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民間傳說故事兩篇

  羊是12生肖之一,是排在第八位,你們知道有關羊在民間傳說故事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整理的有關羊的民間故事,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

  羊的民間傳說故事:蘇武牧羊

  據《漢書·蘇武傳》:蘇武公元前140~前60,字子卿,因父親做過二千石以上大官,他和兄長一起被保舉為郎,後來逐漸提升為栘中廄監。天漢元年公元前100,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匈奴送還匈奴使者,意在促使漢匈和解。水質發生不測,匈奴單于和大臣衛律威逼蘇武投降,但蘇武堅貞不屈。

  衛律聽說蘇武拒降,就稟報了單于。不料,越是這樣,單于就越想讓蘇武歸降。他們把蘇武囚禁到一個大地窖中,不給水喝,不給飯吃。那時,天氣陰沉,雨夾著雪紛紛飄下。蘇武躺在地窖中,把積雪和著粘毛一起嚥下,居然活了好幾天。匈奴人非常驚奇,認為蘇武是神,就讓他遷徙到北海邊杳無人煙的地方放牧公羊。單于揚言,要等到公羊產奶,才放蘇武回國。隨從蘇武的官吏常惠等人,則被關在別的地方。

  蘇武到了北海邊,沒有人供給糧食,就挖野鼠洞,把野鼠藏在洞中的草根、野果取來充飢。他持節放羊,晝夜不捨。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於靬到北海射獵。因為蘇武能編織拴在箭上的絲繳,還能矯正變形的弓弩,於靬王就很喜歡他,供給他衣服和食物。過了三年多,於靬王病了,又賞給蘇武一批牲畜、一些家用器具和一頂氈帳。於靬王去世後,部眾就遷徙到別的地方去了,北海邊就只剩下蘇武孤零零的一家。那年冬天,丁令部落的人偷走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像剛來到北海時那樣窮困潦倒。

  漢昭帝即位後數年,匈奴和漢朝恢復和親,漢朝要求放回蘇武等人,匈奴卻詐稱蘇武已死。後來漢使到了匈奴,常惠就設法在一天夜裡密見了他,把真實情況和盤托出。常惠為漢使謀劃一計,要他對單于說,漢天子在上林苑射得一雁,雁腳上栓一帛書,書上寫著蘇武等人在某大澤之中。漢使大喜,就用常惠的說法責備單于。單于大吃一驚,然後向漢使道歉說:“蘇武等人確實還在。”

  始元六年春天,蘇武回到京城長安。

  羊的民間傳說故事:慈禧忌羊

  慈禧屬羊,因而忌羊。她一八六一年“垂簾聽政”後,竟把“羊”列為宮廷忌字,不許任何人提起,就連御膳房做菜用的羊肉也得改稱“福肉”或“壽肉”。

  慈禧日必觀戲,但看戲時也忌聽“羊”字,連帶有“羊”的劇名,如《牧羊圈》、《變羊記》、《洪羊洞》、《羊角哀》以及《蘇武牧羊》、《樂羊食羹》等等,也不許在宮裡演出。演員入宮侍戲,如若事先不問清楚,唱唸中帶出一個“羊”字,那就大難臨頭。

  同治年間,梆子名伶侯俊山在宮裡侍演《玉堂春》時,蘇三臨起解有這樣一句唱詞:“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無還。”慈禧一聽,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停戲,並要嚴懲演員,後經李蓮英再三解釋和講情,才算倖免。從那以後,宮裡再唱《玉堂春》,就將唱詞改為“我好比魚兒入網有去無還”。

  光緒年間,名武生王福壽應詔入堂,給慈禧侍演《挑滑車》。儘管聽唱得很好,慈禧看後也很滿意,但演員卸妝後照例去領賞時,慈禧卻陰陽怪氣地對王福壽說:“戲唱得固然不錯,可我聽人說,你在外面與人合開了一個羊肉館子,每天一刀一刀地拉我,就憑這一點也不能給賞賜,不罰就算是便宜你了。”慈禧更為神經質的是,她把諧音字也列為忌字,如楊、養、仰、樣等,甚至反義對應詞也要忌諱。北京頤和園西側有個小村子叫六郎莊,一天,慈禧帶領隨員上萬壽山觀景,她順手指著園外問:“那個叫什麼村子?”隨人忙答:“叫六郎莊。”她一聽,又頓時發起火來,說:“好啊,六狼莊。一條狼近來羊都抵擋不住,如今六條狼在園外,你們眼瞅著不管,都是白吃俸祿的!”隨人個個哭笑不得,但誰也不敢解釋。無奈,只得把六郎莊改名太平莊。慈禧還下令在山上築起一座城樓式的“彩翠樓”今尚存,以防“六狼”入園食“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