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落枕的偏方簡單效果又好

  中醫所謂的落枕或失枕,原意是指睡眠時頭離開了枕頭而引起的頸背部疼痛和頸部活動障礙。那麼治療落枕有哪些偏方呢?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治療落枕的相關偏方。

  治療落枕的偏方

  1、冷敷

  一般落枕都屬於急性損傷,多見區域性疼痛、僵硬。這樣,在48小時內只能用冷敷。可用毛巾包裹細小冰粒敷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

  2、熱敷

  待到炎症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可用熱毛巾溼敷,亦可用紅外線取暖器照射,還可用鹽水瓶灌熱水乾敷。

  熱水泡腳勝吃補藥----足部按摩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一種優秀的理療保健方法。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因而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鍊和保養,並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

  3、按摩

  經上述方法後,頸肩仍覺疼痛者,可用分筋法按摩,由家人代勞。患者取坐位,暴露頸肩部,醫者站在患者後方,在患肩處塗少許紅花油或舒筋油,將左手扶住患者頭頂位置,用右手拇指放在患肩痛處輕揉按摩,並向肩外輕輕推捋以分離痙攣痛點。每日推3-6次,一般在分筋按摩後,頸肩疼痛都可緩解。可以試試這個方法哦,按摩一般都比較有效,而且又沒有什麼副作用。

  4、左右搖頭

  坐在凳子上,兩臂自然下垂,頭先向左擺,再向右擺。連續擺20次。

  5、低頭仰頭

  坐在凳子上,挺起胸部,頭先向下低,到下領骨挨著胸部為止,然後向後仰頭,停三秒鐘後再低頭。反覆做20次。

  6、搖擺下領

  坐在凳子上,兩臂自然下垂,胸部挺起,向左右搖擺下領,先輕後重。連續30次。

  7、伸縮頸部

  坐在凳子上,胸部挺起,先將頸部儘量向上伸,再儘量往下縮。連續伸縮15-20次。

  1、冷敷

  一般落枕都屬於急性損傷,多見區域性疼痛、僵硬。這樣,在48小時內只能用冷敷。可用毛巾包裹細小冰粒敷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

  2、熱敷

  待到炎症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可用熱毛巾溼敷,亦可用紅外線取暖器照射,還可用鹽水瓶灌熱水乾敷。

  熱水泡腳勝吃補藥----足部按摩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一種優秀的理療保健方法。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因而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鍊和保養,並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

  3、按摩

  經上述方法後,頸肩仍覺疼痛者,可用分筋法按摩,由家人代勞。患者取坐位,暴露頸肩部,醫者站在患者後方,在患肩處塗少許紅花油或舒筋油,將左手扶住患者頭頂位置,用右手拇指放在患肩痛處輕揉按摩,並向肩外輕輕推捋以分離痙攣痛點。每日推3-6次,一般在分筋按摩後,頸肩疼痛都可緩解。可以試試這個方法哦,按摩一般都比較有效,而且又沒有什麼副作用。

  4、左右搖頭

  坐在凳子上,兩臂自然下垂,頭先向左擺,再向右擺。連續擺20次。

  5、低頭仰頭

  坐在凳子上,挺起胸部,頭先向下低,到下領骨挨著胸部為止,然後向後仰頭,停三秒鐘後再低頭。反覆做20次。

  6、搖擺下領

  坐在凳子上,兩臂自然下垂,胸部挺起,向左右搖擺下領,先輕後重。連續30次。

  7、伸縮頸部

  坐在凳子上,胸部挺起,先將頸部儘量向上伸,再儘量往下縮。連續伸縮15-20次。

  落枕的原因

  1、睡姿不正確

  落枕是指睡眠時由於頭離開了枕頭引起的頸項疼痛或活動障礙。臨床上確也有許多落枕病人是因為臥姿不良、枕關過高或過低,以及枕頭軟硬程度不當所引起,造成頸部一側肌群在較長時間內處於過度伸展狀態,而致肌肉痙攣。

  2、枕頭過高或者過低

  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扭錯,時間較長即可發生靜力性損傷,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執行不暢,區域性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二是感受風寒,如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痺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3、頸部活動不當

  有一些落枕是由於頭頸部活動不當造成的,如突然回頭的扭傷、肩扛重物或睡覺時風寒侵襲、著涼等。因此,西醫又將這些以頸部急性肌肉痙攣、強直、酸脹、疼痛所致的頭頸部轉動失靈、活動障礙為主要症狀的疾病稱之為“斜方肌綜合症”或“頸肩部急性纖維組織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