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棚土豆種植方法

  大棚土豆早春栽培是近年興起的一種新型高效栽培方式,一般2月中旬播種,6月初收穫,畝產量可達2500kg以上,市場價格看好,效益十分可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種薯選擇。種薯選用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種薯:早大白、克新1號等。對種薯嚴格挑選,淘汰薯形不規整,表皮粗糙老化及芽眼凸出,皮色暗淡等不良性狀的薯塊。

  二、整地施肥做畦。選擇疏鬆、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解凍後按1.2米的行距開溝,耕翻深度為20—30釐米,整細耙平,然後起壟,壟寬60釐米,壟高10-15釐米。隨整地每畝施足優質、腐熟的有機肥4000—5000公斤,磷酸二銨15-20公斤,尿素5公斤,磷酸鉀15—20公斤。粗肥和2/3化肥底施壟溝內,3/1化肥作種肥。為防止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隨施肥撒入辛硫磷毒土或地蟲淨等殺蟲劑。

  三、種薯處理。為使土豆出苗快,出苗齊及早解除土豆休眠期,播種前20—30天,需進行播前處理。

  1、切塊:為打破土豆頂端優勢,節約種薯用量,要將種薯切塊。切塊前,切刀用3%來蘇水或75%的酒精消毒。切塊後為防止種薯帶菌傳播晚疫病、早疫病、環腐病等病害,薯塊再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0分鐘,切塊成立體三角形,每個薯塊至少有兩個芽眼,重25克左右。切塊應儘量帶頂部芽眼,使出芽整齊,較小的種薯***50—100克***可自頂部縱切2—4塊,大種薯先從薯尾切塊,切到一定大小時再從頂部縱切4—5塊。如切到病薯,應立即用75%的酒精消毒切刀,然後再切。

  2、暖種催芽:待薯塊切口晾乾癒合後,置於20℃潮溼條件下催芽,方法是:將排放好的薯塊上面覆蓋3-4釐米的潮溼細沙,溫度15—18℃,經10天左右芽長至2—3釐米時,去掉細沙,維持12-15℃,在散射光條件下攤晾練芽,晒種5-7天。切塊如果不進行催芽,可用每斤0.5毫克的赤黴素浸種10分鐘。

  四、擇期播種:播種時,10釐米地溫穩定回升到5-7℃,或以當地終霜期為準,向前推30—40天為適宜播期,播種期為2月中旬,適宜的條件下,播期每提前5天,增產10%—20%,因此,播期寧早勿晚,否則產量降低。播種時按45釐米的小行距在小高壟上開深10釐米的雙溝,然後將催好芽的薯塊按20-22釐米株距排於溝中,澆透水,覆土8—12釐米,欄平畦面覆膜。或在做好的小高壟上以20-22釐米的株距,45釐米的小行距交錯打孔,孔深8—10釐米,然後播種,覆土8—12釐米。如果墒情不好,可澆水後蓋土,馬上覆膜,用土將四周壓嚴,每畝5000株左右。

  五、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土豆出芽後,在對準幼苗地膜處及時拉“十”字放苗,並用土將孔四周封嚴。幼苗生長前期***6-8葉***蹲苗,促根深扎。為促發根和發棵,6—8片葉前,***團棵前***每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並及時澆水。

  ***2***發棵期管理:團棵到開花,土壤乾旱不澆水,需補肥時可放在發棵前或結果初期。否則會引起植株徒長。

  ***3***結薯期管理:結薯期是塊根主要膨大期需水量大,土壤應始終保持溼潤,從初花到終花澆3-4次水。

  六、病蟲害防治

  ***1***早疫病:主要症狀是葉片病斑黑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具同心輪紋,病斑 外緣由黃色暈圈,溼度大時,病斑上生出黑色黴層。防治方法:發病前開始噴灑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隔7—10天一次,連防2—3次。

  ***2***青枯病:主要症狀是植株萎縮, 淺綠或蒼綠,下步葉片萎縮後全部下垂,開始早晚恢復,持續4-5天后莖葉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綠色,葉片不凋蔫,葉脈褐變,莖出現褐色條紋,切開維管束變褐,溼度大時,切面由細菌液溢位。防治方法:發病初期用14%絡氨銅水劑500倍液或50%DT可溼性粉劑400倍液灌根。每株灌0.3-0.5升,隔7—10天1次,連灌2-3次。

  ***3***蚜蟲: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5000倍液噴霧防治。

  ***4***瓢蟲:幼蟲分散前,噴灑2.5%氯氰菊酷乳油3000倍液或功夫乳油4000倍液。

  七、收穫:當植秣大部分莖葉由綠變黃,塊莖停止膨大時採收。收穫時避免損傷薯塊。

  山東土豆種植方法

  1、深耕地:暄鬆的土壤有利於薯塊膨大,地塊最好在冬前多施糞肥,盡機械能力深耕。

  2、多施肥;土豆生長期短,產量潛力大,除多施糞肥外,開溝後應在溝內施用化肥,一般畝施三元複合肥50-100公斤,再加硫酸鉀30-50公斤做底肥。出苗後追施碳銨50-100公斤/畝或尿素30-40公斤促苗。

  3、早播種:春季土壤化凍後儘早整地,澆水造墒,驚蟄節前後播種。播前1-2天切塊,單塊重半兩左右。點播時芽眼向上,以利出苗。

  4、厚培土:按行距要求開大溝深約10釐米,溝底播種以保證培土厚度,防止薯塊露頭變綠。可單行種植分次培土,也可雙行種植一次性培土不低於12釐米做成大壟。壟面刮平蓋膜前噴施乙草胺或施田補防治雜草。

  5、不缺水:播前洇地,確保足墒播種以利出苗。出苗後整個生育期不能缺水,但澆水時注意不能漫上壟背。收刨前停水促進薯皮老熟,可提高商品質量。

  6、稀植大塊:根據市場調查大薯價格高,故提倡稀植以提高大薯率。一般單行種植行距60-70釐米,株距20-25釐米;大壟雙行種植大行距60-70釐米,小行距20釐米,株距30-35釐米,每畝保苗4000-4500株***每穴留苗1株***。

  7、及時化控:植株生長旺盛,可在現蕾後至開花前噴施多效唑 30克 /畝控秧。

  8、除治病蟲:播種時或結薯前施辛硫磷3-4瓶/畝,除治地下害蟲;五月上旬噴施吡蟲啉 30克 /畝防治蚜蟲;連陰天噴甲霜靈等殺菌劑防止晚疫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