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之後獲得成功的事例

  放棄是一種割捨,放棄是一種責任,放棄是一種勇氣,放棄的確是一種美麗!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摩洛·路易士的非凡成就來自兩次成功的拼搏,一次在二十歲,另一次在三十二歲。

  摩洛在十九歲時隨家人一起搬到紐約,在一家廣告公司找到了一份一週十四美元的差事。對當時的情景,摩洛是這樣回憶的:“那時候我經常跑外勤,工作非常忙碌,成天像發瘋似的,時間也過得特別快。六點下班以後,我還到哥倫比亞大學上夜校部,主修廣告。有時候,由於工作尚未做完,所以下課後,我還要從學校趕回辦公室繼續做未完成的工作,從晚上十一點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兩點。”

  摩洛非常喜歡需要創意的設計工作,而他也的確做得有聲有色。

  二十歲時,摩洛放棄在廣告公司內頗有發展的工作與旁人夢寐以求的職位而決心自己創業。這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拼搏。他完全投身於未知的世界,從事創意的開發。結果,成績令人滿意。

  他的創意主要是說服各大百貨公司,通過cbs電視公司成為“紐約交響樂”節目的共同贊助人。在當時,這種性質的工作對人們來說相當陌生,所以做起來困難重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不可能成功。

  摩洛十分賣力地在各地進行說服工作。結果他做得相當成功;一方面,他的創意大受歡迎,與許多家百貨公司籤成合約;另一方面,他向cbs電臺提出的策劃方案也順利被接受。計劃眼看著就要步入最後的成功階段,但由於合約內某些細節未能達成而終告流產,他的夢想也隨之破滅。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此事結束之後,一家公司馬上聘請他為紐約辦事處新設銷售業務部門的負責人,並支付給他三倍於以往的薪水。於是,摩洛又再度活躍,他的潛力得以繼續發揮。

  此時他年方二十。幾年之後,摩洛再度回到廣告業界工作,但這次不是從基層做起,而是直躍龍門——他擔任了承包華納影片公司業務的湯普生智囊公司的副總經理。

  那個時代,電視尚未普及,與今日相比,仍處於搖籃期。但摩洛看好它的遠景,認為電視必將快速發展,大有可為,因此他便專心致力於這種傳播媒體的推廣。由他的公司所提供的多樣化綜藝節目,為cbs公司帶來了空前的成功。

  這便是摩洛人生中的第二次拼搏,但這次冒險並不完全是孤注一擲,他是看準後才堆下自己的“賭注”的。最初兩年,他僅是純義務性地在“街上乾杯”的節目中幫忙,沒想到競使該節目大受歡迎,直至今日仍是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之一。

  從l948年開始到今年六十餘年的時間,它的播映從未間斷過,這在競爭激烈的電視界內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除了節目成功之外,他還被cbs公司任命為所有喜劇、戲劇、綜藝節目的製作主任。

  篇2

  施瓦辛格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在每一個行業取得成功後,都會自動退位讓賢。別人問為什麼?他說,花無百日紅,更重要一點他懂得“放棄”的奧妙。

  在當選州長後一段時間內,人們普遍懷疑施瓦辛格的能力,認為他充其量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會演戲的傢伙。在一個酒會上,有人故意問:“州長先生,我們想知道,你怎麼能當選為州長,是不是靠您的健碩身材和票房神話呢?”

  施瓦辛格一臉平靜地說:“先生們,你們以為我是在利用之前取得的名聲,是嗎?那你們錯了!我想問一個問題——”施瓦辛格看著眾人期待的眼神說。

  “就您吧,先生,我想問您,您爬過山沒有?”他隨手指身邊的一個很有名的富翁。

  “爬過,我想這裡每個人都爬過,這個問題太簡單了!州長先生!”富翁不屑地說。

  “那好,當您爬上一個山峰後,再想爬到另外一個山峰,您會怎麼做呢?”

  “州長先生,這個問題我想連孩子也會回答,當然是從這個山峰往那個山峰上去了,當然,能給我一個直升機會更快!”富翁話中帶刺地說。大廳內一陣大笑。

  “那好,先生,如果沒有直升機怎麼辦?怎麼樣才是捷徑呢?”

  “那也簡單,沒有直升機,我又不能飛上去,只能從這個山峰上下來,然後往那個山峰上爬了!”

  “先生,您的意思是隻要先放棄之前的山峰,才能擁有之後的山峰,是嗎?”

  “我想是的,一個人不可能擁有兩個山峰!”

  “太好了,我想您已經給出我的答案了!”

  大廳內沉寂了數秒鐘,隨即一陣掌聲。

  施瓦辛格取得全美健美先生稱號後投身於好萊塢,他開始認為以之前的聲望不難取得成功,可是事實上影迷們不在乎你是什麼,只在乎你的演技怎麼樣。明白這個道理後,他開始磨鍊自己的演技,甚至從跑龍套開始,並回到家中將自己以前取得的榮譽全部放到儲藏室,同時還告訴媒體:請以後不要說我是健美先生,那對我來說是過去,那些冠軍獎盃就在我家儲藏室,如果誰想要,我願意放棄!媒體爆炸式驚呼:施瓦辛格放棄健美先生稱號在跑龍套!接著,施瓦辛格在好萊塢取得了空前成功。然後,他又想從政。在面對人們紛紛質疑其能力“找一個會演戲的州長對市民來說絕對是個壞訊息”的時候,他同時告訴人們,以前的“魔鬼終結者”已經是過去了,現在他是一個州長候選人。就這樣,他又成功了。

  生活中就是這樣,當你取得一個輝煌後,再想擁有另一個輝煌,你必須把以前的輝煌放棄,從頭開始。因為,你過多想著以前的輝煌,那無形中也許已經成了你前進的絆腳石,只有忘掉它,並從零開始,那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篇3

  1963年,17歲的少年比爾·克林頓在白宮玫瑰園裡,見到了肯尼迪總統。握手的一瞬間,他冒出一個瘋狂的念頭:我也要做白宮的主人。

  此後,克林頓卻連續三次放棄去華盛頓。1973年,他從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華盛頓一些政治大佬看上了他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麥戈文助選的經歷,邀請他去工作。克林頓考慮了十天,拒絕了,他厭倦了給別人拉票。碰巧,阿肯色大學法學院需要一名助理教授,他決定去做教書匠。

  1974年,他萌生了參選阿肯色州聯邦眾議員的想法。此時,一個名叫約翰·多爾的老朋友打來電話:“我現在是聯邦眾議院首席顧問,負責調查尼克松總統是否應受彈劫一事,需要年輕律師,快來華盛頓吧。”這一次,克林頓只考慮一天,就謝絕了。約翰·多爾十分震驚:“你犯了個愚蠢的錯誤。這是彈劾總統!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歷史性機遇,你居然放棄?”

  “全美國有才華的年輕律師都願不惜代價為您工作,而除我之外沒有一個年輕人願為阿肯色而戰鬥。”克林頓禮貌地結束通話電話,投入聯鄭眾議員競選中。他每天工作18個小時,跑遍全州21個縣。在每個偏遠的小鎮,他走進商店、咖啡館、加油站甚至殯儀館。“我喜歡一對一地‘零售’政治。這些小店主和殯儀員,認識鎮上全部的人,他們就是最重要的選票。”結果,首次參選的他得到48%的支援率,但老資歷的共和黨人還是贏了。

  1975年底,支持者們慫恿克林頓再次參加國會議員的競選,“去征服華盛頓政治圈”。一個小時後,克林頓就說了“不”。“既然我想為阿肯色做事,不用做國會議員,做別的也行。”他決定競選州檢察長,這次他成功了。1978年他又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州長,並獲得五次連任。

  1992年,從未在華盛頓政壇“混”過的克林頓,成為白宮主人。回首往事,他說:“決定人生的並不是你選擇了什麼,而是你選擇放棄什麼。如果當初我去了華盛頓,我後來根本不可能當選總統。”

 

的人還:

1.放棄後成功的名人事例5個

2.放棄後成功的故事

3.放棄然後成功的事例

4.放棄後成功的例子3個

5.因放棄而成功的例子3個

6.果斷放棄卻成功的名人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