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養殖的市場前景

  肉雞在中國市場中隨著人們的消費能力的增強,對於的肉雞的消費需求也逐漸增加了,肉雞的養殖前景怎樣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肉雞養殖行業前景分析,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中國家禽養殖情況

  家禽養殖在中國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我國家禽業自改革開放的30多年以來,已經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家禽飼養量、禽蛋產量已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禽肉產量世界第二。現階段正在經歷一個轉型期:從生產方式簡單、生產效率與生產水平低下向現代化養殖模式過渡。

  目前我國禽蛋的產量全世界排名第一,禽蛋總佔有量40%左右。我國雞肉的產能全世界排名第二,但目前受產品質量所限,我國家禽產品的出口並不十分暢通。

  總體來說,我國家禽養殖業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小規模大群體產業模式仍佔重要地位,現代化養殖模式正在興起;生產條件因陋就簡,裝置實施差異大,總體投入不足;生產效率與生產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效率和水平較低;產品原始、商品屬性低,品牌營銷力度弱;產品內銷比例高、加工與出口比例低。

  中國肉雞養殖行業新常態

  目前,我國肉雞養殖新常態具有四大特點:

  第一是產能過剩。2010年-2013年,中國白羽肉雞祖代引種量不斷增長,大量的進口導致了嚴重的產能過剩,致使中國白羽肉雞父母代及商品代市場均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致使自2013年以來,中國白羽肉雞行業連連虧損。

  第二是疾病的風險。從較長時間看,我國的生物安全環境還不會有太大的改善,而我國的家禽養殖量一直在高位徘徊,再加上在產業結構調整的轉型期,多種飼養方式並存以及病原變異和毒力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新病增多,條件致病菌增加等原因,使得我國家禽養殖業的疫病防控形勢越來越嚴峻。

  第三是政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近兩年,為促進散養戶轉型升級,國家針對畜禽養殖出臺了不少法律法規,抬高了養殖業的准入門檻,但對於執行時的監督體系建立尚不完善。

  第四是消費端的風險。隨著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愈加重視,以及禽流感的陰影仍然籠罩著家禽業,加之速生雞的負面影響,公眾對工業化生產的白羽肉雞還存在著誤區,需要持續地對消費者進行宣傳才能改變。

  中國肉雞養殖行業發展前景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一體化程序的加快,未來全球雞肉的消費量將會持續增長,我們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肉雞產品會在大部分國家成為第一大肉類消費品。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我國國民雞肉需求總量也在逐步提高。目前美國的人均雞肉消費量44.03千克,歐盟人均消費量19.40千克,這些都遠遠高於我國人均消費量9.38千克,我國肉雞產業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

  從國內情況看,由於肉雞具有飼料報酬高、週轉快、獲利多的特點,並且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對雞肉的消費需求將持續增加,而且雞肉營養物質含量豐富,風味獨特,價廉物美,雞肉的消費量必將持續增大,國內肉雞產業的前景較為光明。

  中國是畜牧業大國,社會養殖量很大,適合人類居住的區域已經嚴重超載,人保、環保、動保的要求,環境需要淨化,雞病需要淨化,這會給未來生產力的提升帶來機遇和保障。影響和導致目前養殖水平低下和不夠理想的根本原因:頻繁發生的“疫病”。這對成活率、飼料轉化、增重、出欄天數和出欄重影響很大,社會整體養殖水平不高、而且參差不齊、末位淘汰“壓力”和“動力”都很大。隨著去產能,環境壓力會得到緩解、自然隔離帶意義重大、生產力提升空間不容忽視。甚至比冬季和夏季養殖指標的差異空間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