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黑板報花邊

  青少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愛國是每一個國家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質要求,是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團結和諧發展的紐帶。加強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對發揚優良民族傳統、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相關愛國黑板報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愛國主義黑板報:愛國主義

  我們都知道,八榮八恥的第一條就是熱愛祖國,不單是一句口號,它是千千萬萬胸懷祖國的華夏兒女發出的吶喊;熱愛祖國,也不單是一句臺詞,它是千千萬萬有志之士用生命和熱血譜寫的真理。

  在中華民族在世界東方踽踽獨行的五千年裡,許多曾經煊赫一時的王朝由崛起走向覆滅,許多曾經絢爛一季的民族從興盛走向衰亡。而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前我們在神州大地上發軔,五千年後我們依然在這裡繁榮,我們經歷了秦皇漢武的鐵馬金戈,經歷了大唐盛世的霓裳羽衣,經歷了屈辱歲月的血雨腥風,更經歷了八年抗戰的威武不屈。我們中華民族,我們中國,存在就是一種美!我的中國心在胸腔中跳動,你的也是一樣吧?這樣的祖國這樣的民族,我們豈能不熱愛?我們又豈能做出對其有危害的事?

 

關於圖片

  翻開歷史的卷冊,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向我走來。我看到了黃繼光、邱少雲等英雄人物,以身殉國,視死如歸。歷史認可了他們,人們銘記住他們;我還看到了汪精衛等人賣國求榮,衣冠楚楚卻作惡多端。歷史將他們扔進黑暗的地獄,人們唾棄、鄙視他們。毋庸置疑,我們的英雄做到了熱愛祖國,表現出為祖國奉獻自己的高尚情操。

  熱愛祖國,不一定要手舉炸藥包去炸暗堡,也不一定要用自己的胸膛去堵敵人的機槍眼;熱愛祖國,其實很簡單,它可能在你一句文明的話語裡,可能在你一個正確的舉動裡;熱愛祖國,其實就在我們生活的小事裡。

  我從小就體弱多病,到現在也還是三天兩頭去醫院打針,因為身體的原因,功課常常落下了,常常和父母鬧鬧情緒,也經常為不能向我同齡的孩子一樣快樂的奔跑而落淚。這時是父母和老師教育我,和病魔做鬥爭,和心魔作較量,是我的責任。因此,我很多時候只得在病床上學習,在看書中磨鍊自己的意志。我將積極向上、樂於進取、吃苦耐勞、勤學苦練當成是我的責任,這是不是一種愛國呢?我想,是的,是我這個體弱我病的孩子在我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一種特有的愛國。

  愛國主義黑板報:楊儒不籤賣國條約

  楊儒是清朝駐俄國公使。1901年,他到任後不久,就開始和俄國政府談判我國東北問題。當時,俄國政府藉口鎮壓義和團,派兵佔領了東北大部分土地,又想在談判桌上逼迫中國代表承認他們在東北的特權,永遠霸佔東北。楊儒堅決不同意,拒絕在俄國人擬定的條約文字上簽字。俄國人威脅他:條約文字已由沙皇批准,一字不能改。你不簽字,就不必談判了。俄中兩國也就無“友好”可談了。楊儒不怕對方的威脅,回答說:“我寧願與你們決裂,寧願被我國政府治罪,也決不簽字!我不能出賣祖國的權益。”

  俄國代表又假意安慰說:“你們政府已授權給你,出了問題責任也不在你呀!如果你簽了字,貴國政府要治你的罪,我們俄國會出面保護你的。”楊儒感到受了莫大的汙辱,氣憤地說:“你何出此言!我是中國的官員,怎麼會尋求你們的保護呢?那不就太無顏面了嗎?我難道會那樣做嗎?”

  楊儒因為擔憂國事,心情沉重,加上年事已高,一次談判歸來,不慎被雪地滑倒,摔成重傷,一病不起。可是他依然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肯向俄國人屈服。

  後來,清朝政府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同意了楊儒的意見,拒絕簽約。楊儒的鬥爭勝利了,他不愧是一位有氣節的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