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城管正能量故事

  無論哪行哪業,成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多再辛苦都要保持前進。下面這些是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從聆聽開始

  美國汽車推銷之王喬吉拉德曾有一次獨特的體驗。一次,某名人來買車,他推薦了一種最好的車型。名人對車很滿意,取出現鈔,眼看就要成交了,對方卻突然變卦而去。喬為此事懊惱了一下午,百思不得其解。晚上11點,他忍不住打給那人:非常抱歉,我知道現在很晚了,但是我檢討了1下午,實在想不出自己錯在哪裡,因此向您討教。真的嗎?肺腑之言。很好!你用心在聽我說話嗎?非常用心。可是今天下午你根本沒有用心聽我說話。就在簽字之前,我提到我的兒子吉米行將進入密執安大學念醫科,我還提到他的學科成績、運動能力、將來的抱負。我以他為榮,但是你毫無反應。

  喬不記得對方曾說過這些事,由於他當時根本沒有注意。喬認為已經談妥那筆生意了,不但無心聽對方說什麼,反而在聽另外一名推銷員講笑話。喬這才明白失敗的緣由:那人除買車,更需要得到對一個優秀兒子的稱讚,以滿足內心的自豪感。

  喬對此表現遲鈍、絕不在乎,是由於眼裡只有生意,覺得其他一切都是閒話。但恰恰是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閒話,承載了顧客的感情寄託,也是成績生意的關鍵。認真聆聽他人講話,當他的知音,當他被尊重的渴望得到滿足時,才會回過頭來滿足你。一名朋友在百貨公司買了一套西裝,結果很不滿意,上衣退色,弄髒了他的襯衫領子。他把西裝送回店裡,找到了當初遇見的那位店員。沒等他把情況說完,店員就搶白說:這類西裝我們賣了好多件,你是第一個抱怨的人。

  在與這名店員交涉時,第二個店員又插嘴說:所有深色的西裝,由於色彩的關係,開始的時候會褪點色彩,這類價錢的西裝都是如此。

  這個時候我已怒火中燒了。朋友說,第一個店員對我的誠實感到懷疑,第二個暗示我買的是低階貨。正當朋友火冒三丈時,服裝部的經理走過來了。他從頭到尾地聽朋友把事情敘述了1遍,中間沒有插一句話。

  聽完後,這位經理說:我承認自己不知道毛病出在什麼地方,你要我怎麼處理這套西裝呢?我完全照你的意思做。朋友本打算叫他們收回這套西裝,這時候卻回答:我想知道這類情形是不是是暫時的,和是不是有甚麼補救的辦法。

  經理建議朋友再穿一個星期看看,如果那時候還不滿意,再給他換一套滿意的。朋友滿意地走出那家商店。那套西裝穿了一個星期後,沒有甚麼問題產生。這以後,朋友還照樣在那家服裝店買衣服。

  在溝通的各項功能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聆聽的能力。有效的溝通始於真正的聆聽。朋友與店員交涉時,店員不讓他訴說原委,乃至與他爭吵,結果只能適得其反。而經理的傾聽是一種胸有成竹、鎮靜冷靜的姿態,是表達氣力的一種技能。

  思想家說,聆聽是一種美德;教育家說,聆聽是一種智慧;文藝家說,傾聽是一種魅力。而如果你要成為優秀的談話家,請記住:首先學會做1個好的聽眾。

  2:先看反面,再看正面  他從小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受過良好教育。那一年,父親得了一場大病,估計自己快不行了,便把他叫到跟前,拿出一張白紙對他說:兒子,你看這上面有甚麼?他一下,甚麼也沒有,便對父親說:白紙一張,甚麼也沒有。父親笑了,立即把紙轉過來讓他看背面,上面寫著一行字:先看反面再看正面。父親意味深長地告訴他,不管什麼事都有正反面,人們習慣思惟總是看正面卻不知道看反面,從而錯過了許多東西。如果父親走了,這輩子不管你做甚麼,你一定要記住這句話:先看反面再看正面。這個小小的教育對他啟發很深,以致後來一直在影響著他的人生。

  那一年,他開始自己的創業生涯。他想開一家讓青少年也買得起的休閒服飾店,採取自助式銷售,並選定廣島中心區試執行。因為擔心場面冷清,他在店面開業前做足了宣揚,電視、廣播滾動播出開業資訊。結果,他成功了,當天光顧的人特別多。當地電視臺想跟蹤報道這1情況,員工們聽後非常興奮,建議他先擬一個稿子,好好地誇一下這個店,將來生意肯定會更好。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在接受採訪時卻說:非常抱歉,店面很小,現在大家都來的話可能進不了店裡,所以請大家來的時候錯開時間。可就是這句看似對銷售不利的話語,卻讓第二天來買衣服的青年人猛增許多員工想不明白這是怎樣一回事,他第一次為員工們灌輸他的經營理念:先看反面再看正面。

  這一年,他的公司早已成為國內服裝銷售領頭羊,事蹟像井噴一樣向上竄,準備在全國新開設30家分店。他面向全國發起了這樣一個活動:誰能講出公司品牌的毛病,我們將獎賞給他50萬。這個決定差點讓所有銷售人員辭職,這無疑是在給公司抹黑,可沒人能勸得了他。批評信如雪片般飛來:洗了兩回腋下就破了、洗一次領口就變鬆了、樣式怎麼這麼難看呢他親身帶領人員統計這些毛病,整理出50條,凡是批評在這50條以內有觸及的,他真的發給了50萬。他將這50條發給全部員工,要求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幾個月後,公司業績不但沒有下滑,反而又有了奔騰,公司人員這一回完全領略了他的先看反面再看正面的理論。

  他的事業成功後,認為公司名實在太長消費者不容易記住,因此,他決定將店名縮短為UNICLO。那一年,這個品牌在香港登記,可卻被錯誤地寫成了UNIQLO,這可是重大的失誤,員工建議法律解決,尋求賠償。可他看到這個名字後,突然感覺Q這個字母看起來比C更有型,因而決定放棄賠償,不但不打官司,而且將日本店面全都改名為UNIQLO,並將這件事情公佈於眾,結果,這1名字迅速在日本竄紅,短時間內家喻戶曉。

  他叫柳井正,日本迅銷有限公司FastRetailing主席兼執行長,旗下著名品牌優衣庫Uniqlo是日本休閒服裝領軍品牌。2013年公司亞洲富豪最新排名第五,資產達204億美元。他的所有員工都有一個信條: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面,先看反面再看正面,會成心想不到的收穫。

  3:百發百中的祕密  羅傑走下碼頭,看見一些人在釣魚。出於好奇,他走近去看當地有甚麼魚,好傢伙,他看到滿滿一桶魚。

  那隻桶是一個老頭兒的,他面無表情地從水中拉起線,摘下魚,丟到桶裡,又把線拋回水裡。他的動作更像一個工廠裡的工人,而不像是一個垂釣者在琢磨釣鉤周圍是不是有魚。他知道魚會來的,無疑。

  羅傑發現,不遠的地方還有七個人在釣魚,老頭兒每從水中拉上1條魚,他們就大聲抱怨一陣,抱怨自己依然舉著一根空杆。

  這樣延續了半小時:老頭兒猛地拉線、收線,7個人嘟嘟囔囔地看他摘魚,又把線拋回去。這段時間其他人沒有一個釣上過魚,雖然他們只處在距老頭兒十幾米遠的地方。真太有意思了!

  這是怎麼回事兒?羅傑走近一步想看個究竟。原來那些人都在甩錨鉤兒甩錨鉤兒是指人們用一套帶墜兒的鉤兒沉到水裡猛地拉起,希望恰巧掛住一群游過去的小魚當中的某一條。這七個人都拼命地在棧橋下面揮動著胳臂,試圖釣起一群群遊過的小魚中的某條魚。而那位老頭兒只是把鉤沉下去,等一會兒,感到線往下1拖,然後猛拉線,固然,他有魚釣上來了。

  老頭兒收穫了魚,而他百發百中的祕密在於:只在鉤子上方用一點釣餌而已!他一把線放下去,魚就會開始咬餌食,他會感覺線動,然後再把魚鉤從厚厚的一群魚當中一拉,有啦!

  完全使羅傑吃驚的不是那位老頭兒簡單的智慧,而是這樣一種事實:那一群嘟嘟囔囔的人看得很清楚老頭在幹什麼,他是怎樣使用最簡單的方法取得超級效果的,但他們卻不願學習,因此,他們沒有收穫!

  許多人完全知道要成功他們必須做甚麼,但他們遲遲不願採取正確的行動。成功的祕密是這樣的:不要只是想著採取行動,而是要採取正確的行動!

  :淄博城管傳遞正能量

  近期,城管執法人員接連幫助走失老人、兒童找到家,幫助大額票據找到主人,充分詮釋了城管執法部門“執法為民”的理念,展示了“城管人”甘於吃苦、樂於奉獻的精神風貌,不斷傳遞正能量,為文明城市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幫迷路大媽找到家人

  8月9日上午9點,張店區城管執法局女子中隊的王斌、崔倩、徐楠、王俊博4人開著巡邏車在金晶大道與人民路路口以南正常巡查時,一位迷路的大媽前來求助。經過與大媽交談得知:大媽姓王,66歲,河南人,隨子女來到淄博生活,子女在張鋼舊貨市場做買賣,只知道名字,記不住他們的手機號碼。通過籍貫、子女姓名、用手機給老人拍的照片等幾條線索,終於聯絡到其子女,當天上午10點左右,王大媽被子女安全接回家。

  送五歲走失兒童安全到家

  8月17日上午9點,周村區城管執法局二中隊協管員孟憲明在正陽路聯啟大廈南側執勤時,發現一名5歲多的兒童在路邊綠化帶哭泣,經上前詢問,小孩說自己被姐姐帶到這裡玩耍,之後姐姐不知去向,把自己留在這裡很長時間了。孟憲明問清小孩家庭住址後,用執法電瓶車將兒童安全送至家中。

  大額票據找到主人

  8月26日,張店城管執法局4名女巡管隊員劉力菁、洪麗、李婷、王莉莉在西六路北段蓮池小學附近巡邏時,一位剛下公交車的女士將在公交車上撿到的一隻裝有許多票據的塑料袋交到巡管員手中,請求幫忙找尋失主。經清點,塑料袋內有各類票據40多張,其中2張涉及金額約有十餘萬元,幾名隊員根據票據上面顯示的供貨單位,一一進行了聯絡對接,終於在第二天找到了失主武女士。

  : 傳遞城管正能量

  謝雲龍,執法大隊一中隊的一名普通隊員,主要負責東片區域大型戶外廣告、渣土運輸、餐廚廢棄物等巡查整改任務。在工作中,他以手勤、腳勤和嘴勤而著稱,總是和分隊長一起衝鋒在第一線,在協管員隊伍中起到了帶頭作用。

  前些天,受颱風的影響,城區戶外廣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損、很多圍擋也出現了倒塌。謝雲龍冒著雨幫助工地工人們一起扶起倒塌圍擋、引導路人安全通行;在公交站臺、燈箱上用隨身膠帶貼上破損廣告布;挨家挨戶一遍遍督促商家加固廣告牌、修補破損廣告、消除安全隱患。整個7月份,他共貼上破損廣告布幔12處,勸教商家自行整改破損廣告牌5次,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2份。

  模範就在眼前、典型就在身邊,身邊人身邊事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他的故事告訴我們:每一位城市管理工作人員要密切聯絡群眾,發現群眾困難要主動幫助解決,這才是真心誠意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