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拳擊臺

  拳擊臺,用於拳擊的運動臺。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歡迎閱讀!

  

  國際業餘拳聯AIBA規定,國際拳擊錦標賽、奧運會拳擊比賽、世界盃拳擊賽等國際正式比賽的拳擊臺最大不得超過 6.10米見方。如果按照英尺計算:1英尺=0.3048米 ,6.1米等於20.013123英尺,一般比賽的拳擊臺可在4.90米見方~6.10米見方,約16到20英尺。

  在拳擊臺的一箇中立角處設定專用臺階,供場外醫生和臺上裁判專用,同時避免比賽雙方的任何接觸。臺上的四角均有固定在臺角的立柱,四個立柱間用三條粗繩圍攔成一個正方形空間,以保護運動員。臺上四個角落處均放有5-7釐米厚,20釐米寬的軟護墊,運動員雙方分為紅色和藍色,仲裁席左邊的應放紅護墊,為紅角方,對面角放藍護墊為藍角方,另外兩個角放白色軟護墊,為中立角。中立角處要放置兩個小塑料袋,供臺上裁判員放用過的止血棉球和紗布。

  比賽用的拳擊臺面必須要堅固結實,平整穩固,不能在臺面上有任何障礙,檯面上要有1.5釐~2.0釐米的厚氈子或橡膠墊,軟硬適度。臺表面的帆布要拉正固定,平貼檯面,便於運動員在臺面上做任何技術動作。

  拳擊臺四周的圍繩要堅固結實,一般用3釐米到5釐米直徑的粗繩。拳擊臺每側有3道圍繩,從四角的固定豎杆上拉出,3 道圍繩距離拳擊臺面的高度分別為40釐米,80釐米,130釐米。

  圍繩應用柔軟光滑的材料裹起來,以免擦傷運動員。拳擊臺圍繩以外四周至少要有50釐米的繩外檯面,以保證運動員不致失足掉下拳擊臺。為了使圍繩更加穩固,四周的圍繩均須用兩條質地緊密,寬度3~4釐米的帆布以同等距離上下固定住。拳擊臺的圍繩也可用四道繩子,每根圍繩離檯面的高度分別為40.6釐米、71.l釐米、101.6釐米和132.1釐米。


  拳擊臺的尺寸

  在比賽中使用的拳擊臺應符合如下的要求。?

  1拳擊臺應為610cm的正方形,檯面應高出地面91cm,但不超過122cm。拳擊臺應建在平坦、寬敞地方,建築應該牢固,要離開突出的障礙物,圍繩以外要有50cm的空餘部分,四個圍繩的樁柱角要有軟墊裝置,防止傷害運動員。?

  3檯面要鋪上毛氈、橡膠和其他適當而核准的材料,厚度不少於15cm,不要超過 19cm,用帆布適當拉直,穩固覆蓋。?

  4 拳擊臺應設有兩處臺階,兩處臺階在臺的對角供運動員和助手使用,另一臺階在中間中立角,供場上和醫生使用。?

  延伸閱讀:

  拳擊的歷史背景

  拳擊運動起源於埃及,流傳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發展於英國,大成於美國。據史書記載,拳擊運動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就有公元前40世紀,幼發拉底與底格里司兩河流域發現拳擊的遺蹟的記載。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記載了拳擊用的護具“皮繃帶”。後來大約在公元17世紀,拳擊運動經過地中海的克里克島傳播到古希臘。拳擊是公元前688年第23屆古奧運會上被正式列為競賽專案的,並逐漸稱為古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運動專案。古奧運會的拳擊運動,無論在形式、比賽規則或擊打所用的手具方面,均有別與現代的拳擊運動。那時比賽沒有專門的場地。沒有局數限制,不按體重分級。除了掩蓋下身外,運動員裸體赤足,赤手空拳進行比賽。這個時期的比賽還帶有野蠻色彩,從古代的遺蹟來看,打擊的主要部位是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