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語故事同學們學起來

  成語故事是中國傳統文化裡不可或取的一部分,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最新 成語故事

  最新 成語故事:愛屋及烏

  。《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意思是說,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後用“愛屋及烏”比喻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和他有關係的人或事物。

  高枕無憂源於《戰國策·齊策》。馮諼是戰國時期齊國相國孟嘗君的門客。有一次,他自願為孟嘗君到薛地去討債,不但沒有把錢討回來,反而把債券都燒掉了。人民以為是孟嘗君叫他那樣做的,所以對孟嘗君非常感激,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了相國的職務,只好前往薛地,但卻受到了當地人民的歡迎。孟嘗君這才知道馮諼之所以燒債券的目的。但是馮諼卻對孟嘗“狡兔有三窟,才能免除一死。現在您僅有一窟,還不能高枕無憂,我願意替您再鑿兩窟。”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說:“齊國解除了孟嘗君相國的職務,使諸侯有了任用孟嘗的機會。誰如果先把他請去治理國家,一定能夠富國強兵。”梁惠王聽到這話,就派使臣帶著黃金千斤和車馬百乘,去請孟嘗君到樑國做相國。馮諼又搶先回到,建議孟嘗君不要答應樑國的聘請,樑國的使臣跑了三趟,都沒有把孟嘗君請去。齊王知道了這件事,害怕孟嘗君會到樑國去做官,趕緊用隆重的禮節,請孟嘗君回去仍做相國。馮諼又勸孟嘗君向齊王請求賜給他先王傳下來的祭器,讓他放在薛地建立宗廟,以保證薛地的安全,當完全廟建成時,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三窟已經鑿成,您可以'高枕無憂'了。”後來,人們便用“高枕無憂”來形容滿足現狀,無憂無慮。

  最新 成語故事:嘔心瀝血

  唐朝著名的詩人李賀,七歲就開始寫詩做文章,才華橫溢。成年後,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從來沒有得志過,只好把這苦悶的心情傾注在詩歌的創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讓書童背一個袋子,只要一有靈感,想出幾句好詩,他就馬上記下來,回家後再重新整理、提煉。母親總是心疼地說:“我的兒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寫詩上了,真是要把心嘔出來才罷休啊!”

  李賀在他短暫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餘首詩歌,這是他用畢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學家韓愈,曾寫過這樣兩句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即是說挖出心肝來當紙,滴出血來寫文章。

  最新 成語故事:高枕無憂

  源於《戰國策·齊策》。馮諼是戰國時期齊國相國孟嘗君的門客。有一次,他自願為孟嘗君到薛地去討債,不但沒有把錢討回來,反而把債券都燒掉了。人民以為是孟嘗君叫他那樣做的,所以對孟嘗君非常感激,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了相國的職務,只好前往薛地,但卻受到了當地人民的歡迎。孟嘗君這才知道馮諼之所以燒債券的目的。但是馮諼卻對孟嘗“狡兔有三窟,才能免除一死。現在您僅有一窟,還不能高枕無憂,我願意替您再鑿兩窟。”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說:“齊國解除了孟嘗君相國的職務,使諸侯有了任用孟嘗的機會。誰如果先把他請去治理國家,一定能夠富國強兵。”梁惠王聽到這話,就派使臣帶著黃金千斤和車馬百乘,去請孟嘗君到樑國做相國。馮諼又搶先回到,建議孟嘗君不要答應樑國的聘請,樑國的使臣跑了三趟,都沒有把孟嘗君請去。齊王知道了這件事,害怕孟嘗君會到樑國去做官,趕緊用隆重的禮節,請孟嘗君回去仍做相國。馮諼又勸孟嘗君向齊王請求賜給他先王傳下來的祭器,讓他放在薛地建立宗廟,以保證薛地的安全,當完全廟建成時,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三窟已經鑿成,您可以'高枕無憂'了。”後來,人們便用“高枕無憂”來形容滿足現狀,無憂無慮。

最新 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