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園林的散文名作推薦

  園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園林社群、園林街道、園林城市***生態城市***、國家園林縣城等等。現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對於園林有著迫切的功能性和藝術性的要求。對於我們現代的生活和未來的人民發展方向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描寫園林的散文名作,供大家欣賞。

  :豐饒的園林

  做過一個夢。

  在夢裡,我一個人站在街角公共汽車的站牌下等車。

  好像已經過了很多班車了,可是,我都沒能上去,夜很深了,我心裡越來越著急。

  但是,每次在有車子開過來的時候,我卻又總是猶疑不決,不知道該不該上去。在那些疾馳而過的車廂裡,不是有著太亮的燈,就是有著太多的人,在深沉的夜色裡顯得怪異而又喧譁,總是不像我盼望中的那一輛。

  其實,我好像也並不很清楚自己盼望著的到底是一些什麼?只是隱隱地感覺到,應該有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應該有一條比較好的路,應該有一種比較好的氣氛,在下一輛車裡,應該有我願意與他相遇的人。

  車子一班一班地過去,我一直站在街角,午夜時,掛著紅燈的最後班車來了,終於跳了上去,卻發現車廂裡空無一人。

  只好孤單地坐到終點,沿路,一盞一盞的路燈依序而滅,回頭看過去,只見來路上竟是一片漆黑。

  來時的路上一片漆黑。

  我在暗夜裡醒來,夢中那種孤單的感覺仍然緊緊地攫住了我,整個人好像沉沒在一個冰冷而又透明的世界裡,那是怎樣蕭索的世界啊!在千般遲疑之後,卻發現自己已一無所有。

  窗外星光滿天,蟲聲遍野,南方的夜晚溫暖而又芳香,我從夢中醒來,決定再也不要回到那樣的夢境裡面去了。

  在真實的人生裡,我希望永遠不會有那樣的一刻。

  在真實的人生裡,有多少猶疑和挑剔的人呢?

  車子開過來的時候,我們總是會遲凝,不知道該不該上去,不知道這是不是盼望中的那一輛,上去之後,會不會與他相遇,會不會與他一起到達終點,還是說,也許會中途分離,悵然地目送他逐漸遠去。

  我們總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總希望所有的機緣都能在同時出現,總希望,整條路上都是和風麗日,鳥語花香。

  卻沒想到,追求完美的我們,本身就是一種不完美,一種極端的不完美。

  我並不反對那些堅持著自己理想的人,有些理想實在值得為它堅持一生,可是,一生也並不僅僅只是如此而已。在人生的長路上,有多少值得停留的時刻,有多少值得去試探去開啟的門!

  可惜的是,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被分類,被別人也被自己。分類的結果使我們終於要走到一條比一條狹窄的路上去,進入到一個越來越封閉的世界,到最後,我們被迫與所有喜歡過的,或者還來不及去喜歡的事物分離。回頭看過去,來時的路上竟然一片幽暗,要到了那一刻才能明白自己的孤單。

  我一直認為,假如學畫畫只是為了一種樂趣,並不是為了要畫得特別的好,假如學寫字的人不一定急著要在年輕的時候就自成一家,假如做學問的人不一定急著要變成權威,假如周圍的人能夠不那樣急著將我們分類,假如這個社會能夠容許我們自由和從容地成長;那麼,生命將會有一種怎樣豐饒與美麗的面貌啊!

  當然,我們仍然會往前走去,在人生的長路上,我們仍然有著一份堅持和盼望,在遙遠的前方以光與方向在指引著,可是,我們同時也能看見,在路的兩旁,有多少扇門,在等待著我們去從容開啟,門後有多少煙雲縹緲的小徑,在等待著我們去從容探尋,在路的兩旁啊!有一處怎樣豐饒與美麗的園林!

  前幾天,和朋友們在夜裡開車走南橫公路去東部。

  出發的時候已是薄暮,原來並沒有想到路會那樣長,那樣遠,那樣崎嶇不平的,可是,既然已經上了路,就沒有回頭的餘地了。

  路上的風景也讓我們捨不得回頭,一路開上去,到了海拔兩千多公尺的山上時,天就完全黑了。

  星星開始一顆兩顆地出現,我急著在心裡盤算,今天是陰曆的幾月幾號?因為,我想,如果能有一輪滿月,那該有多好!

  可是,那天恰好是一個沒有月亮的日子,我覺得很失望也很遺憾,興致也就再不怎麼提得起來了。

  路變得好長,好黑,似乎永遠沒有盡頭,我們輪流開著車,最後,我實在睏倦不堪,把方向盤交給朋友之後,就蜷曲在座位上睡著了。

  恍惚之中,知道車子已經到了平地,可是又在轉折地繞著路,走過木板搭成的橋,走下碎石遍佈的河床,走上一條彎曲的小徑,車子終於停了。

  我想,我們大概是到了。朋友們有的跳下車去拍旅舍的門,有的過來搖醒我,可是,我實在困極了,乾脆整個人橫躺在前座上,什麼都由得別人會安排了。

  我們到得實在太晚了,旅舍沒有燈光也沒有人聲,四周極暗極靜,只有朋友的聲音在耐心地輕輕呼叫著:

  “有人在嗎?有人在嗎?”

  車門都已被朋友打開了,山風吹襲過來,清涼中帶著一種草花的芳香,我不禁翻了一個身,仰面向著天空睜開了眼睛。

  滿天都是閃爍的星星!

  滿天都是晶晶亮亮的星星!

  我從來也沒有看過這樣多,這樣密,這樣亮的星群。就在這高高的澄淨的東部天空上,晶瑩閃爍,幾億幾兆的星星正成群地以各種形狀各種光度聚合在一起,像沙、像河流,像浮雕又像旋渦,從高高的夜空上俯視著我。

  在那一剎那間,我瘋狂地愛上了那滿天的星光。

  以前,只肯在有月亮的晚上出去散步,好像只有那如水的月色才是我唯一珍愛的時刻,從來不知道星光滿天也會是這樣美麗和迷人的。

  生命裡有著多少無法預料的時刻啊!

  終於明白了,我其實不必一定要苦苦追尋那一扇已經錯過了的,只存在在過往記憶裡的門,往前走去,還有多少扇門在等待著我去一一開啟,生命裡還應該有多少不同的驚喜和盼望。

  “回顧”固然可以讓我重溫那些如水的月色。但是,如果只堅持不斷地“回顧”下去,終於會使我錯過了我的今夜,和這一夜裡滿天的星光。

  原來,只要我願意,生命可以是一處多麼豐饒與美麗的園林!

  只要,只要我願意。

  :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據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其他地方的園林我也到過一些。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因此,誰如果要鑑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願遊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願望,遊覽者來到園裡,沒有一個不心裡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怎麼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迴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迴廊。這是為什麼?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裡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邱壑,才能使遊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佈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樑,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佈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裡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裡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遊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遊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牆和廊子。有牆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深了。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遊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牆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遊覽者即使就極小範圍的區域性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蘇州園林裡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功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大致說來,那些門和窗儘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讚歎這是高度的圖案美。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斟酌著光和影,攝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樑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杆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牆壁白色。有些室內牆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襯。屋瓦和簷漏一律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閒適的感覺。花開時節,更顯得各種花明***眼。

  可以說的當然不止以上這些,這裡不再多寫了。

  :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又稱“蘇州古典園林”,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素有“園林之城”,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

  蘇州園林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170多處,現儲存完整的有60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19處,主要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園林。

  蘇州園林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蘊含濃厚的漢族傳統思想和文化內涵,是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

  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美譽。蘇州園林源遠流長,全盛時200多處園林遍佈古城內外,至今儲存完好的尚存數十處,代表了中國江南園林風格。蘇州古典園林以其古、秀、精、雅,多而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譽,是蘇州獨有的旅遊資源。1997年12月4日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全體會議批准了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典型例證的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0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會議批准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增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的造園家運用獨特的造園手法,在有限的空間裡,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園林建築,並用大量的匾額、楹聯、書畫、雕刻、碑石、傢俱陳設和各式擺件等來反映古代哲理觀念、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從而形成充滿詩情畫意的文人寫意山水園林,使人“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達到“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藝術境地。

  蘇州城歷史悠久,私家園林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至明代建園之風尤盛,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為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現存名園十餘處,聞名遐爾的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蘇州園林佔地面積小,採用變換無窮、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詩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樹木,安排亭臺樓閣、池塘小橋,使蘇州園林以景取勝,景因園異,給人以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拙政園享有“江南名園精華”的盛譽。歷代園林各具自然的、歷史的、文化的、藝術的特色。蘇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城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被人們譽為“園林之城”,其盛名享譽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