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養殖週期

  田螺在中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由於其粗生易長,適宜於池塘、河邊、溝邊和水田生長的特點,目前田螺養殖已成為熱門養殖業之一。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田螺養殖方法養殖週期等內容,歡迎閱讀。

  

  田螺喜生活在冬暖夏涼、底質鬆軟、餌料豐富、水質清鮮的水域中,特別喜歡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喜歡棲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質的水域環境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窪或緩流的河溝等水體中。田螺食性雜,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莖葉、細菌和有機碎屑等,並且田螺喜歡夜間活動和攝食。

  田螺在水溫15攝氏度左右開始活動與攝食,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27攝氏度,30攝氏度以上時,田螺會將肉體縮入螺殼內停止攝食,群集於蔭涼處或潛入泥土中避暑。水溫超過40攝氏度時田螺會死亡,水溫低於8攝氏度時田螺便潛入泥穴中冬眠,來年開春水溫回升到15攝氏度左右時,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動和攝食。

  田螺系胎生動物。每年南方4月~5月和9月~10月***有的可延至11月份***是田螺的繁殖期。一般雌螺分批產子,每次可產田螺20個~30個,4歲齡以上的母螺每次可產田螺40個~50個。產出的小田螺飼養6個月後,達3.2克毫米左右,9個月後可達到4.4克毫米左右。盛夏、初秋水溫較高,中午田螺多在石塊下、泥土、草叢中,此期間須於早晨、傍晚收螺。

  田螺的養殖方法

  田螺的養殖方式有專池養殖、稻田兼養和魚螺混養等。專池養殖的池塘面積宜小、土質鬆軟、水源充足。池內可適當種些茭筍、慈菇等水生植物,以充分利用土地並給田螺創造有隱蔽的生態環境。養殖池中的水質好壞是養殖田螺成敗的關鍵之一。注意:凡含有大量鐵質和硫質的水,絕對不能使用。

  田螺養殖最適水溫為20℃-26℃,這時攝食旺盛。當水溫升至30℃-33℃時,田螺便潛入土中避暑,不食不動也不成長。肉質也變硬乏味。所以必須注意把水溫調節在26℃以下。養殖水深,一般為30釐米。冬季為了提高水溫,可降至20釐米左右。這些水量,不僅是田螺生育所需,也有防禦敵害作用。

  稻田兼養田螺,選用全年不涸水而溼潤的沼田,最適合于田螺生活。稻田的有機質肥料和雜草,能供應田螺食用,在放養密度較大時,可補充投喂一些人工餌料。在水稻的廕庇下,夏季能維持田螺生長。所以稻田養螺,是一種簡易省工的養殖方式,只是要注意避免使用農藥,否則對田螺產生毒害。

  田螺可與一齡鯉魚種混養,投喂鯉魚的飼料,經在泥土中分解後,供作田螺飼料。但不宜與二齡鯉魚混養,由於這種個體的鯉魚會吞食田螺仔貝。還可以與其他魚類或水生動物混養。有時為了提高名優水產品的產量,把田螺作為青魚、龜、鰲飼養中的優質飼料。

  田螺在天然狀態下,最初的三至四個月成長最快,以後逐漸緩慢,以至二年後則不再成長。因此,田螺在人工養殖期間要抓住時機,充分投餌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長成,這樣螺肉大且柔軟味美,為天然者所不及,產量也較高。

  田螺養殖前景

  如果養殖螺的話,建議養殖觀賞螺比較好,現在好的螺還得10塊錢一個,我自己就買過了,吃用螺價值不大,但可以分割槽域養殖。一部分靠銷售量,一部分靠價值量。

  如果你是養殖田螺,首先先算算成本因為就像我們這邊,市面賣的田螺,大多數都是自己跑去撈來賣的,簡單點說就是無本生利,而且也不是主賣田螺的,只是附帶賣而且。

  再者價錢不會很貴,所以你得先把你的價錢壓縮好,起碼讓進貨的人覺得你的貨比自己撈更划算。

  再者確實夜宵店吃田螺的比較多。但相對而然,家裡吃田螺的卻很少。一個田螺不乾淨,對主婦來說,二是處理麻煩,去尾部很悲劇你知道的。三就是就算知道賣田螺的會幫忙去尾,但衛生成問題了,一個不想等他處理好,二如果下訂次日再買,人家如何處理又成問題了。

  所以這樣田螺走不進家裡做食材。去酒店田螺也很少用到,上不了檯面,其次主婦在場也不讓吃。最後只能流進夜宵店,因為吃夜宵的人大多都是抱著大菌吃小菌,小菌當補品的心態,但不會頻頻吃。

  所以你要考慮好你的銷售問題和方向。你自己最好先做個當地的市場調查和成本預算,這樣再確定你這個田螺養殖是否行得通了。

  近幾年,隨著田螺天然產量日漸減少,田螺市場不斷看好。不少農戶把養殖田螺作為一項創業門路,大力發展。以上分析了和田螺養殖前景,希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