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手抄花邊內容

  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愛國的手抄報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愛國手抄報:抗日英雄趙尚志的故事一則

  趙尚志1908一1942熱河省朝陽縣今屬遼寧省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入黃埔軍校學習。“九•一八”事變後,從事抗日武裝鬥爭。他曾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趙尚志驍勇善戰,堅強剛毅,有勇有謀,是一位深受抗日軍民愛戴的抗聯將領、抗日民族英雄。他的一些故事至今仍在流傳。

  愛國手抄報:抗日英雄趙尚志“馬伕”獻計

  一九三三年一月,巴彥游擊隊由於受到“左”傾錯誤的影響遭到失敗。但是趙尚志誓為抗日事業而獻身的信念卻沒有改變。當時,抗日義勇軍孫朝陽部隊在哈東賓縣一帶活動。他決定打入孫朝陽部隊中去,重新開展抗日武裝鬥爭。開始時,他在孫朝陽隊伍中當一名馬伕。

  趙尚志打入孫朝陽隊時間不長,就和下屬士兵混得很熟。哪個士兵有個頭疼腦熱,他便端水送藥,耐心服侍;誰有個大事小情,他就熱心幫助出主意、想辦法。遇到陰雨天或部隊住宿休整,他就和士兵談古論今。一會講“兵者,國之大事也。”一會講老百姓是國家的主人,“民眾如水,國家如舟,水可載舟,也可覆舟。”他剛入隊時,人們都瞧不起他,以為他是在講“瞎話”,逗大夥開心。可後來,大家聽他講許多沒有聽說過的道理時,便慢慢覺得這個新來的馬伕了不起了。

 

關於2016年愛國的手抄報圖片

  不久,孫朝陽部隊遭到日寇三面包圍,處境十分危機。可是孫朝陽束手無策,其部下也一籌莫展。這時,趙尚志挺身而出,向孫朝陽獻策。他說:“現在應乘賓縣城內守敵空虛之際襲擊縣城,勝可進,敗可退,以攻為守,可解敵圍,強似坐以待斃。”孫朝陽聽後,覺得此論非凡,忙問尊姓大名。趙尚志說:問也無益,本人只是一名馬伕而已。”隨後,孫朝陽召集軍事會議,趙尚志這位馬伕被邀請列席。會上,孫朝陽讓趙尚志進一步闡述自己的意見。趙尚志便把兵力如何部署,前鋒、後衛怎樣安排,作戰過程如何進行,講得有條不紊,頭頭是道,大家都聽得愣了神。最後,孫朝陽決定採納趙尚志提出的作戰方案。這時,趙尚志說:按照我這個計劃行動,總指揮一職要安排恰當。若有人擔任此職,我可從傍協助;若無人擔當,我自報奮勇。戰勝,我回來交差,還去當馬伕;戰敗,願從軍法處置。”趙尚志的一席話,多數人聽後是半信半疑,而孫朝陽卻當機立斷,決定說:“就由你指揮。打勝了,我就任命你為義勇軍參謀長。”

 

關於2016年愛國的手抄報圖片

  當夜,一支精銳部隊在趙尚志率領下,避開正面敵人直奔賓縣縣城而去。戰鬥按著趙尚志的部署順利進行。這時,只見趙尚志單槍匹馬跑到縣城大門之下,向偽軍喊話:“趕快去告訴縣長,就說李育才要和他談話。文談,就趕快把大門開啟,歡迎我們進去;要是武談,我們打進城去,你們就得被按漢奸治罪。”城裡的敵人見義勇軍來勢凶猛,又聽到趙尚志這番話,有認識趙尚志的人一看,知道是攻打巴彥縣城的“小李先生”來了,於是把城門開啟。義勇軍進駐了賓縣縣城。

  賓縣縣城被佔領後,原來包圍孫朝陽部隊的敵人果然撤退。由於趙尚志施用以攻為守的用兵之策,使部隊化險為夷,孫朝陽十分高興。他說:“沒成想,這個馬伕還真有兩下子。”孫朝陽不失前言,任命趙尚志當義勇軍參謀長。此後,趙尚志在孫朝陽隊為把這支隊伍改造成黨的抗日武裝而不懈鬥爭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