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首是瞻的典故

  馬首是瞻,原指作戰時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後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

  春秋時期,秦國十分強大,常欺負那些弱小的諸侯國。引起了眾諸侯國的強烈反感。公元前559年,晉悼公聯合了其他諸侯國,組成聯軍去攻伐秦國。

  指揮諸侯聯軍的是晉國的大將荀偃。他原先估計,秦國得知諸侯聯軍來進攻,肯定會驚慌失措,戰爭很容易取勝。沒想到聯軍內部各懷異志,並不齊心,士氣也很低落,秦國得知這些情況,所以一點也不怕,根本就沒有求和的表示。秦軍還在涇河的上游放毒,毒死了不少聯軍的士兵。

  看到這種情況,荀偃就想早點發動總攻,他向聯軍將領釋出命令說:“明天早上雞一叫,我們就準備出發,各軍都要拆掉土灶,填平水井,以便佈陣。作戰時,大家都看著我的馬頭來行動,我指向哪裡,大家就奔向哪裡。”

  荀偃手下的將領聽了他的話,覺得他太專橫了,很反感。有個將領說:“晉國從來就沒有下過這種命令。你要向西去打秦國,那你自己去吧,我的馬頭可要向東,回到我們晉國去。”

  其它諸候國的將領看到晉國的將領帶兵回國,也紛紛撤回自己國家去了。全軍登時不戰自亂,荀偃眼看無法挽回,也只好狼狽地撤軍了。

  馬首是瞻的造句:

  1 願殺敵者,唯予馬首是瞻!

  2 這個人沒有個人見解,惟有馬首是瞻。

  3 二戰期間人們對他馬首是瞻,相信他是唯一能帶他們擺脫困境的領袖。

  4 時裝和電子產品該如何設計,也唯女學生馬首是瞻。

  5 他認為,在一個惟金融家馬首是瞻的政府的助長和教唆下,那些強大的機構拒絕承認虧損,這可能使我們不可能擺脫這場危機。

  6 你是大家推舉出來的組長,我們當然是以你馬首是瞻,任憑排程差遣。

  7 顯然,部分紅領員工依然以黨馬首是瞻。

  8 在軍隊裡,士兵必須以長官的命令馬首是瞻,不能有所遲疑。

  9 這個企劃案是你提出,我們就以你馬首是瞻,全力配合。

  10 今夜行動,唯馬首是瞻。

  11 在此之前,印尼一直唯中泰兩國馬首是瞻,在掩蓋實情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12 那麼相應的,以色列的利益就在於唯美國馬首是瞻,緊跟美國的政策。

  13 他指出,如果中國認為imf唯美國馬首是瞻,那麼,與中國打交道的多邊途徑就不會奏效。

  14 大家向來行事以他馬首是瞻,是因為他為人公正無私,又有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