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小學美術第五冊教案

  在設計教案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上,不斷地收集、反饋資訊,並對教學設計整個過程和結果進行科學的評價,為不斷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提供依據。那麼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與人文、社會科技、學生活的聯絡,找出了結合點。

  2、注重基礎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學習領域,把握不同課型的特點。

  3、充分利用教材中豐富的影象世界,關注多視角的觀察要點。

  4、挖掘、拓展教材的興趣點,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5、依據美術課程標準,實施三維教學目標,注意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與特點。

  6、靈活設計評價要點,突出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二、學生情況發析:

  1、三年級學生已經養成了較好的繪畫習慣,在課堂常規等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2、學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術知識,並有意識地在課餘時間接觸有關美術的知識,能自覺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3、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流動人口,所以學生對於美術知識的掌握差異較大。

  三、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措施:

  1、重抓習慣養成教育,美術課堂是較為活潑,但所接觸的材料也較多,這就需要學生們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以便在以後的課堂教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重視想像畫、主題畫的訓練,以開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並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現在美術作品中。

  3、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把生活中的多種材料綜合到美術課堂中來,讓學生能應用多種材料表現美好的事物。

  4、注意滲透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表現。

  教學安排表: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第一週 準備課認識美術課

  第二週 第一單元漫步建築世界

  第一課 各式各樣的民居 

  第三週 第二課 走近現代建築

  第二單元 奇異的旅行

  第三課 肚子裡的故事

  第四周 第四課 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 

  第五週 第五課 多彩的世界

  第六課 有趣的水墨遊戲

  第六週 國慶長假

  第七週 第七課 可愛的水墨昆蟲

  第八課 現在、未來的我

  第八週 第九課 我的好鄰居

  第十課 我的動物朋友

  第九周 第十一課 我們的音樂會

  第五單元 大自然的奧祕

  第十二課 颳大風

  第十週 第十三課 雨來了

  第十四課 奇特的熱帶植物

  第十一週 第十五課 家鄉的山林

  第十二週 第十六課 長頸鹿的悄悄話

  第十七課 魚兒魚兒告訴我

  第十三週 第十八課 奇妙的建築

  第十四周 第十九課 漂亮的"高樓"

  第十五週 第二十課 我們心中的校園

  第十六週 主題創作 我心中的夢想

  第十七週 期末複習與考核美術

  第十八週

  第十九周

  第二十週 期末複習與檢測

  

  教學內容 準備課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繪畫習慣,激發學生學好美術課的興趣。

  2、明確美術課的學習要求,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明確美術課的學習灑求,確定自已的學習目標。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相互介紹。

  二、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1、出示樹葉。

  2、誰有什麼辦法把它變得漂亮。

  A、上色。B、加花邊。C、變造型。

  3、小結:同學們已經能把一片簡單的樹葉變和更加漂亮、色彩豐富。

  以後我們可以用這些方法把生活中的很多物體變得更漂亮。

  三、明確本期的學習目標。

  1、瞭解本學期需要學習哪些內容?

  2、通過本學期的學習你會將學會哪些知識?

  3、你最喜歡學習哪些內容?為什麼?

  四、創作活動

  1、翻開課本第一頁看需要做些什麼?

  2、進行創作:自由製作各種漂亮的樹葉,在每一個樹葉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及想說的話。

  3、學習創作,師巡視指導,注意提醒學生繪畫的習慣。

  五、展示創作作品,師生共同評價。

  2、概括民居的主要特徵,並能用繪畫工具表現。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建築文化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欣賞民居的獨特造型及其特點。

  教學難點 抓住主要特徵表現。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中國各地分佈著各種各樣的民居建築,這些古老的房屋,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二、欣賞各種各樣的民居。

  1、請大家自由地觀察各類民居的特點,挑出你自己最喜歡的那種民居,說說為什麼喜歡?

  2、比較不同的民居,其建築材料和造型。屋頂、門、窗、外形等有什麼不同?

  3、總結各類民居的特點,用一個詞來表達自己的不同感受。

  窯洞:取暖  溫暖

  傣族竹樓:防潮 奇特

  北京四合院:寬敞 溫暖

  皖南馬頭牆:自由 輕鬆

  圍合式土樓:安全 奇特

  三、說說家鄉老房子的特徵:

  1、自由說說家鄉老房子的特徵。

  2、畫一畫家鄉的老房子,表現出主要的特徵。

  四、作品展示、展評

  1、自由介紹自已的家鄉老房子,及其創作思路。

  2、師生共同評價。

  教學目標

  1、瞭解近現建築新穎簡潔的外觀及其鮮明的個性特點。

  2、能運用幾何形組合的造型方式,畫出自己想像的現代建築。

  教學重點 瞭解近代建築的新穎簡潔的外觀及個性特點

  教學難點 能應用幾何形組合、想像現代建築。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出示各種現代建築的掛圖等,讓學生有對近現代建築特點的感知。

  2、出示各式民居,讓學生比較,得到更為鮮明的對比感知。

  3、師介紹?:現代建築重視功能,具有鮮明的個性,那鮮穎簡潔的外面,彷彿是一首節奏感強烈的樂章。

  二、欣賞,感受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建築談談自己的感受。

  2、重咪選擇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廣州會展中心、中華世紀壇作重點討論。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簡潔、巨集偉、穩重。

  ?廣州新會展中心:流暢、氣派。

  ?中華世紀壇:莊嚴、精緻、獨特。

  3、對於不同規格的現代建築,選擇適合的詞彙表達自己的不同感受。

  4、總結:現代建築大量採用新工藝及鋼、玻璃、合成材料,突出了輕、光、透、薄的特點,大幅度地延伸空間、體現高科技的新形像。

  三、學生創作

  1、運用幾何形體組合的造型方式,畫出自己喜愛的現代建築。

  2、要求:1、簡潔、明快、氣派

  3、用色鮮豔、透明。

  四、作品展評。

  教學內容 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大膽的想像力。

  教學難點 表現變大變小後的趣事。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欣賞

  1、欣賞《巨人》韋思的作品,感受巨人與小矮人的不同感受。

  2、欣賞學生作品《在草叢中旅行》你發現了什麼?

  二、觀察?想像?發現

  1、假如你是一隻小螞蟻,走進教室給你什麼感受,展開想像的翅膀。

  2、假如你是一隻小蟲,爬上樹梢你會怎麼想?

  3、假如你是一隻大象,走進我們的校園看到這麼多小朋友,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呢?三、自由欣賞課本中的範圖,看能給你什麼啟示?

  四、做一做

  用線條或顏色畫出你變大或變小後發生的趣事。

  師巡視指導。

  五、展一展、評一評

  1、評一評誰的想象力最為豐富,最新奇。

  2、誰畫的表情、動作既誇張又有趣?

  3、師作小結

  教學內容 《肚子裡的故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事物的科學觀察方法及想像力、創造力。

  2、引導學生關注事物細節的描繪及其內部結構、物與物之間的關係。

  3、使學生能運用簡單的繪畫工具表現所見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運用簡單的繪畫工具表現所見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及創新能力

  教學用具

  學具:各種繪畫工具:油畫棒、水彩筆、鉛筆、圖畫紙等。

  教具:學生創作的《肚子裡的故事》的作品、創作步驟圖。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你們知道哪些有關肚子裡的故事?指名講故事。

  2、激趣:你們想到誰的肚子裡去旅行呢?學生談

  二、欣賞作品,講故事:

  1、根據學生們的願望展示學生作品,指名根據作品講故事。

  2、欣賞課本中的六幅學生作品,選擇你最喜歡的作品,根據作品把故事講給你的同桌聽聽。

  三、引導想像,編創故事情節:

  1、引導想像創編故事:如果到老虎、大象、螞蟻肚子裡去旅行會發生什麼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2、自由創編肚子裡的故事,想像會出現什麼畫面。

  四、探討繪畫方法:

  1、學生講繪畫步驟,師總結、板書、展示圖片。

  問:如果讓同學們把肚子裡的故事畫出來,你打算分幾個步驟來完成呢?

  1想像確定故事內容;2勾畫肚子;3創作故事情節;4整理畫面;5上色。

  2、在繪畫過程中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學生說,師展示圖片。

  1構圖太小;

  2構圖太滿;

  3構圖不均衡。

  五、學生創作:

  1、創作要求:

  同學們把自己創編的在肚子裡發生的故事畫出來,只要求畫出線描搞。

  2、學生創作,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展評:

  1、學生自由展示作品。

  2、指名說故事及創作思路。

  3、師生共同評價。

  七、課堂延伸:

  請同學們把你的作品帶回家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們看看,並把你們創編的故事講給他們聽聽。

  教學內容 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感知巨人與小短矮人的視覺形象對比與角色變化的想像力;

  2學會用變形誇張與組合的手法去表現童話故事。

  2、過程與方法:

  1分別從巨人與小矮人的角度去觀察身邊事物的形象特徵;

  2從不同角度觀察發現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與態度:

  1積極收集與講述相關的童話故事;

  2共同參與畫家與同齡人作品的欣賞點評活動。

  教學重點 擴大想像的窨,增大奇思異想的力度。

  教學難點 如何以周圍環境襯托出自己變大或變小。

  1、色彩筆。

  2、有關《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的故事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你認為最大的人是誰?誰來形容一下到底有多大。

  你認為最小的人又是誰,有我麼的小呢?

  二、欣賞感知

  1、欣賞課本中的卡通圖《草叢中的世界》,感受草叢中的卡通動物世界,猜猜誰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們中間有怎樣的歷險童話故事。

  引導學生觀察,指名講故事。

  2、欣賞《我變大了,老虎變小了》,感受凶猛的老虎變成小動物,我變成了大人,感受一種安全感,感受畫面對比強烈的色彩。

  3、欣賞《巨人》,感受飛奔的巨人與海灘小朋友的誇張對比。

  4、欣賞《巨人築城堡不費力氣》,體驗巨人建築師的角色,會有什麼奇蹟出現呢?

  三、小組活動,啟發想像

  想一想,我變大或變小後有何奇遇?如檔我們變大或變小後走在深圳的公路上會出現什麼情況

  說一說,把自己變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後所發生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四、小組創作

  1、小組內的同學,把自己設計成巨人或小矮人,把本組同學所想像中的場景表現在作品中。

  2、小組合作創作,要集中體現本組同學的主要構想,發揮集體的智慧,合作完成。

  五、作品展評

  自由展示作品,評一評:

  1誰的想像力最豐富、最新奇?

  2誰畫的人物表情、動作既誇張又有趣?

  3誰的畫面表現得最美?

  教學內容 繽紛的色彩樂園

  教學目標:

  1、能從周圍環境的色彩中認出三原色和間色,能用顏料調出間色。

  2、感受三原色與間色給人的不同感覺,感受色彩變幻之美。

  教學重點 認出三原色與三間色,調出三間色。

  教學難點 感受不同顏色給人的不同感受。

  教學過程 一、

  欣賞範例

  1、欣賞妮古羅莉的《夏日》:

  A、先在左邊的圖片中找一的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你能說出這些色彩的名稱嗎?

  B、這幅畫用了多少種色彩,你看得出來嗎?

  C、你能否給我幅畫取個名字,說說畫給你什麼感覺。

  D、畫家的一,你還有什麼感受?

  二、色彩遊戲

  1、師展示三個裝有顏色試管。

  如果把兩個試管的顏色倒在一起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2、讓學生自由地進行色彩的調配,看兩兩調,會發生什麼變化?

  3、學生彙報調色結果,師板書

  三、畫一畫

  1、我們身邊的物體都是什麼顏色的?

  2、你能用我們有的三種顏色把沒有的顏色也調出來嗎?

  3、學生分小組進行調色、創作。

  四、展示、評價

  1、自由展示自己調色創作的作品

  2、學生自由評價

  3、師小結。

  教學的評價應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評價:

  1、能否對觀察大自然色彩及裝扮生活的色彩產生興趣。

  2、是否能用色彩大膽地表達自己觀察得到的色彩印象。

  3、我發現了什麼?學會了什麼?

  教學內容 有趣的水墨遊戲

  教學目標:

  1、認識中國畫的工具。嘗試毛筆的不同執筆方法。能掌握粗細、乾溼和濃淡的對比畫法。

  2、在水墨遊戲中體驗中國畫材料的獨特表現手法。

  3、嘗試各種水墨技法,喜歡在遊戲中體驗水墨情趣。

  教學重點 認識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筆畫出種線條。

  教學難點 掌握筆墨中乾溼、濃淡、粗細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欣賞匯入:

  欣賞吳冠中的《水鄉》

  1、你覺得這幅畫簡單還是複雜?你覺得這幅畫生動還是呆板?有趣還是沒趣味?

  2、這一幅畫有哪些形狀?有哪些線條?有哪些顏色?

  3、這貼畫是誰畫的?你喜歡嗎?

  二、認識工具材料:

  1、猜一猜,老師的畫是怎樣畫出來的?

  2、出示各種工具,讓學生認識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3、師用各種工具材料演示各種使用方法,並與其他畫種的材料相互區別。

  三、畫一畫:

  1、用各種工具在自己的紙上試試筆,感受各種方法畫出的各種線條。

  2、談談用國畫工具使用的不同感受。

  3、自由地進行各種濃淡、乾溼、粗細的水墨遊戲。

  四、比一比:

  1、誰畫的線條種類多,誰畫的水墨效果豐富。

  五、課堂延伸:

  1、想一想各種不同濃淡、乾溼、粗細的水墨可以用來表現什麼效果?

  2、嘗試用各種方法畫自己想畫的物體。

  課後反思 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提醒學生注意:

  1、蘸墨時毛筆先蘸水,只用筆尖蘸墨。

  2、墨水和水不要一次加得太多。

  3、養成良好的作畫習慣。

  4、注意環境衛生。

  教學內容 可愛的水墨昆蟲

  教學目標:

  利用點、線要、面組成豐富的色調來表現物件。能掌握粗細、乾溼和濃淡的對比畫法能運用種墨法

  教學重點

  繼續體驗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筆畫出各種線條。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墨色表現不同昆蟲的形態特徵。

  教學用具 常用國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課湔激趣

  找一找:上完"有趣的水墨遊戲"這一課後,佈置學生可在校園內或住家的附近進行觀察、尋找並記錄看到的小蟲子,觀察時要注意安全,並能專注、安靜地觀察,有興趣的可新自飼養小昆蟲。

  二、欣賞、評述

  提供大師、小朋友的昆蟲水墨畫。

  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畫家比較擅長畫昆蟲,他們是用了什麼表現法。

  說一說:1談談畫家是如何用點、線、面和墨色的幹、溼、濃、淡表現的。

  2你知道的昆蟲還有哪些?

  3動手繪畫。

  畫一畫:獎你喜愛的昆蟲 以水墨的開式表現出來。

  三、評價過程

  評一評:大家一起以水墨特點的研究來開展師生評、學生之間互評。

  課後反思 學生能對同的昆蟲產生觀察的興趣。

  能用水墨畫的用色、用筆方法,大膽表現昆蟲。

  教學內容 可愛的蝸牛

  教學目標

  1、利用點、線、面組成豐富的色調來表現物件。

  2、嘗試各種水墨畫法,體驗水墨情趣。

  3、學會應用各種線條,色彩來表現蝸牛的美。

  教學重點 繼續體驗水墨材質特性。

  教學難點 把握毛筆的水墨濃淡乾溼來表現蝸牛。

  教學用具 常用國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欣賞匯入:

  欣賞學生作品,感受水墨情趣。

  欣賞作品,看你感受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二、認識蝸牛:

  1、你們知道蝸牛是什麼樣的嗎?指名板演。

  2、有什麼辦法把它變得漂亮些、可愛些?指名板演。

  3、師小結。

  三、指導創作:

  1、用水墨來表現蝸牛與粉筆是差不多,但還應注意一些問題,有誰知道?

  1要勾好線條。

  2注意掌握好筆上的水分。

  3注意顏色的搭配。

  2、畫好蝸牛後還應再畫些什麼?還要給蝸牛新增背景

  3、學生創作,師巡視指導。

  四、作品展示,評價。

  新嶺南版第五冊美術教案的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了學生探索意識與創新精神,引導了學生體驗創造與實踐的樂趣,也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