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國學知識

  學習國學小常識,對於提升孩子們的國學知識理解,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對於豐富孩子們的百科知識也是很有幫助的,下面,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孩子們一起學習吧。

       

        :道歉為什麼說“謝過”

  “謝”在古代的意義就是向人道歉、認錯,或者表示感謝,這些意義在古代作品中不難看到。如《戰國策·魏策》“長跪而謝”意思是長跪著謝罪,《史記·項羽本紀》“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意思是明天不能不早些親自來向項王謝罪。後來多用“謝過、謝罪”表示道歉。

  現在,“謝”的道歉、認錯意已不多用,而多用於表示感謝的意義,如“謝幕、謝恩、謝詞、謝意”等;有時也用做“拒絕”的意義,如“謝客、謝絕”等。

  :“鄙人”稱呼誰用

  古人為表示謙虛,在與別人說話時,往往在一些詞前加上“鄙”字,如鄙人稱呼自己、鄙意自己的意見、鄙見自己的見解。先秦時,“鄙”是指窮鄉僻壤、不開化的地方,又指居住在郊野的人。對別人自稱為“鄙人”,是表示自己地位不高、知識淺陋的意思。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意思是自己本是個卑賤無知的人,不知將軍您竟寬厚到這樣的地步。現代人在特殊的場合有時也用這個詞表示自謙。

  除表示自謙外,古人也用這個詞稱呼別人。如《荀子·非相》“楚之孫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用的是本義;《莊子·應帝王》“汝鄙人,何問之不豫也”,用的是貶義。

  :“造次”什麼意思

  “造次”在現代漢語中的解釋是“匆忙、倉促、輕率”等意思,從古至今,詞義變化不大,有例為證。《紅樓夢》中“寶玉一時情急,說得造次,不由紅了臉”,就是說寶玉因為著急,所以說話沒有考慮,莽撞、輕率的意思;《論語·里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是說君子無論在倉促匆忙的時候,還是顛沛流離的時候,沒有一餐飯的時間可以違背仁;《後漢書·吳漢傳》“漢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詞自達”,說他質樸缺少文采,著急的時候不能用語言把自己的思想表達清楚。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不過從意義上看基本是一致的。現在,“造次”這個詞已經不多用了,一般以“匆忙、倉促”等詞代替。

  國學經典小知識

  1.晚清時期武裝力量出現的先後順序是湘軍、淮軍、練軍、新軍;

  2.禮崩樂壞”是指東周;

  3.“諸子百家”之中,最具有學術思想價值的是儒、墨、道、名、法、陰陽;

  4.中醫把肝、心、脾、肺、腎合稱為“五臟”,將其與木、火、土、金、水依次對應,它們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

  5.宋元“數學四大家”是秦九韶、李冶、楊輝、朱世傑;

  6.對中國天文學作出過重要貢獻的人有張衡、樑令瓚、郭守敬、蘇頌;

  7.精確求出圓周率π到小數點後七位數字的人是祖沖之;

  8.濠梁之辯的主人公是莊子與慧施;

  9.明朝由盛而衰的標誌是“土木堡之變”;

  10.在中國古代社會統治者都十分重視曆法的修訂,最重要的目的是保證農業生產;

  11.漢代的《白虎通義》正式提出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剛說;

  1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一語出自《中庸》;

  13.“一陰一陽之謂道”一語出自《周易》;

  14.《論語》在西漢時就被列入“五經”之中;

  15.迴文帶有文字遊戲的性質,蘇軾“落花閒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閒花落”句用了這種手法;

  16.唐代詩人李賀的父親名字中有“晉”字,所以有人阻止他參加進士考試。這是利用了避諱的文化習慣;

  17.漢字是聯合國的六種工作語言之一。

  推薦書籍:《搜翻國學:1000個趣味國學常識全知道》

  主要內容簡介:季羨林先生曾提出“大國學”的概念,認為國內各地域的和56個民族的文化,都應包括在內。國學離我們並不遙遠,它不僅藏在厚厚的典籍裡,更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人共有的血脈和根基。在中國崛起、文化復興的今天,作為炎黃兒女,更應瞭解豐富而燦爛的國學知識。《搜翻國學:1000個趣味國學常識全知道》精編1000個最經典、最有趣的國學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是被我們熟視無睹的,有的是我們一直心存疑問的,有的則是答案完全出乎意料的。《搜翻國學:1000個趣味國學常識全知道》文史兼備,豐富翔實,力求擯棄枯燥乏味的傳統詞條說教形式,以有趣、獨特的問答方式,集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於一體,是對5000年最精彩的中華文化的真實再現和全新闡釋。國學不是隻有大師才能做的學問,每一箇中國人想要真正地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就要從中華文化的根源入手。《搜翻國學:1000個趣味國學常識全知道》將是你迅速進入5000年中華文化核心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