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獲得成功的事例經典

  為了最初的夢想了,為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必須用盡全力去拼搏,才不會讓自己後悔。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拼搏獲得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拼搏獲得成功的事例篇1:布拉格

  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小時侯家裡很窮,憑藉著自己對夢想的不懈追求,通過頑強的努力,終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曾經歷的那段貧窮的歲月,成為了日後激勵他前進的動力。

  他在學校讀書時,因為家裡經濟條件太差,父母無法給他買好看的衣服,舒適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襤褸,拖著一雙與他的腳很不相稱的破舊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從不曾因為貧窮而感覺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沒有埋怨過家裡人不能給他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那一雙過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腳上看起來十分可笑,但他卻並不因此自卑。相反,他無比珍視這雙鞋,因為它可以帶給他無限的動力。

  原來這雙鞋是他父親寄給他的。家裡窮,不能給他添置一雙舒服、結實的鞋子,即便這一雙舊皮鞋,還是父親的。儘管父親對此也充滿愧疚之情,但他仍給兒子以殷切的希望、無與倫比的鼓勵和強大的情感支援。父親在給他的信中這樣寫道:“……兒呀,真抱歉,但願再過一二年,我的那雙皮鞋,你穿在腳上不再大。……我抱著這樣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將引以為榮,因為我的兒子是穿著我的破皮鞋努力奮鬥成功的。……”這封寓意深刻、充滿期望的信,一直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布拉格在科學的崎嶇山路上,踏著荊棘前進。

  拼搏獲得成功的事例篇2:菲利帕奇

  菲利帕奇小時候生活在前南斯拉夫的一個農民家庭,因為貧困,酷愛讀書的菲利帕奇只能早早地退學在家,幫著父母打理農活,儘管如此,他依舊沒有放棄學習。

  18歲的時候,菲利帕奇報名參加了貝爾格萊德法學院的自修班,這個自修班不要求進學校聽課,只需要考試到場就行。菲利帕奇就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活,每次考試,他都要坐8個小時的火車前往應考,然後返回家當幫手。儘管菲利帕奇學習很用功,但那些年裡,前南斯拉夫的戰火實在太頻繁了,再加上農村的工作繁忙,菲利帕奇總是無法完成學業。

  為了追求夢想,1992年,菲利帕奇拿出所有的積蓄,辭別父母和兄弟,離開被戰爭蹂躪的家園來到美國。剛到美國時,菲利帕奇幾乎不懂英語,就在一個小學裡找了一份相對不太需要語言的掃地工作。有一次,一位老師建議他到哥倫比亞大學找工作,這樣就可以免費選修課程,因為哥倫比亞大學雖然是一所僅次於哈佛、普林斯頓和耶魯的常青藤大學,學費昂貴,但它卻有一項政策非常好,就是允許學校所有員工免費聽課。

  菲利帕奇聽到這個訊息後,興奮地跑到哥倫比亞大學想找一份工作,可當時大學裡並沒有任何工作崗位空缺,為了給自己創造機會,菲利帕奇就去買了一把掃帚,天天在學校門外打掃衛生,這樣一來,他很快就給大家留下了印象。一個月之後,菲利帕奇居然真的得到了大學人事部的約談,從而被正式聘請為哥倫比亞大學的全職清潔工。

  要聽課就要先學會英語,菲利帕奇用自己的薪水購買了大量書籍和影音材料,利用閒暇時間開始自學英語,通過7年的努力學習,菲利帕奇終於打下了不錯的英語基礎。2000年,菲利帕奇又入讀了美國通識教育學院鞏固基礎知識,並在3年後順利畢業,至此,菲利帕奇的英語已經相當熟練,於是便開始了長期的“蹭課”生活。

  在課程上,菲利帕奇選擇了幾乎算得上是最難的“古典文學專業”。要選修這個課程,還必須先完成一些核心課程的學習,無論是時間還是精力,菲利帕奇與年輕同學們的差距都相當明顯。每天,菲利帕奇上午上課,下午2時30分到晚上11時負責打掃衛生並傾倒垃圾,下班後返回住所繼續溫習,時間非常緊張。菲利帕奇不急於求成,而是每個學期只修一兩門課程,勤勤懇懇地修完所有學分。

  清潔工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隨著在美國的時日增多,菲利帕奇也曾遇到過好幾次薪水較高的工作機會,但因為不想放棄免費學習的機會,他一直沒有考慮另外找工作。菲利帕奇覺得,雖然自己在哥倫比亞大學只是一個天天拿著掃帚的清潔工,然而同時擁有的這個學習機會卻彌足珍貴。正因為如此,菲利帕奇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不錯。雖然所有教授和同學都知道他是學校的清潔工,但看見他拿著掃帚的時候,同學們還是會感到很驚訝。然而菲利帕奇自己卻總是毫不在意地呵呵一笑,完全不會因為手中的這把掃帚而感到自卑。

  就這樣,經過19年的努力,菲利帕奇終於在2012年5月13日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考試。為了參加學校的畢業典禮,菲利帕奇還特意請了兩天假,畢業典禮結束後便又接著回去工作。哥倫比亞大學也因為有這樣一名學生而覺得自豪,所以把菲利帕奇作為一個正面典型鼓舞別人,但菲利帕奇卻說自己的夢想只實現了一半,因為接下來他還要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畢業典禮結束後,有美國媒體問菲利帕奇今後會不會另外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時,他回答說:“如果能有更好的工作,當然不錯,但我不會刻意去找,因為對於一個心懷夢想的人來說,一把掃帚也足以舞動出精彩的人生!”

  拼搏獲得成功的事例篇3:我的航母我的夢

  她是一位美麗的女孩,出生在河北廊坊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當過兵,經常給她講軍營中的故事。這在她幼小的心裡種下了保家衛國的種子。

  她對父親說:“我長大了,也要去當兵!”父親搖了搖頭,說:“你要是一個男娃,一定能行!”她不服氣,對父親說:“女娃咋了?女娃就不能當兵?古時候就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呀!”父親用手撫摸著她的小辮子,笑著說:“好好,我丫頭就是現代花木蘭,我丫頭就是一個兵!不過,軍人可不許掉眼淚,不許哭鼻子,你能做到嗎?”她說:“我能!”

  農村的條件是艱苦的。父親為了供他們兄妹上學,在小鎮上擺了一個炸油條的小攤,每天早晨三四點就起來擺攤做生意。每當這時候,她總是從床上爬起來幫父親。油桶太大,她太小,還沒有油桶高。她使盡全身力氣,怎麼也搬不動。可是,她沒有掉眼淚。她把油桶放倒,拖著油桶,一點一點地拖到大街上。

  她長大後才慢慢明白父親給她說的那句話的含義。因為,現代花木蘭不是誰想當就能夠當的,軍隊招收女兵很嚴格,一是學歷要求高,二是基本不在農村招。當不成女兵,她選擇了繪畫。她希望能夠畫出大海,畫出一個身著戎裝的自己。

  學繪畫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尤其是農村孩子。村裡和小鎮上沒有繪畫的教師,需要到100多公里以外的縣城上培訓班。父親問:“丫頭,要不,爹送你去?”她說:“不用,我一個人去!”父親說:“你行嗎?”她說:“我能行,因為,我是一個兵!”就這樣,她一個人揹著畫板,前往縣城學習繪畫。這一年,她才13歲。

  她以軍人的氣魄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堅持學習繪畫。她的努力沒有白費。高中畢業,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南京藝術學院動畫系。在入學的第一天,老師讓學生為自己畫一幅肖像畫。她畫的是一艘軍艦,軍艦上的自己身著白色戎裝,英姿颯爽,背景是藍藍的天,藍藍的海。老師和同學們都詫異了:這個來自廊坊的女孩怎麼會有這樣的夢想呢?因為,她甚至還沒有見過大海呢!

  學習動畫需要一臺電腦。她知道自己的家庭狀況,不敢向父親討要。因為那時候,一臺電腦需要5000多元,這可是全家半年的收入呀。她決定自己掙錢買電腦。她在學習的間隙裡,一個人打了三份工。每天放學,她冒著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奔跑在南京的大街上。她的面板晒黑了,臉上長了火毒疤。可是,她沒有哭。她對自己說:“我是一個軍人,軍人是不能流眼淚的!”就這樣,她堅持做下去,終於靠自己的勞動買了一臺電腦。

  她不僅自強自立,而且在藝術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她參與制作的三維動畫短片《門神》獲得了2009年全國美展金獎。大學畢業那年,有幾家影視公司向她發出了邀請函,老師和同學們也都認為她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動畫設計大師。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她的人生航向。

  2010年7月,部隊到南京藝術學院招收女水兵。這是中國第一批女水兵,全國只有24個名額。她聽到這個訊息,辭去了所有的邀請函,第一個報了名。她堅強的體魄和堅定的信念感動了部隊領導。她的夢想成真了。當她身著戎裝登上“和平方舟”號醫院船開始實習訓練的時候,她站在甲板上,撥通了父親的電話。她說:“爹,我成功了。我成了一個兵!”說完這句話,她禁不住淚流滿面。

  她隨著“和平方舟”號赴亞丁灣以及吉布提、肯亞、坦尚尼亞、塞席爾、孟加拉國等亞非5國執行“和諧使命——2010”醫療任務,她克服了暈船等症狀,並努力學習技術。她與戰友們一起跨越大洋,戰風斗浪,迅速適應了海上生活,並順利通過考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合格女艦員。

  她叫張蕊。中國海軍在組建中國第一艘航母隊伍的時候,她再次通過了層層選拔,順利登上了遼寧艦,成為中國第一艘航母上的第一批女兵中的一員。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她與戰友們一起,在艦船上列隊接受胡錦濤等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我的航母,我的夢。面對記者,張蕊說:“基礎不是成功的唯一,只要努力,青春就會隨夢一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