在藥用植物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解決白芨資源短缺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植物組織培養應用於藥用植物的離體快繁,是目前應用最多、最廣泛和最有成效的一種技術。組織培養不受地區、氣候的影響,比常規繁殖方法快數萬倍到數百萬倍,為快速獲得白芨植株提供了一條經濟有效的途徑。

  葉靜等利用組織培養方法對進行無性繁殖,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石雲平等採用組織培養技術對白及進行離體快速繁殖,為白芨的快速繁殖提供了參考。田翠英等採用白芨幼根作為外植體材料誘匯出白及原球莖,研究發現6-苄氨基嘌呤***6-BA***對於原球莖的誘導具有極為顯著的作用。陶剛等對野生黃花白芨的種子進行組織快繁,獲得了苗質健康的組培苗。此外,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可獲得脫毒白芨植株。以上研究表明,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可以獲得繁殖係數高,育苗速度快的白芨組培苗,而且還可以大大縮短了白及的繁殖週期,很大程度上滿足生產的需要,減少對其野生自然資源的破壞,是解決白芨資源問題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3、提高栽培技術

  在選用白芨優良品種的條件下,可以採用一些先進的栽培技術了提高白芨的產量。通過改善栽培技術,切實提高白芨的畝產量,是解決白芨資源問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優化栽培技術方面,主要是優化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施肥量並探索最佳施肥時期和比例。有研究者研究了施肥對白芨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7月下旬至9月中為白芨塊莖的膨大期。氮肥對白芨產量的影響最大,其次是磷肥,鉀肥的供應對白芨產量的影響最小。

  該研究者研究證實,畝施氮肥6~12kg、P2O5 7.0~10.5 kg、K2O3,0~9.0kg 能明顯提高白芨產量。該研究為指導白芨生產和合理施肥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張秀玥等[研究表明白芨生長年週期中宜選擇在5月初、6月初、7月初各除一次草,有利於白芨的生長髮育。鄭維強等研究發現,白芨種植密度為27cm×17cm 時,白芨吸收養分較好,品質較優,產量最高。以上研究很好的為白芨高產栽培技術提供了依據。在白芨的栽培過程中,有必要加強田間管理,特別是人工除草和水肥管理,以提高白芨的產量。此外,白芨生長週期較短,提高白芨的生長速度也是解決白芨資源問題重要的途徑。

  4、選育白芨優良品種

  白芨種質的好壞是影響白及產量重要的因素。瞭解白芨遺傳多樣性,選育白芨優良的品種,對於提高白芨的畝產量,解決白芨資源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志嬌等採用簡單重複序列區間*** ISSR*** 標記對白芨進行了遺傳多樣性的研究,為白芨遺傳多樣性研究、保育策略的制定和雜交育種提供理論依據。通過雜交育種,發揮雜交優勢,可以有效的提高白及的畝產量,此外,還可以通過多倍體育種,獲得優質的白芨多倍體品種。

  多倍體植物具有特殊的農藝性狀,突出表現在根、莖、葉等器官上的巨型性。由此,可大幅度提高白及的產量,為解決白芨的資源問題提供新的思路。把現代生物技術的先進手段和傳統育種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將農業科研中成熟的育種經驗引進白及的育種中,對誘導獲得的白及優良品系,重點進行根部藥材化學成分測定和產量比較試驗,從中選出的優良品系,不僅農藝性狀好,產量高,而且藥材的有效化學成分含量也較高,藥材質量達到特級或一級標準,可以為白及的高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通過白芨優良品種的選育,可以為優良品系的大面積推廣生產提供繁苗的技術保證,解決白芨資源短缺問題。

  5、其他途徑

  主要有開發相同藥用價值的植物,直接利用生物技術的手段獲得白芨的次生代謝產物等。此外,還可以利用現在科學技術,提高提取效率,降低能耗,進一步降低成本,實現白及膠提取工藝現代化,在白芨的工程技術方面,國內目前具有寬闊的研究空間。

  目前,黃花白芨被發現可以充當白芨的替代品,其藥物功效幾乎與白芨等同且分佈面積較大,如果白芨供應存在缺口,那麼黃花白芨將會以白芨替代品的身份 “閃亮登場”,白芨供需緊張的矛盾將會得到進一步緩解。但是同為蘭科植物,依然存在繁殖困難的問題,因此應用也比較受限。

  白芨種植的市場前景

  市場前景。白芨為蘭科白芨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塊根***,株高18~60釐米,花期在春季。白芨有廣泛的藥用價值,主要用於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功能。花有紫紅、白、藍、黃和粉等色,可盆栽觀賞,亦可點綴於較為廕庇的花臺、花鏡或庭院一角。

  白芨主要以乾燥的塊根入藥.近些年由於採挖過多,野生資源枯竭,白芨市場價格一直呈上升趨勢。進入21世紀,白芨的用途不再侷限於醫藥領域,還成為化工用品的原料。近年來白芨已成為雲南白藥、快胃片、白芨顆粒、白芨糖漿等30多種中成藥的主要原料。醫藥上還用於胃鏡檢查的保護劑,手術止血劑等。白芨在美容方面具有奇特功效,有“美白仙子”的美譽。白芨面膜、白芨祛痘霜、白芨牙膏、白芨香皂相繼開發。工業上將白芨用作染布的黏合劑、高階捲菸煙條黏合劑、高階陶瓷、橡膠製品中。白芨市場用量大幅度增長,迄今為止市場需求量每年在4000噸左右。

  2013年全國掀起了種植白芨的**,但由於白芨較難用種子繁殖,主要用其塊莖培育,致使白芨種植發展緩慢.目前經兩年栽培推廣,技術難題上有了一些突破,2015年種植面積超過6萬畝,但由於種源、環境不當,實際有效面積僅有6千畝,按每畝產乾貨300千克計算,三年後產量也只有1800噸,只佔市場需求量的45%,缺口仍然很大,因此,種植白芨前景非常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