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禮儀與談判感想

  商務談判,是買賣雙方為了促成交易而進行的活動,或是為了解決買賣雙方的爭端,並取得各自的經濟利益的一種方法和手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說實話,選修商務溝通的確不是出自本人的主觀意願,記得選課那天是星期四下午,每週週四下午我們的課程都是滿滿的,如果這天選課想選取自己喜歡的課程要麼逃課去選,要麼就選完再去上課,如果這樣的話當然就上課遲到的了。我們宿舍的四個算是傳說中的那種“乖學生”吧,我們那天既沒有逃課也沒有遲到,而是像往常一樣把課都上完再去選,還吃過晚飯呢!結果可想而知了,記得當時上網選課的時候只剩下十幾門了,而且學校要求每個同學都要選一門自然類了的都沒有得選了,只有一大堆人文類跟工程類的,而且大多都是在下半學期或者是在週六日上的,其他的安排在週一到週五的課程呢,我們又不大感趣,總之一言難盡啦~。後來我們宿舍的四個人都選取了各自的選修課,更誇張的是其中有3個人在沒有交流過的情況下選的3門課,竟然是一樣的!其中有一門就是商務溝通了。

  商務談判的基本功可以總結為:沉默、耐心、敏感、好奇、表現。

  1、保持沉默 在緊張的談判中,沒有什麼比長久的沉默更令人難以忍受。但是也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另外還要提醒自己,無論氣氛多麼尷尬,也不要主動去打破沉默。

  2、耐心等待 時間的流逝往往能夠使局面發生變化,這一點總是使人感到驚異。正因為如此,我常常在等待,等待別人冷靜下來,等待問題自身得到解決,等待不理想的生意自然淘汰,等待靈感的來臨…一個充滿活力的經理總是習慣於果斷地採取行動,但是很多時候,等待卻是人們所能採取的最富建設性的措施。每當我懷疑這一點時,我就提醒自己有多少次成功來自關鍵時刻的耐心,而因缺乏耐心又導致了多少失敗。

  3、適度敏感 萊夫隆公司的創始、已經去世的查爾斯·萊夫遜,多少年來一直是美國商業界人士茶餘飯後的話題。 數年前,廣告代理愛德華·麥克卡貝正在努力爭取萊夫隆的生意。他第一次去萊夫隆總公司去見萊夫遜,看到這位化妝品巨頭富麗堂皇的辦公室顯得華而不實,並且給人一種壓迫感。 麥克卡貝回憶道:“當萊夫隆走進這個房間時,我準備著聽他來一通滔滔不絕的開場白”。可是萊夫隆說的第一句話卻是:“你覺得這間辦公室很難看,是吧?”麥克卡貝完全沒有料到談話會這樣開始,不過總算咕咕噥噥地講了幾句什麼我對室內裝修有點有同看法之類的話。 “我知道你覺得難看”,萊夫隆堅持道:“沒關係,不過我要找一種人,他們能夠理解,很多人會認為這間房子佈置得很漂亮。”

  4、隨時觀察 在辦公室以外的場合隨時瞭解別人。這是邀請“對手”或潛在客戶出外就餐,打高爾夫、打網球等等活動的好處之一,人們在這些場合神經通常不再繃得那麼緊,使得你更容易瞭解他們的想法。

  5、親自露面 沒有什麼比這更使人愉快,更能反映出你對別人的態度。這就象親臨醫院看望生病的朋友,與僅僅寄去一張慰問卡之間是有區別的。

  篇二

  對待他人不要在一開始就貼上標籤,最好做到,用心來對待,用真誠來換取,進行平等交流。就不會在待人上戴上假面具來奉承,用偽善來逢迎人。也少了猜忌,多了信任。人生也灑脫了。甚至在緣分的催化下,能產生兩顆心之間的共鳴,獲得穩定而牢固的知心至交。這更是難能可貴的,更是人生的喜樂,或者說生命的質量也增加了。很感謝師兄的一席話,給的啟示是那麼的真真切切,這是我得到最大的收穫。也用了師兄的方法,腦海裡突然想到自己一個很久沒聯絡的朋友,在今天果斷打了個電話,敘敘舊。對方異常驚喜。發現如果等到節假日再保持聯絡其實已經是很遲了。

  課上也聽到很多做事其實就是做人的道路。的確孤掌難鳴,很多事情離不開集體的協調與配合。例如在做一些策劃活動時,往往多會涉及到場景佈置人員,主持人,樂隊人員,贊助商等等,需要各種不同的人才能是一個活動順利進行。人從哪裡了,最好是大家都彼此瞭解認識,這樣看似複雜的事變的簡單了。因為我們這裡有人了,志在必得,只欠東風。

  我發現這是我大學以來經歷的最有意義的一次課。很多人都用認真的眼神,用心去聽,整個階103的氣氛如此的和諧。不管是老師的主持引導,嘉賓和同學間的互動,我們學味黯然,我們收穫滿滿,思維也突破了狹隘,從疑問到信服的答覆。兩個字“充實”!這才是真正大學生該有的課啊。

  篇三

  本學期的商務談判課程的學習,我基本掌握國際談判流程,瞭解談判各環節的要求和注意點,及風格的體現。以下幾點是我的學習總結:

  第一,國際談判基本流程:談判雙方友好溝通;明確談判目標;確定談判人員;相關性地全面蒐集資料,透徹分析目標關鍵,周全談判計劃,制定談判戰略;談判地點選擇,行程安排確定,翻譯人員的決定,到達談判地進行談判;實質性談判,體現談判風格,運用談判策略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或共贏局態;協議的簽訂;談判總結,成果彙報。

  第二,談判的關鍵是人。一個專案的好壞除了其本質屬性以外,基本都是由談判人員的操作來評定和掌控的,因此,談判人員的選擇至關重要。談判人員的性格決定了其談判風格,首席談判官的風格奠定了談判小組的基調,在談判過程中,言語腔調,表情神態,動作,技巧等細節都能影響整場談判的趨勢,只有擁有談判主控話語權,在談判中佔有優勢的團隊,才能使談判結果趨向期望值,取得成功。選對人,才能做對事。

  第三,談判策略是指揮棒。企業發展講求戰略,商務談判講究策略,本次小組談判的表現風格是indulgent,我組的談判策略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和潛伏性,與上海天合汽車安全系統公司的貿易談判中,合理地順從,建立有好合作關係,並逐漸進行技術合作獲取對方公司的技術核心埋下伏筆,最後的收購談判中,以技術為王牌低價收購對方資產。可見,當今的合作已經不再是一次性合作,而要考慮到長遠的利益發展,合理預見把握機遇,談判策略終要影響最終談判結果。

  第四,爭取定基調的角色。談判中,誰來定基調意味著談判的話語權的歸向,比如我國的鋼鐵貿易中,鋼鐵龍頭的寶鋼沒有話語權,在國際鋼鐵價格提高的背景下,根本沒有資格站不來說“我們不願意”,即使說了也沒分量,結果就是給我國鋼鐵行業帶來了巨大壓力。

  第五,談判細節決定談判成敗。在談判桌上什麼該說,要怎麼說,什麼事情是可以拍板,什麼時候可以妥協,甚至到穿著,會場佈置,翻譯人員的邀請等等都是很細節性考慮的問題,比如在談判時的語氣語速,說堅決了表示該問題不能鬆口,說模糊了表示對方在躲避該問題,語調低了表示準備不充足,語調響了表示他們在該問題上沒有迴旋的餘地,當然,這些都是要在談判的氛圍中去體會的,有時表達錯一個意思將會導致本場談判失敗。不論是談判,做事也應該注重細節。

  第六,影響力。這是我在參與準備談判表演時最有感觸的一點,人成功的某一點,說到底就是她的影響力,這就是為什麼經理叫你幫他倒杯茶,你會願意,而換作是乞丐,根本不可能。而如何擁有,是我現在一直在摸索的……

  在這門課中學到了很多,但還是有很多的不足,最主要的是考慮問題不全面,沒有經驗是一個原因,但更多的沒有體會到談判人員的處境,思維不夠發散,因此需要更多的實踐體會,將這些實戰性的東西消化於實際;再者,要細心觀察生活,很多東西都是生活中我們沒有注意到細節,很重要但卻很容易忽視;最後,就是深刻體會到今日事,今日畢,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重在積累,而不是填鴨式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