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構圖人像需要在意的有什麼

  說到人像攝影,你最在意的是什麼?清不清晰,好看不好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 時機

  當能夠捕捉人物表情或動作某個決定性的瞬間,我會說Timing 不錯。決定性的瞬間不代表偶然,你可以預期它在某種條件下會出現,然後你準備好其他一切,並在觸發它的同時按下快門。

  2. 眼神

  從接觸人像攝影開始到現在我覺得眼神是人像裡不可忽視的一環,眼神代表跟觀眾的交流,眼神光則是更細微的細節,可以的話,能夠拍攝到直視到鏡頭另一頭的照片是最理想的,加上我最常使用50mm 的焦段,拍攝生活中的場景時會增添即視感。

  想起一句沉昭良老師曾經說過的話:“攝影跟戀愛一樣,都需要正面對決的!”

  3. 色彩

  一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氛圍會被色彩所影響,所以如果你想拍攝歡樂氣氛的照片,鮮豔、繽紛、暖色就會比低飽和、單調、偏冷色來得直接有效,當你計畫好畫面中應該要出現哪些顏色之後,到現場就要避開甚至排除所有造成干擾、多餘色彩的物件。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照片看起來質感好,有些看起來有點俗。如果想要讓別人開始稱讚你的照片,先從瞭解色彩下手是個直接有效的選擇。快去google「色彩計畫」

  4. 光線

  同一個地點,同一個人物,可以順光拍也可以逆光拍,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可以的話我會偏好逆光拍攝,一來人物面板的細節可以得到修飾,二來畫面會因為鏡頭耀光而「多了一層」間隔在人物與照片表面之間的感覺,有些人就說這是空氣感,也可以說這就是比較“有fu”

  而順光拍沒有什麼不好,善加利用可以增加畫面的立體感,但是要注意光線如果打在靠近鏡頭的的那一側臉,是所謂的“顯胖光”,如果需要修飾臉型時可以特別留心並請被攝者轉換角度。

  5. 情境***主題***

  大多時候都沒有必要刻意擺出model pose,畢竟我們目的在於拍攝人物本身,而非強調某種商品。有經驗的model 加上太多的pose 跟不必要的換裝,聽起來我覺得就像在模仿網拍一樣, but what do you want to sell ? 我們要是沒有想要賣東西,其實可以把拍攝重點更集中在被攝者身上,你花了兩三個小時拍攝一個人,拍完卻對對方一無所知的話,照片就很難更深入發掘被攝者的不同面向。

  瞭解周圍環境,有助於拍攝更順利

  這篇拍攝的地點也就是我上班的地方,每天中午吃飯都會到附近去走走逛逛,也許是接觸了攝影的關係,走在路上總會去留意有哪些建物或某個角落很特別的,等有適合的主題就會到這裡取景,因為是熟悉的環境,所以拍攝時間可大幅縮短,之後將重心都放在與Model的互動上。

  ▲這裡是茶水間旁的外面陽臺,每次倒完茶水總會往遠處的景色眺望,或者走到外面陽臺呼吸新鮮的空氣,會拍攝這一景是因為平時的觀察就有注意到。

  ▲在園區裡四面都是大樓景像,這最適合上班族不過了,然後再到便利商店買杯咖啡,請莎莎很放鬆的做自己就好。

  關於拍攝分鏡就交給直覺

  對於人像攝影來說,我很喜歡用直覺來取景,就像剛剛提到的街拍,當一個畫面呈現在眼前,它有可能稍縱即逝,當下很直覺的反應會在那一瞬間就決定好照片所需要的元素。由於上班日無法很彈性運用時間的情況下,中午一到,我跟莎莎便開始與時間賽跑,也因為沒有事前討論,所以我的想法是拍攝每天日常生活的景象,不經過刻意安排的畫面會更加自然。

  ▲當天的氣候很晴朗,莎莎站在一整片透明的窗戶旁,這窗戶有如大型柔光照般的把光源更柔化了。

  ▲在便利商店買東西是很平常的畫面,此景我選擇走到外面來拍攝,就好比我是位路人經過所看到的景象。

  ▲拍攝搭電梯的一景,因為一共有四臺,而出入電梯會有多少人是未知數,站的位子也會跟人數多寡而有不同。所以我請莎莎進入電梯後儘量朝著外面ㄇ字型的三個方向左右移動。

  ▲對於辦公室的上班族來說,電腦是不可或缺的。這一景我想拍出很專注的神情,所以將螢幕當前景,角度剛好遮住嘴巴而凸顯出眼神是照片中的焦點。

  ▲冬天黃昏的色溫非常迷人,加上樓頂有時會吹起徐徐微風,我跟莎莎說:「此時的心情就像忙碌了一整天,現在忙完告一段落了,可以好好的放鬆與深呼吸,偶爾可以回過頭看著遠方。」

  ▲在街拍的那段時期,我還滿常拍水中倒影的景像,引用到人像攝影這塊,依然能通用的。

  ▲除了水中的倒影,大理石牆面也是可以拍反射的景象。

  ▲有始有終,替故事下個結尾,等公交車的畫面也是很普遍的,但是在「一日生活」的故事裡加上這一景,會有加分的效果,整體看下來也會比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