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裡的勵志故事

  只有創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實的生活,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異想天開的傑作

  英國倫敦著名廚師小邁克爾.魯,喜歡思考問題,而且思考問題的方法、方式與眾不同;有時候真可以稱得上異想天開。當然出奇制勝的點子,不但引起轟動效應,而且也給他本人帶來可觀的名人和經濟效益。

  “將防空洞變成世界首個地下農場”的創意,據《國際線上》報道:三年前在英國成為一樁人們津津樂道的新聞。也成就了小邁克爾.魯的華麗轉身,由一名廚師成為農場老闆。

  三年前,在英國倫敦某酒店做廚師的小邁克爾.魯,每天開車上下班,路過一處叫克拉彭防空洞的地方。那是1940年到1942年,為躲避納粹飛彈襲擊,為脆弱家庭提供保護修建的一處防空洞。該防空洞1944年7月開放,裡面配備有床鋪、醫療室、以及衛生設施,最多可容納8000人生活。防空洞有12層,戰後一直未被使用過。這種深度意味著其可穩定保持16攝氏度的溫度,無需擔憂季節變換、乾旱等問題,完全可以保持蔬菜全年生長所需要的條件。

  這一現象引起了小邁克爾.魯的思考,他那異想天開的大腦,跳躍著智慧的火花,將防空洞建成“地下農場”的品牌創意,獲得了倫敦市長的支援。小邁克爾.魯與兩名企業家,籌集7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732萬元的啟動資金,建成了世界上首個地下農場,種植了藥草、沙葉、豌豆苗、蘿蔔、芥菜、香菜、芹菜等,用於滿足倫敦餐館和家庭所需,事業獲得了成功,很快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智慧的火花,異想天開的構想,只要符合科學和實際,就一定能結出豐碩的果實,成為人生的一篇傑作,助你取得事業的輝煌!

  2:學會過屬於自己的快樂生活

  青蛙想了想,對大鱉說:“大海的確很好,但以我的身體條件,不能適應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這裡沒有我能吃的食物,看來,我還是要回到我的井裡去,那裡才是我的樂土。”

  井裡的青蛙嚮往大海,請求大鱉帶它去看海。大鱉平生第一回當嚮導,非常高興,便欣然同意了。一鱉一蛙離開了井,慢慢前行,來到海邊。

  青蛙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驚歎不已。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撲進了大海的懷抱,卻被一個浪頭打回沙灘,措手不及喝了幾口鹹水,還被摔得暈頭轉向。

  大鱉見狀,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帶著它去遊海。一蛙一鱉漂浮海面上,樂趣無窮,青蛙也逐漸適應了海水,能自己遊一會兒了。

  就這樣,它倆玩得很開心。過了一陣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鹹的海水。它也有些餓了,卻怎麼也找不到一隻它可以吃的蟲子。青蛙想了想,對大鱉說:“大海的確很好,但以我的身體條件,不能適應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這裡沒有我能吃的食物,看來,我還是要回到我的井裡去,那裡才是我的樂土。”

  大鱉點頭道:“這點我可以理解,我在井中體會不到你的快樂,你在海上享受不了我的歡樂,我們還是各自生活在自己的樂園吧。”

  青蛙說:“你讓我看到了井外精彩的世界,但它不屬於我。”於是,青蛙向大鱉告別,回到了自己的井中,繼續過著平安快樂的小康生活。

  每一個人都是不同於別人的,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雖然我們也羨慕別人的生活,悲憫自己的貧困,但是同時我們也擁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別人的風光無限,對於我們也只是電影中的一幕。鞋子大小,只有自己的腳知道。找到適合腳的鞋子,才能輕鬆地走自己的路。

  3:不管遇到什麼困難,生活一切都將繼續

  老子,兒子不是親生的,孫子,一個廠子。

  事業發達,生活幸福,可是,人們卻有很多的閒言碎語。

  有人說老子:傻不傻啊,一份產業交給外人經營,別看現在恭恭敬敬,誰知他安的什麼心,等你真的動彈不了時,哼哼,瞧吧。

  有人說兒子:笨不笨啊,為一次過失,把整個人都賣給人當兒子使,到頭來產業還是人家的,多划不來啊。

  從當初講起吧。

  當初,老子白手起家,打出一片天下,創出一個品牌。老子有遠見,過了知天命未曾到花甲,就將大權移交大學畢業的兒子執掌,自己退居“二線”。

  兒子不負眾望,家族事業按著老子的藍圖紅紅火火地發展。可惜就在即將上一個臺階時,兒子死於車禍,家庭與事業均遭重創。

  幸好老頭有個天賜的好兒媳,是兒子大學時代的同窗。悲慟未了,便挑起了家族的重擔。一個女子,以柔克剛,很快又在業界打出一片新天地。

  唉,說到這裡,真有點不忍說了——老天是如此殘忍啊,在一次產品交流會的歸途中,手中攥滿訂單、心中充滿喜悅的兒媳婦,又出了車禍,成為植物人,50天之後謝世。

  老人幾乎暈厥,不到十年,他失去了兒子又失去了兒媳婦,他的小孫子失去了爸爸又失去了媽媽。一個家庭破碎了,一份產業也岌岌可危——一切都搖搖欲墜。

  導致兒媳婦死亡的那次車禍的責任人,說來人們也許難以置信,就是開頭所說的那個兒子。

  他也是去參加那次產品交流會的,應該說是同行。深深的內疚之後他提出,要是可以免於起訴,他將為老人養老送終。

  老人便做出一個人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不僅免於起訴,還收他為義子,並把家族產業交給他來經營。

  於是形成了開頭所說的“老子,兒子,孫子,一個廠子,以及許多閒言碎語”的局面。

  當事人的聰明在於,他們什麼都聽到了,他們什麼都不理會,他們用時間和行動來說話。現在又是十餘年過去了,老子擁有老年人的天倫之樂,兒子擁有中年人的事業成就感,孫子在親情中健康成長,已經是一名大學生。

  在幸福面前,那些閒言碎語,不免顯得無聊、無力。

  世事無常,人生難料。人生總是要承受失去摯愛的經歷,我們悲傷,我們無助,但生活還是要繼續,擦乾眼淚,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經歷總是會給人啟迪,讓人更加珍惜現在和以後,只要人還在,就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一切都可以繼續。

  
的人還:

1.讀者裡的勵志文章精選兩篇

2.讀者上的勵志文章精選兩篇

3.讀者勵志文章精選兩篇

4.讀者中的勵志文章精選兩篇

5.讀者文摘勵志文章精選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