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手抄報圖片

  新年節是古代兩河流域有史記載的最古老的節日之一。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歷史非常悠久。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春節手抄報相關內容,僅供大家參考和學習,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新年手抄報:中國人的吉祥文化

  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漫長歲月裡,先民們巧妙地運用人物、走獸、花鳥、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文字等,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諧音、象徵等手法,來表達自己對吉祥美好生活的嚮往。透過這一個個紋飾、圖案、符號,可以看到中國人的生命意識、審美情趣、宗教情懷和民族性格。時至今日,吉祥符號、吉祥圖案在中國幾乎無處不在,無人不用。吉祥對於中國人而言,就像水之於魚,天空之於鳥,空氣之於人。吉祥符號已經成為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可以說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心靈慰藉。

  綿延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長河中,吉祥文化是一條十分重要的支流。它凝結著中國人的倫理情感、生命意識、審美趣味與宗教情懷,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的核心在於幫助人們更好地生活,凡是人們認為好的東西,都會表現在吉祥文化之中,構成吉祥文化永恆的主題和美好的畫面。

  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的吉祥意識產生於古人對生活的不安定感。吉祥意識又決定了古人對吉祥符號的選擇。先民們對人類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滿迷惑和畏懼,需要藉助某一物或神幫助人類面對嚴酷的大白然,驅鬼逐妖,消災滅害,保佑平安。於是,圖騰出現了。遠古時代,我們祖先就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符號、圖畫作為精神寄託,圖騰可謂最初的特殊吉祥物。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圖片

  到戰國時期,吉祥文化的內涵愈加豐富,出現許多具有象徵意義的吉祥物,以表達人們避邪求吉的心理。隨著歷史的發展,吉祥意識、吉祥符號逐步凝練成為吉祥文化。其作用範圍從人們生存的現實世界延伸到上至“天庭”,下至“地府”;其外在體現從部落圖騰延伸到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內在的預示意義從直觀美好願望的簡單訴求延伸並昇華為預示著好運、幸福、長壽、發財、加官晉爵、子孫滿堂等的文化,從而構成了民族文化方陣中獨樹一幟的吉祥文化。

  一進臘月,中國各地春節市場上的民間的剪紙生意就異常紅火起來。在鋪天蓋地的剪紙作品中,吉祥和祝福圖案的最多,“四個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花瓶裡插枝牡丹意味‘平安富貴’,蓮花上的兩條魚是祝福‘年年有餘’”。“二十五,糊窗戶”,這是春節民俗中貼窗花的日子。中國人一向認為窗花是喜慶、吉祥之物,能給來年帶來好兆頭。其實除了窗花,還有年畫、春聯、福字等,吉祥符號把年烘托得紅紅火火,讓人感到歡歡喜喜。

  有人粗略地統計過,我國有201個吉祥用字,吉祥符號、圖案有幾百種,還不包含那些從一種符號中衍生出來的。我國民俗專家王作楫說,中國的吉祥符號大致分為吉祥神靈、吉祥動物、吉祥植物、吉祥數字、吉祥語言等八大類。“這是幾千年來,人們企盼美好生活、追求心理愉悅心態形成的文化。”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釋,就是“吉利”與“祥和”。所謂“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徵”。《說文》中說,“吉,善也”;“祥,福也”。吉祥就是好兆頭,就是凡事順心、如意、美滿。因此古往今來,沒有人不追求吉祥的。中國吉祥文化豐富多彩,而對美好事物和前景的追求,是吉祥文化永恆的主題。

  靈異吉祥。“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這四者千百年來成為中國人生活中恆定認同的吉祥物。麟指麒麟,稱為仁獸。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鳳指鳳凰,為百鳥之王。麟、鳳、龍,都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複合構思所創造的虛擬動物。如龍,《爾雅·翼》中講其“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蠶,麟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在中華圖騰中龍鳳並尊。而象徵尊貴、安閒、長壽的龜也是備受人們推崇的靈異之物。

  動物吉祥。飛禽走獸游魚爬蟲,被人們賦予吉祥意義的動物應有盡有。如禽類中的仙鶴、喜鵲、鴛鴦、鴿子等,獸類中的鹿、獅、虎、馬、象、貓等,魚類中的鯉魚、鯰魚、比目魚等,蟲類中的蝴蝶、蜘蛛等,都是吉祥動物。以動物表示吉祥,可單體也可複合。如龜稱“萬年”,鶴稱“千代”,龜鶴合一就構成了一幅龜鶴齊齡,象徵延壽吉祥的圖案。

  植物吉祥。被人們賦予吉祥意義的植物,有花草,有樹木,有果實,它們表示吉祥意義多以組合圖案構成。如歲寒三友、天地長春就是用植物來表示吉祥內容的。前者大都用梅、竹、鬆來表示,後者則多數用天竹、南瓜、長春花來寓意。杞菊延年的吉祥圖,畫的是菊花和枸杞。槐象徵長壽,紅豆象徵思念,慄象徵立子,石榴象徵多子多福,橘象徵大吉,佛手象徵幸福,芙蓉象徵榮華富貴,等等。

  生肖吉祥。十二生肖都是動物,但在中國民俗文化中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全是吉祥的。如羊,儒雅溫和,溫柔多情,自古便為與中國先民朝夕相處之夥伴,深受人們喜愛。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頭頂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徵。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類的動物,人類對猴子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還因為猴與“侯”同音,猴便成了象徵升遷的吉祥物。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圖片

  時節吉祥。中國的時節很多,時節吉祥,蔚為大觀。以春節為例,這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大節,有著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吉祥文化內涵。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與春節有關的吉祥行為、語言、文字等不勝列舉。

  眾所周知,“中國結”是近幾年非常時興之物,很多人把它作為禮物贈送。其實從繩結的角度看,類似的東西早就存在,只不過不叫“中國結”。例如女孩兒頭髮上系的蝴蝶結,中式服裝用的盤扣,都是結的一種。結與吉祥有何關聯?用繩子就必定要打結,在文字出現之前,古人要記錄某些值得紀念的事情就以“結繩記事”,並且是“大事大結其繩,小事小結其繩”。後來,古人喜用錦帶綰成連環迴文式的結子,來表達相愛的情愫,並取了個美妙的名字叫“同心結”。

  在中國,獅子與錢無關,卻與威嚴、權責有關。這很有趣,掌管金錢、金融的機構如果門前擺放的是財神爺,似乎更合適,而安放獅子,其意味就大不相同了。在中國古代,有太師、少師這樣的職位,他們分別是輔佐皇帝、太子的大官,官位顯赫,官高祿厚。因為“獅”與“師”諧音,獅子也就與官爵相聯絡。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上常有畫了一大一小兩隻紅獅子的帽筒,帽筒是以前用來放官帽的,“大”與“太”、“小”與“少”音相近,大小兩隻獅子又叫“太獅少獅”,也就是“太師少師”,那麼這種帽筒也就成為象徵富貴和權勢的吉祥物。

  麒麟是中國人創造出來的一種動物。它有鹿身、牛尾、馬蹄、魚鱗。而鹿、牛、馬、魚這四樣動物皆為中國人的崇拜物或吉祥物。有人說,把自己珍愛的動物的優點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出來的動物身上,說明了中國人“集美”的思想和心中強烈的願望。麒麟為傳說中的仁獸,性情溫和,它武而不危害百姓,勇而不踐踏生靈,猛而不折損樹草,與龍、鳳、龜並稱四靈。為了表現麒麟的仁性,麒麟還與聖人孔子關聯到一起。在民間傳說中,孔子降生時有麒麟降臨曲阜闕里人家,並吐玉書,即告眾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孫,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還傳說孔子生活的年代禮壞樂崩,有人看見麒麟在荒郊野外為人殘害,孔子慨嘆麒麟“出非其時”,所撰寫的《春秋》也就此絕筆,因而《春秋》有“麟經”“麟史”之稱。

  年畫不僅僅是用來看的,還是千百年來中國人過春節時必不可少之物:院門有門神,家門有財神,堂屋有中堂,牆上有牆畫,床上有床畫,灶上有灶王爺的畫,甚至牛棚馬廄都不能落下。年畫如此鋪天蓋地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人認為年畫是喜慶、吉祥之物,能給新的一年帶來好兆頭。

  除了年畫,還有紅春聯、紅燈籠、紅鞭炮、紅衣裙、紅窗花、紅福字等,到處一片紅火,把年烘托得熱熱鬧鬧。

  其實細想一下,吉祥文化豈止只在過年時。老百姓的春種夏收、娶妻生子、祝壽延年、開市營業、科考應試、提拔晉職、喬遷新居等與人生有關的大事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近年,它還廣泛地存在於國家層面的活動、儀式上。中國社會這種濃厚的吉祥觀,可謂是鮮明的中國文明的一大特色。毫無疑問,吉祥意識、吉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國人的生活中,以至於有凡物皆可為吉祥的特點。這麼說當然有點絕對,但是中國的吉祥物、吉祥符號之多,大概沒有其他國家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