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有哪些常見的揚竿方法技巧

  揚竿,是指在釣魚的過程中,魚在咬鉤的時候,釣者抬臂揚竿將魚鉤住的腥味,也是對釣者揚竿技術的考驗。大家知道哪些關於臺釣的揚竿方法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臺釣揚竿方法:前推上揚式

  前推上揚式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種揚竿方式,其一招一式循規蹈矩,但是由於動作機械,而且提竿的幅度大,容易過度消耗體力。

  要領

  1持竿的手臂呈“V”字形,肘部靠在膝蓋上,身體前傾,眼睛注視浮標。

  2發現魚訊後,作好提竿準備,訊號出現後,手臂迅速前推,無論中魚與否,鉤墜都不能出水。

  3完成刺魚動作,手臂快速向上伸舉,若無魚,手臂也應保持上舉姿勢,將鉤墜蕩回身前。

  臺釣揚竿方法:轉腕式

  轉腕式是拉餌釣小魚的一種揚竿方式。因小魚的脣薄,又接近水面,力量大容易把魚嘴拉豁,也會中途掉魚。使用轉腕式揚竿,主要抑制力量,也能減緩抬臂速度,可有效地控制飛魚的角度。

  要領

  1持竿的手臂與前推上揚式相同

  2魚訊出現後,手腕輕輕一轉,刺魚動作完成。

  3中魚後手臂順勢抬起,將魚脫離水面。

  臺釣揚竿方法:後撤式

  後撤式是與前推上揚式用力方向相反的揚竿方式,特點是通過手往後帶竿來達到刺魚的目的,這種方式可以控制刺魚的力量,減少拉豁魚脣的機率。

  要領

  1持竿的手臂與前推上揚式相同。

  2發現魚訊,立即收臂回撤刺魚。

  3中魚後抬臂上舉,完成魚兒入護的動作。

  臺釣揚竿方法:上揚式

  上揚式是目前較為流行的揚竿方式,其特點是將手臂的力量集中到手腕,以瞬間的發力完成刺魚動作。上揚式揚竿動作快、力量強,加上擺動的幅度不大,有助於中魚後的掌控。

  要領

  1持竿手臂微曲,風線不壓入水中,肘部稍稍下沉,眼不離浮標。

  2魚訊出現瞬間,應立即轉腕抬竿。

  3中魚後抬臂飛魚入護。

  臺釣調漂方法

  1,標準調漂:調四釣二

  臺釣法靈敏度高、反應明顯、穩定性好、魚獲量多。關鍵的一環是浮標的調整,即浮力與重力調整。臺釣調漂有幾個基本原則:在現場調,不要在家中調;在釣點調,不要在水邊調;根據釣具、水情、魚情調。

  臺釣魚漂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魚漂的上端有用各種彩色區分的小格,每個小格叫一目。“調四目”,就是通過調整鉛墜的重量後,使浮漂在水面以上露出四個小格“釣二目”.就是在釣鉤包上釣餌後,浮漂在水面上只露出二個小格,原先浮漂露出水面的四個小格中的二個小格因加入釣餌的重量而沉人水中。

  餌料的重量在調漂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餌團大了、重了,浮漂就顯不出二目,甚至連一目也不顯示;餌團小了、輕了,浮漂就沉不下去.水面以上可能是三目。浮漂應該調整到這一水平:第一,能保證浮漂立在水中的穩定性;第二,可使立漂反應準確,不至於過於遲鈍或過於靈敏。如何才能恰到好處,就要靠不斷摸索.反覆練習,達到熟能生巧,餌團不大不小。最基本的“調四目釣二月”程式可分以下四步:

  第一步,把估計超過浮漂浮力的鉛皮卷在鉛皮座上,浮漂移至比水深淺一些靠近鉛墜的位置,投向目標點.使浮漂受重、全都沉下水面,此時最好掛上雙鉤。

  第二步,把超重的鉛皮逐步剪去,讓浮漂慢慢露出水面,直到穩定在露水四目為止此時的鉤墜均懸於半水、不應著底。操作時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鉛皮要一點一點兒剪,因剪多了再加鉛片比剪去麻煩。二要把風線全壓入水中,因飄浮在水面上的母線將影響浮漂調整目數的精確性。

  第三步,將餌團裝到鉤上比垂釣時使用的餌團要大些,使鉤下沉到底,這時浮漂將再一次受重、沒人水中。

  第四步,按傳統調整立漂的方法,逐步把浮漂向上移,直到雙鉤裝餌拋到目標點,母線壓人水中時,浮漂在水面外露二目為止。

  2.雙鉤帶餌調漂法

  雙鉤帶餌半水調平水是一種根據實釣餌重來設定調目的方法,去掉雙餌後的目數即為調目,調目的一半為半餌重。剪掉雙鉤稱出鉤重,垂釣時以調目的一半為釣目開始釣魚,此時鉤餌的狀態是一鉤臥底一鉤輕觸底。這種方法既保證了鉤餌的穩定性又有足夠的靈敏度,且稱鉤、稱餌、找底、確定調釣目數都方便。

  3.單餌調漂法

  在釣組中一鉤掛上同垂釣時大小一樣的餌料,半水調整鉛皮使漂尖成平水,去掉單餌即為調目,去掉雙鉤即可稱出鉤重,垂釣時漂尖露出一到兩目為釣目。這種方法多用於餌較輕時,好處是在保證靈敏度的基礎上增加餌鉤的穩定,漂的動作不大但可以提高命中率。缺點是每次上餌大小要儘量一致.用餌重量變化後,需心中有數。

看過臺釣常見揚竿方法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