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練習的三個階段

  意拳又名大成拳是中國傳統功夫中上乘的功法之一,源於心意拳。意拳該怎樣練習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王選傑先生說:“中國傳統武術練的不是耐力、肌肉之類人們通常所說的‘素質’。由於練功不得法,很多拳師到晚年別說是搭手放人,連自己都練得不得勁了。”王選傑先生常講練習大成拳沒有什麼明、暗、化勁之分,要得勁。在站樁、試力、走步、搭手時都應做到舒適、自然、得勁。這需要我們經過三個階段的練習。

  1、假疲勞狀態:

  站樁開始階段會明顯感覺肌肉的痠麻與練功中的枯燥無味,很多人因開始難於堅持而放棄或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如果只為了求得養生那隻管放鬆地去 站,累了就歇一會兒,或者那低或放下手來只保持腿部的姿勢,渾身不準有任何吃勁的地方。但如果要求得技擊大道,求得內家拳的真勁真勁有別與常人動作中的 拙力,一個優秀的武術家可以把比自身重得多的人抖放出去,但你讓他推裝著東西的小獨輪車也許就不如一個農民推著得勁。每次爭取多站多體會一會兒,這樣隨 著樁功的深入,肌肉逐漸地放鬆,痠麻痛感很快會過去,好的體感效應會慢慢的上身,從而逐步進入第二階段。

  2、舒適得力:

  這個階段練功者體感回十分 明顯,如內部的脹麻感、溫暖感、某個部位的跳動感,沒有了疲勞不適枯燥無味的感覺等等。因此興趣會成倍增加。為把體內的舒適之感多留一會兒,練功者會不自 覺地延長站樁的時間。比如很多人身上站得很暖,這種感覺是很舒服的,但此時如沒有適可而止,逐漸地渾身或區域性會開始發冷,或拌有頭痛或嘔吐感,這樣會極大 地傷害身體,如果不馬上調整過來,今後只要一站樁就會有不良反應,所以一定要適可而止,留有餘地。

  3、自身厚實:

  此階段站樁者不論在樁態中或日常 的動作中都會感到自身肢體的沉重、渾圓、擋之即摧之感,體內氣血流動感。自身亦有強烈的搏擊衝動,此時與人搭手對方會明顯感覺到你強烈的整體感、厚實感 也就是很多人常說的,某人樁功磁實,練的和坦克一樣不好弄動了,但此時又出現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別人搭起手來放不動你,你自身動起來也發不出力放不 出別人,就是贏了也是靠拙力靠體重的份量贏的。遇到樁功也比較磁實的人,就出現了圈內人常說的“合雷子”、頂牛。所以我們要開始步入下一個環節的訓練—— 試力包括摩擦步與單操手,求得在肢體極為緩慢的動盪中各種勁力的掌握與變化,以及動盪過程中各點發力的虛實變化。

  另外初期練大成拳無論站 樁、試力、摩擦步、操拳,王先生要求架式都先要放大了去做練拳要大方點,別小家子氣,今後有了功夫再求那不動之動。也就是由大動到小動再到肢體不動的 情況下也一樣能夠發得出力來。如果開始就學老先生們操拳的樣子,沒什麼肢體的動盪或很小,那就什麼也體會不出來,只是形似而已。所以練拳不要模仿來老師形 體上的動作,學皮毛外相的東西是自欺欺人的,重要的是拳術內在的本質、神意上的東西!

  王選傑先生經常說練拳路子一定要對,這會事半功倍,只要動腦筋用功很快就會練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