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羊常見的疾病

  春季天氣回暖,萬物復甦,也是個疾病多發的季節,在春季養羊也是要注意疾病的發生,春季養羊有什麼要注意預防的嗎?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春季養羊需防七病

  1、急性脹氣病。搖春天青草叢生,羊在放牧時會過量啃食,吃後在胃中急性發酵,產生大量氣體,使羊反芻發生障礙,瘤胃迅速擴大,如搶救不及時或搶救方法不當會致羊死亡。方法是:找一截香椿或柳樹根含在羊嘴內,兩端用繩子綁在羊身上;讓羊咀嚼,再用手按摩左肷部,幫助排氣。可以用新鮮草木灰10~20克對50~100毫升植物油灌服。

  2、誤食毒草毒物。搖羊吃了被農藥汙染的青草、有毒野菜野草、腐爛物等,會發生中毒。其症狀為口吐白沫、口鼻發紫、呼吸緊促。此時應緊急搶救。先用刀刺破單耳緣,使其流血,或讓羊口含木棍,使唾液排出毒液,然後灌雞蛋清5只,皮下注射阿托品2~5毫升。

  3、感冒。早春乍暖還寒,天氣變化無常,羊忽熱忽冷,易發生感冒。對病羊可肌肉注射氨基比林或安乃近5~10毫升,青黴素160萬單位,鏈黴素50萬單位;也可用生薑100克、蔥2棵切碎熬湯。對紅糖50~100克灌服,一日2次,連服2天。

  4、腹瀉。搖羊在冬季大都單食乾草,春季乍吃青草,腸胃不能一下適應,若多吃可造成腹瀉或脹氣。防治辦法:應青草、乾草搭配喂,不能猛一下子都喂青草,使羊腸胃有個逐漸適應過程,發生腹瀉可給羊口服慶大黴素。

  5、防疫病。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各種病菌大量繁殖生長,消毒不嚴,管理不當,極易引起羊發病。應及時給羊注射疫苗防止疫病發生。

  6、過敏反應。搖個別羊在放牧時採食野青草、野菜或接觸異味時會產生過敏反應,表現為打噴嚏、流眼淚、走步蹣跚、咩咩亂叫,此時應立即將羊趕離過敏區,一般很快便能恢復正常。

  養羊需春防羊只饞嘴病

  春季羊只易患饞嘴病。原因是羊只經過漫長的冬天,體內缺乏營養,體況較差,突然有幼嫩多汁的青草後,感到特別的香甜可口。但初春牧草剛發芽返青,養羊草量很少,吃不飽肚子。羊寧肯餓著肚子也不再吃乾草和黃草了。因此,就發生了饞嘴病。此病可使羊因長期飢餓而掉膘瘦弱,影響生長和健康。

  預防方法:一是早春先躲青,儘量避免在幼嫩的青草地放牧,待青草長到10釐米左右時,估計放牧羊能吃飽了再開始跑青,早春要有意地讓羊啃乾草和黃草;二是跑青要逐漸過渡。開始可先放乾草和黃草,每天放2~3小時的青草,逐漸增加放青草的時間,直到整天放牧青草。時間大約經過10~15天的轉變期;三是採用一條鞭的放牧法,就是每天放生場和生坡,這樣的草場和山坡草量足,乾草、黃草、青草都很新鮮,羊喜歡採食,吃得好,吃得飽

  養羊用“五看”識羊病

  姿態

  健康羊一般爭相採食,奔走速度均勻,反應敏捷;病羊反應遲鈍,停食呆立或臥地。有些疾病還呈現特殊姿勢,如破傷風,表現為四肢僵直;患有腦包蟲則羊有轉圈等神經症狀。

  膘情

  一般患有慢性傳染病與寄生蟲病時羊多為瘦弱。

  被毛與面板

  健康羊被毛平整,不易脫落,有光澤;病羊被毛粗亂無光,質脆易脫落,特別是發生羊疥蟎病,被毛脫落與結痂,甚至有外傷。

  可視黏膜

  健康羊眼結膜、鼻腔、口腔、陰道、肛門等可視膜黏膜呈粉紅色,溼潤光滑。黏膜變為蒼白,則為貧血徵兆;黏膜潮紅,多為體溫升高,熱性病所致;黏膜發黃,說明血液內膽紅素增加,肝膽管阻塞或溶血性貧血等;羊如患焦蟲病、肝片吸蟲病等,可視黏膜均呈現不同程度黃染現象;當可視黏膜發紺,見於呼吸困難性疾病、中毒性疾病與某些疾病垂危期。

  採食反芻

  飲食廢絕,說明病情嚴重;若吃而不敢嚼,應查口腔與牙齒。健康羊鼻鏡溼潤,飼餵後半小時開始反芻,一次反芻持續半小時左右,一晝夜反芻6次~8次。鼻鏡乾燥,反芻減少或停止,多因高熱、嚴重的前胃及真胃腸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