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豬飼養成本

  養豬專業戶要獲得理想的飼養效益,就必須選擇耐粗飼、早熟、易上膘、出欄早、瘦肉率高的雜交豬。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頭豬從出生到出欄大概需要5個月左右,飼料220公斤左右,現在飼料成本需要760元左右.

  仔豬***40斤左右***到出欄大概需要3個月左右,現在飼料成本需要640元左右。***豬的品種不同略有差異***以上出欄豬在195斤至220斤。

  降低的方法

  喂配合飼料 根據 “小豬長骨、中豬長皮、大豬長肉、肥豬長膘”的生長特點,當豬5~6月齡開始積存脂肪時,配合飼料應以能量精料為主,如玉米、大麥、高粱或糠麩類飼料;當脂肪開始在皮下積存時,就改喂用豆類、麥類、餅類和血粉、魚粉、骨粉以及維生素、礦物質、複合飼料新增劑配成的混合飼料。採取生料幹喂的方式,提高飼料利用率,增加生長瘦肉的營養物質。

  改善豬舍環境 豬舍環境的好壞也是決定肉豬生長快慢的因素之一。豬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25℃,相對溼度為55%~60%,溫溼度過高,豬體散熱受阻,易導致中暑和代謝障礙;溫度過低,豬體散熱多,耗用飼料多,增加飼養成本。為此,當夏季氣溫超過28℃時,中午應用涼水噴灑圈舍,或搭涼棚遮陽;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溫,圈內可鋪墊10~15釐米厚的乾草,採用暖棚養豬技術,能有效提高飼料利用率。

  供給充足飲水 豬體內水分佔1/3至1/2,它對調節體溫、運轉養分、消化吸收及排洩廢物等一系列新陳代謝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才能保證豬體健康生長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生長潛力。

  改吊架子育肥為直線育肥 傳統的吊架子育肥是前期控制營養水平,後期增加能量飼料進行催肥。此法飼料單一,營養不全面,不能滿足豬的生長需要,豬生長慢,飼養週期長,出欄率低。如果從子豬斷奶到出欄,一直採用全價配合飼料實行直線育肥,可有效縮短育肥期,提高出欄率。

  適時出欄 肉豬的生長髮育規律是前期增重慢,中期增重快,後期增重又變慢。豬體重超過100公斤時,日增重開始下降,且體重越大,日增重越少,飼料消耗越多。而豬出欄體重過小,雖節省飼料,但屠宰率低,肉質欠佳。在我國除早熟品種豬在體重75公斤左右出欄外,雜交改良豬多於35~45日齡、體重10~15公斤斷奶後實行直線育肥,集中使用全價配合飼料,大量利用青粗飼料,加喂適量新增劑,搞好驅蟲、健胃、防疫,夏秋季注意防暑,冬春季實行暖棚舍飼,豬7~8月齡、體重達110公斤時出欄最為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