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惜糧食手抄報

  愛惜糧食、珍惜糧食,大家都有責任這麼做,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關於愛惜糧食的手抄報的資料和相關內容,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同學們,當你們吃著碗裡香噴噴的米飯時,你們是否想到了這誘人的糧食從哪兒來的呢?

  有一次吃飯,我感到飯菜很不好吃,剛進嘴裡就吐了出來,弄得滿地滿桌子都是掉落的飯菜。爸爸見了我這樣,很是生氣,質問我說:“明明,你知道我們碗裡的飯菜從哪兒來的嗎?”“從田地裡種出來的唄。”我滿不在乎地說。“你不知道農民伯伯多麼辛苦才種出來的糧食嗎?”我搖搖頭。於是,爸爸決定週末帶著我去農村,看看農民伯伯是怎樣種地的。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後,爸爸帶我來到了農村的田地裡,我看到一位五十多歲的老爺爺在拿著鋤頭吃力地鋤著草,已經汗流浹背,上衣已經溼透了,喘不過氣來。我想:農民伯伯真是辛苦啊!能在這樣烈日炎炎的天氣下幹如此勞累的活兒,真不容易呀!老爺爺把雜草清理的是那麼幹淨,在看看他那雙長期勞作的手,早已成了黑黝黝的,結滿了厚厚的老繭,這時我才真切地感覺到我們的糧食飯菜真的來之不易啊!對自己以往浪費糧食的行為倍感愧疚。

  我們全球有五十億人口,我國就有十多億人口。一人一碗飯世界全球都要吃五十億碗飯,但我們農村裡的田地正急劇地減少,一片片良田正變成高樓大廈,供我們食用的糧食也正逐年減少。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糧食,那麼一天就可以節約五十億粒糧食,可以去幫助那些因為貧窮、自然災害等原因正在捱餓的人們免受飢餓之苦。

愛惜糧食手抄報圖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伯伯們為了糧食,冒著嚴寒酷暑,在田地裡辛勤勞作,從而我們才有糧食吃。每當我再望著香噴噴的米飯時,農民那辛苦的背影總能在我眼前浮現,心中不由然想起這首詩。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珍惜每一粒糧食吧!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愛糧節糧的模範。

  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約從點滴做起。

愛惜糧食手抄報圖片

  小夥伴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儘自己的一分力量,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浪費、不擺闊,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

  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就是要我們把節約變為自覺、成為習慣。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節約身邊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富有,我們的祖國才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