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鴨養殖常見的疾病

  在養殖肉鴨疾病是肉鴨成長中的一個重大的打擊成長的因素,養殖肉鴨的的常見疾病有哪些,怎樣去防治,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養殖肉鴨嗜水氣的單胞菌病的防治

  一、病原。

  為肉鴨嗜水氣單胞菌。不同日齡的肉鴨均易發病,系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以魚、鴨混養場所多見,死亡率20%―50%。

  二、主要症狀。

  減食或不食,無神,呼吸困難,病鴨失明,死亡很快。

  三、剖檢特徵。

  各實質器官有敗血性病變,氣管和腸出血,肝、腎腫大、淤血、質脆呈蒼白色,腹腔內充滿血性滲出物。

  四、防治要點。

  ***1***養鴨的魚塘,水質營養豐富,病菌易生長繁殖,鴨在水中活動時易感染髮病,可定期用漂白粉或抗毒威消毒,以預防本病。

  ***2***療效好的藥有慶大黴素,每隻每天2萬國際單位飲水,連服2-3天。新黴素混料70-140毫克/千克料,連用3-4天,另丁胺卡那黴素等亦有良效。

  養殖肉鴨用藥需注意三點

  目前農村中飼養肉鴨大有可圖,因為肉鴨飼養週期短。但是養殖戶為防治肉鴨疫病而濫用獸藥、不合理用藥的現象也很普遍。現就目前肉鴨用藥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

  一、充分了解獸藥,科學用藥。一般肉鴨發病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如鴨瘟、鴨肝炎等;有的是由細菌感染的,如漿膜炎、大腸桿菌病等。病毒病常採用干擾素、血清、卵黃抗體、黃芪多糖等藥物治療,細菌病選用高效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肉鴨用藥治病,要掌握中藥和西藥相結合、抗病毒和抗菌病相結合的原則,不能盲目大劑量給藥。

  二、制訂合理的給藥方案、給藥方式。肉鴨用藥上首先要結合病情制訂合理的給藥方案,最好在獸醫的指導下進行。用抗菌藥治病時必須有合適的劑量,間隔時間及療程。療程應充足,一般的感染性疾病可連續用藥3-4天,症狀消失後,再鞏固1-2天,以防復發,磺胺類藥的療程更長。

  三、定期消毒,加強免疫。定期進行消毒對防治鴨病具有積極作用。應該選用有機氯等高效低毒的消毒藥,目前用於肉鴨養殖場環境消毒的藥物有:醛類***甲醛、戊二醛***、鹼類***如燒鹼、生石灰***、鹵素類***氯製劑有漂白粉、消毒王、滅毒威等***、過氧化物類***如過氧乙酸***、季胺鹽類***如百毒殺***。制定消毒程式,一般10-15天進行一次帶鴨消毒,5-7天一次環境消毒。同時,疫苗預防必不可少,要加強疫苗的防疫,結合當地疫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雖然肉鴨生長週期短,但是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預防。

  養殖肉鴨的常見中毒病的防治

  一、黃麴黴毒素中毒

  ***一***發病原因:肉鴨吃了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飼料,即引發本病。

  ***二***臨床症狀:本病以損害肉鴨肝臟為主要特徵,病鴨的食慾逐漸減退,生長緩慢,脫毛、跛行、抽搐,死前呈角弓反張樣。本病的死亡率可達100%。

  ***三***防治措施:該病無有效藥物治療,只要停喂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飼料,很快就會停止發病。因此,在高溫多雨季節,飼料要注意防黴。

  二、磺胺類藥物中毒

  ***一***發病原因:服用磺胺類藥物時間過長,或用量過大都會引起肉鴨磺胺類藥物中毒。

  ***二***臨床症狀:急性中毒的病鴨表現為興奮、拒食、拉稀、痙攣、麻痺等症狀。慢性病例表現為精神沉鬱、食慾減少、腹瀉,糞便呈醬油色。病鴨出現溶血性貧血,產蛋量減少或產軟殼蛋。

  ***三***防治措施:停止喂服磺胺類藥物,同時餵給1%~5%的蘇打水。

  三、食鹽中毒

  ***一***發病原因:誤食***飲***含鹽量過大的飼料***飲水***,均會引起食鹽中毒。

  ***二***臨床症狀:病鴨食慾不振,渴感增強,口、鼻流出黏液,精神委頓,兩腳無力,行動困難,常癱瘓,呼吸困難,鳴叫不安。

  ***三***防治措施:立即停喂含鹽的飼料與飲水,給予加糖的清潔飲水,並多喂些青綠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