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中的誤區有哪些

  坐月子是產婦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很容易進入誤區,?下面是的坐月子中的誤區,歡迎閱讀。

  坐月子中的誤區

  1、長時間躺在床上

  很多媽媽由於生產過後身體極度消耗,就連翻身都感到十分為難。所以很多準媽媽就選擇長時間躺在床上休息,不怎麼下地活動。但是一直躺在床上不動,很容易導致準媽媽產生靜脈血栓,嚴重者甚至會產生截肢的惡果。所以在產後,準媽媽應該根據自身的恢復情況儘早下床,做適量的產後恢復運動。

  2、不洗頭或洗澡

  很多老一輩不許產後的孕婦洗澡洗頭,因為她們認為洗澡時,溼寒的氣體很容易入侵孕婦身體,讓產婦患上腿部和腰部的疾病。但是如果產婦的身體不能得到適當的清洗,反而會造成細菌的泛濫,從而感染上一系列的婦科疾病。

  建議:產婦應該對身體進行適當地清洗。但是媽媽在洗澡的時候一定保持室內與水的溫度,千萬不要使用盆浴,洗澡之後將身體與頭髮擦乾。

  3、多吃雞蛋

  雞蛋是產婦離不了的營養品,但是雞蛋一定不能多吃。因為雞蛋雖然含有許多優質蛋白,營養價值比較高。但是對於產婦來說,吃太多雞蛋只會變成一種負擔,不僅不利於腸胃吸收,同時還會影響到母乳的分泌。

  4、多吃補品

  產婦由於分娩消耗很大,的確需要豐富的營養來恢復元氣。但是分娩後的三天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如果這時候用大量的母雞湯、鯽魚湯進補,不僅不利於產婦催奶,容易導致奶水不足,還給產婦的腸胃造成一定的負擔,會導致產婦腹瀉與腹脹的情況。

  5 、月子就是一個月

  很多新手媽媽認為月子就是一個月,其實正確來說產後的恢復週期應該是6-8周。所以新手媽媽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一定要堅持坐好42天,在這個時間段內切記不要碰涼水,防止自己的身體著涼。在42天的時候,一定要去醫院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看看自己的身體恢復情況。

  健康坐月子方法

  1、穿戴

  應選擇寬鬆舒適的家居服。不同室溫選擇不同厚薄的衣服。室溫12℃以下,穿薄棉衣厚

  毛褲;室溫12~15℃,穿厚毛衣薄毛褲;室溫15~18℃,穿薄毛衣棉質單褲;室溫18~22℃,穿薄羊毛衫棉質單褲;室溫22~24℃,穿棉質單衣褲。

  不要穿過緊的衣服,以免影響乳房血液迴圈和乳腺管的通暢,引發乳腺炎。產後出汗多,應該穿吸水性好的純棉質地的內衣,外衣也要柔軟、散熱性好。母乳餵養的媽媽,乳汁常常沾溼衣服,要注意換洗。產後最初幾天陰道分泌物比較多,胸罩、內褲應每天換洗。

  要穿柔軟舒適的鞋子,如果穿拖鞋,最好要帶腳後跟的,以免腳受涼引發足跟或腹部不適。活動或做產後體操時,應該穿柔軟的運動鞋或休閒鞋,不要穿著拖鞋運動。建議產後不要馬上穿高跟鞋,可以穿半高跟鞋,2.5釐米左右的比較合適。

  2、吃喝

  產婦不宜吃滾燙的飯菜。飯菜太熱會傷害新媽媽的牙齒。習慣上讓產婦喝熱湯,尤其是冬季,讓喝很熱的湯,吃***的火鍋。這對孕婦的牙齒是不利的。產婦身體消耗大,還要給嬰兒餵奶,油炸、油膩食物及辛辣飲食不易消化,容易加重便祕,也會影響乳汁分泌,或通過乳汁刺激嬰兒誘發溼疹、腹瀉等疾病。讓產婦喝紅糖水、水煮蛋、燉母雞湯、魚湯、小米粥的習俗都是好的,如果再配以適量的新鮮蔬菜、水果,就更有益於產婦身體復原和哺乳。

  3、睡覺

  產後子宮韌帶鬆弛,需經常變換躺臥體位,即仰臥與側臥交替。從產後第2天開始俯臥,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鐘。產後2周可膝胸臥位,利於子宮復位並防止子宮後傾。每天保證8~9小時睡眠,有助於子宮復位,並可促進食慾,避免排便困難。

  產婦夜間要頻繁餵奶,照顧嬰兒,缺乏整塊時間休息睡眠。要抓緊一切可能的時間休息,最好是寶寶睡媽媽就睡。

  4、運動

  健康的產婦,產後6~8小時可以坐起來,12小時便可坐著進餐,下床排便。產後第一次下床如廁或散步,要有人陪伴,以防因體虛而暈倒。24小時後可站起來為嬰兒換尿布。產後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動。起床的第一天,早晚各在床邊坐半小時。第二天在室內走走,每天2~3次,每天半小時,以後逐漸增加活動次數和時間。

  早活動有利於子宮恢復和分泌物排出,減少感染機會和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加快排尿功能恢復,減少泌尿系統感染髮生;加快胃腸道恢復,增進食慾,減少便祕;促進骨盆底肌肉恢復,防止小便失禁和子宮脫垂髮生。

  5、休息

  如果是在冬季,呼吸道感染多發,產婦一定要避免接觸感冒病人,多注意休息。休息不好,乳汁分泌就減少,會給母乳餵養帶來困難,並易導致產婦焦慮、疲倦、精神抑鬱。喜歡看書的新手媽媽,要注意二三十分鐘就要休息一下,變換看書的姿勢,這樣眼睛、頸、腰、背部肌肉不會過於疲勞。

  6、洗浴

  冬季浴室溫度應在22~24℃,浴水溫度在37℃左右。浴室不要太封閉,不能讓產婦大汗淋漓,以免頭昏、噁心。

  不要空腹或飽食後洗澡。浴後要及時用暖風吹乾頭髮。喝杯溫開水或果汁,吃些小食品。產婦不宜坐浴,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10分鐘即可。如果是會陰切口、剖腹等異常分娩,需待創口癒合後再淋浴。如果分娩過程不順利,出血過多,或平時體質較差,不宜過早淋浴,可改為擦浴。

  禁忌

  1、居室內千萬要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過去常有將門窗緊閉,不論何時產婦都要蓋厚被的說法,這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在夏季,極易造成產婦中暑。

  2、夏季容易出汗,導致細菌感染,因此要注意衛生:

  2-1、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勤換會陰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惡露會在大約產後4個星期至6個星期乾淨。

  2-2、一般產後一週可以洗澡、洗頭,但必須緊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髒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分娩後3-4天可以進行淋浴,剖宮產術後7-10天可以淋浴。淋浴後,一定要把身體擦乾,以免著涼。

  2-3、月子裡應特別注意保護牙齒,因為在孕期和分娩過程中,媽媽體內的鈣質流失比較嚴重。因此餐後要漱口,睡前刷牙。

  2-4、洗頭後,不要使用吹風機。即使是熱風也不可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然風乾。

  3、天氣炎熱的時候,可以使用空調、風扇或手搖扇。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左右,以新媽媽感覺舒適為宜。必要的時候可以開空調,或者使用風扇,但一定要避免直接吹到新媽媽。空調的過濾網一定要經常沖洗,防止細菌滋生。

  4、產後新媽媽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新的生活,因此在月子期間最好謝絕親戚朋友的探望,這樣也可以避免夏季人多使室內空氣汙濁,或帶來細菌和病毒,威脅媽媽和孩子的健康。可以通過電話或網路接受朋友們的祝福,可以把小寶寶的照片發給朋友們。

  5、如果感覺太熱,無法入睡,可以使用草蓆。草蓆清涼但也很溫和,千萬不能使用麻將席。

  6、要多喝一些溫的白開水,避免冷飲。飲料和酒精類飲品不適合月子裡的新媽媽飲用,應該多喝一些溫熱的白開水,補充大量出汗時體內丟失的水分。千萬不要因為天氣炎熱或怕出汗而喝冰水或是大量食用冷飲。

  7、瓜果如果擔心涼可以榨成果汁飲用。不食用生冷的食物。蔬菜可以燙一燙或炒熟,水果可以榨成果汁後,將裝有果汁的杯子放入熱水裡5-10分鐘後再飲用。或者是將水果煮成水果茶飲用。

  8、睡衣要寬鬆,必要時可以穿著襪子睡覺。有些新媽媽在清醒的時候會十分小心,可是一旦睡著了就會蹬被子,很容易著涼,最好的辦法就是穿著睡衣和襪子入睡。

  9、戶外晒太陽時可以選擇短袖上衣。平時穿好長衣長褲和襪子,尤其是淋浴後。如果天氣好,可以到戶外晒太陽,為了能更好地接受陽光照射,上衣可以選擇半袖衫,不過一定要做好防晒。

  10、衣物一定要勤洗勤換。要多準備一些內衣內褲和貼身的衣物,一旦感覺不舒服馬上換下來,避免著涼。衣物洗淨後最好放在太陽下暴晒消毒。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或是生活在潮溼的環境裡,最後能用熨斗把衣物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