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養殖週期

  蛋雞是一種重要的農業養殖專案,而且也是一種特別普遍的養殖品種。那麼要多久?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蛋雞飼養週期

  蛋雞的養殖週期***從剛孵出的仔雞到最後被淘汰出售***一般為17個月,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為生長期,即從剛孵出的仔雞到開始產蛋的時期,一般為0~5月,共5個月時間;後一階段為產蛋期,即從開始產蛋到最後被淘汰出售的時期,一般為5~17月,共12個月時間。

  ***二***、提高蛋雞飼養週期效益措施

  1、選購良種品系。目前在國內較受養雞場家和養雞戶歡迎的良種品系蛋雞有羅曼、海蘭、伊沙及京白等良種蛋雞品系。但由於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環境不一,不同品種雞在不同地區表現各異。因此,在選購良種時,應當選擇當地飼養量大,生產表現好的雞種飼養,切不可求新求異,由於不瞭解品種在當地的適應性而造成失敗和損失。其次,應選購有一定飼養規模和飼養管理條件好的場家的雞苗。切不可貪便宜,購買無種雞來源或小炕房孵化的雞苗。

  2、實行科學飼養。其一,抓好育雛關,培育優質健壯的雛雞。根據近年來國內外的犬量研究證明。雛雞的體重與產蛋期的各主要效能指標呈很強的正比。因此,育雛期必須採用高溫育雛。即1~2日齡33℃,3~4日齡32℃,5~7日齡30℃,8~14日齡28℃。以後每週降3℃,直到21℃。其次。要供給優質的全價飼料,保證光照時間,1~2日齡24小時,3~4日齡22小時,5~7日齡20小時,8~10日齡18小時,11~14日齡16小時,15~21日齡15小時,21日齡後,逐步保持8~12小時。同時,還要注意通風換氣。在8~9日齡進行斷喙。按衛生防疫程式進行免疫和投藥預防。其二,育成期要重點抓體重控制,提高雞群均勻度。進入育成期必須通過限飼,將體重控制在飼養標準規定的範圍內,並將雞群的均勻度提高到85%以上。其三,產蛋期要提供穩定的生產環境和防止雞體過肥為重點。雞體過肥。會造成大量的脂肪侵入生殖腺。影響濾泡的發育和其他生殖腺體的分泌功能,將導致產蛋量下降。雞體過肥還會導致脂肪肝,引起雞群死亡上升。為此,產蛋期同樣應當進行定期稱重,以確定雞的體重是否正常。

  3、給予適宜光照。良好的光照程式,可以促進蛋雞多產蛋,增加蛋重,能提高成活率和養雞經濟效益。1~2日齡給予24小時光照,以利於攝食,後逐漸轉為恆定光照或自然光照。進入育成期後,採取以自然光照為主。有條件的可採取密封遮光的恆定光照8~12小時。18周齡至少給予13小時的光照刺激,以後每週或每2周增加15~30分鐘的光照,直至17小時為止。光照時間增加過快,會引起脫肛、啄肛等不良現象的發生。產蛋雞舍的光照強度一般控制在10~20勒克斯,產蛋期不可減少光照時間和強度。

  4、合理配製日糧。飼料配方不合理、不科學,首先表現在日糧營養不全價,導致有的營養成分過多而浪費,過少而營養不足,從而影響產蛋率。其次是加大飼料配方成本,不能因地制宜隨時調配當地飼料原料。第三是不能滿足不同產蛋季節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如夏季飼料配方的代謝能要比冬季配方低,否則不僅浪費飼料,而且影響雞的新陳代謝和採食率。因此,採取科學的日糧配方是提高飼料報酬的一條重要措施。

  5、做好疾病預防。減少死雞和杜絕疫情發生,這是養雞成敗的關鍵。要按照科學的控制雞病發生的衛生防疫程式。根據不同雞的日齡,分別注射各種疫苗。同時對雞舍、用具採取定期藥物消毒,及時清除舍內糞便。雞舍周圍要做好滅鼠,防止老鼠和麻雀進入舍內帶進疫情。為了減少疫情傳播的機會,應儘可能減少人員的進出。謝絕參觀,不準陌生人進入雞舍,以確保雞場的衛生和安全。

  6、注意節約飼料。減少飼料浪費的措施是:

  ①飼料槽的安裝高度、深度及長度要根據產蛋雞的不同周齡和籠養密度而進行調換。飼料飼餵新增量不能超過槽深的1/3,要少喂勤添,減少槽內剩食。以產蛋率確定飼料日喂量,一般產蛋率在50%~60%時,每隻雞每日飼餵量約95~100克,產蛋率在60%~70%時,日喂量105~110克,產蛋率為70%時,雞的日喂量為115~120克,產蛋率達到80%以上時,飼料可不再限量,讓雞任意採食。

  ②進行斷喙。由於雞有刨食的習性,因此,在7~9日齡應給雛雞斷喙。到15周齡左右,對斷喙不良者需進行修喙。

  ③及時淘汰不產蛋雞或產蛋效能不佳的雞。在育成結束轉入產蛋舍時,應進行一次淘汰。凡發育不良、太小、太肥、有病或精神不振的均應淘汰。在產蛋過程中,應隨時淘汰抱窩雞、病雞、傷殘雞和停產雞。進入產蛋後期,主要淘汰停產雞,凡冠髯、臉蒼白或冠萎縮的母雞應立即淘汰。發現過肥、過瘦的雞也應立即淘汰。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蛋雞產蛋週期及蛋雞飼養週期,在蛋雞生產上,如何實現少投入、多產出,降低養雞生產成本,提高養雞經濟效益,是蛋雞飼養者最關心的一個突出問題,也是提高養雞經濟效益的一種方法。

  蛋雞產蛋週期

  1、產蛋週期,即指連產加間歇的天數。如在育種場用自閉產蛋箱進行產蛋個體記錄時就會發現雞產蛋有一定的規律性,有的雞連產三天休息一天,有的連產二十幾天才休息一天,這樣反覆有規律地形成周期稱為產蛋週期。

  2、生蛋多的雞,產蛋週期中連產時間久,間歇時間短,所以產蛋強度大,產蛋就多。外界環境對產蛋週期有一定影響,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外界環境比較穩定,因而週期比較規律,連產長,問歇時間短,所以產蛋多,但在自然環境下,一般春季產蛋旺期,連產性長,所以產蛋也多。夏秋季則短而不規則,冬季比較穩定,所以產蛋強度往往以冬季產蛋率來表示。

  蛋雞冬季管理

  一、增加光照 冬季晝短夜長,易造成光照不足,影響蛋雞產蛋。為此,在早晨和晚上用燈光補充,平均每平方米用3瓦的燈為宜,保證每天光照14~16小時。

  二、防寒保暖 蛋雞較適宜溫度為21℃~23℃,低於這個溫度就會耗料多、產蛋少。為此冬季門窗要用草簾遮圍,有條件時可採用取暖裝置或頂棚搭塑料薄膜,以保證雞產蛋所需的溫度。

  三、精心飼餵 冬季蛋雞日糧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除了保證蛋雞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質飼料外,還要注意補充多維素,適當增加切碎的胡蘿蔔和青料。晚上飼餵時間可適當延遲。要少喂勤添,保證產蛋雞有足夠的營養。

  四、注意飲水 冬季要按時給蛋雞以足夠的溫水,以保證雞對水分的需求,最好給雞飲大蒜水。大蒜不但能健脾胃,促進食慾,幫助消化,而且能增強蛋雞的抗病能力,對雞瘟、感冒、腸道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五、注意通風 冬季,雞群多為封閉式飼養,舍內通風不良,易受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硫醇等有害氣體的侵襲,直接影響蛋雞的健康,還很容易引發各種疾病,所以要注意雞舍的通風換氣。注意正確處理通風換氣與保暖的關係,每天要及時掃除糞便,並根據風力大小,確定開窗通氣的時間,降低舍內有害氣體的濃度,給蛋雞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減少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