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職場有哪些困惑

  如果說就業的過程讓人深感無奈,那麼如何處理好初入職場時的困惑就是另一道待解的難題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案例一:小張是某大學審計專業的畢業生,大學期間學習成績優異,並擔任學生幹部,性格活潑開朗。畢業後,小張信心滿滿認為可以順利地找到滿意的工作,並在短期內有所成就,卻不想經歷一番波折後才找到一份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上班後新問題隨之而來,由於在學校裡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職場中所需要的工作技能有所不同,所以小張工作起來很吃力。為了做好工作,小張不恥下問地向同事學習、討教,但同事卻總以各種理由推脫,致使小張的工作不能順利開展,同事關係處不好,無法融入到團隊中去。這些都讓小張有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如果這樣持續下去,自己的能力無法得到真正的體現,又不能得到團隊的幫助,最終只能面臨辭職走人的窘境。下班了,看到其他同事三五成群的離開,失落感不禁再次向小張襲來。

  如何選擇呢?在堅持與辭職間,小張選擇了前者。由於單位裡女性居多,加上小張性格比較外向,他便主動與同事打招呼,偶爾還會買一些小零食在工作的休息時間與同事們一起分享,性格活潑的他還會抓住時機與同事開一些無關緊要的玩笑,經過幾次嘗試後,他與同事間的關係悄然發生了變化。有的同事開始主動與他打招呼,下班後會邀他一起同行,工作中也會主動給他一些好的建議。如今,小張已經完全適應了這份工作,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為了讓同事關係更加融洽,他還會經常叫上同事一起去K歌,完全沒有了初入職場時的尷尬。

  對於剛剛接觸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來說,類似小張的情況也會經常發生。從小張的身上我們可以學習一些經驗。

  惑一:如何儘快完成角色轉換

  大學校園裡的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在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以後因為不被重視、工作不順利等產生心理落差是普遍存在的狀況。從學校到職場,從學習到工作,很多東西都要從零開始。讓很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一時間無所適從,十分焦慮、惶惑,最後導致不能儘快進入工作角色,工作時精力不集中,無法發揮自己的真實能力,做事頻頻出錯,導致自身壓力越來越大,嚴重的會產生跳槽、辭職等想法。

  對策:完成角色轉換最重要的是首先讓自己在心理上接受並認可目前的工作狀況。對工作,要有一個合理的心理預期。職場不同於以往所處的學習環境,很多人和事都需要重新去認識和了解。盲目的自信並放大自己的能力只會讓自己遭受更大的挫折,同時也會讓領導和同事覺得你好高騖遠,做事不踏實,給領導和同事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惑二:如何儘快融入團隊

  職場中,很多工作都需要團隊協作完成,作為職場新人,要想在團隊中立足,就要儘快融入到團隊中去,讓領導與同事看到你的努力和能力,在團隊合作中,更多機會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並得到領導、同事及時的指導和幫助。面對公司裡固有的團隊關係,作為職場新人很多時候不知道該如何融入進去,自己困惑的同時也會給同事留下不合群的印象。

  對策:每一個職場人都夢想職位的升遷,難免會勾心鬥角。但同事間有競爭也會有友誼。所以,初入職場的新人要表現出謙虛謹慎的態度,不可剛剛入職就大肆宣揚自己的理想抱負,讓其他同事對你有戒備心理。處理好與領導、同事的關係是做好工作的開始,面對上級時,說話辦事要有分寸,面對同事時,要主動交流,微笑著面對一切,讓人看到你樂觀的心態。另外大方熱情、不卑不亢也會給領導、同事留下努力和沉穩的印象。工作之餘,也應該儘可能多的與同事交流,而一起聚餐或者參加娛樂活動是處好同事關係最佳時機,與同事多些溝通和交流,在職場中也同樣可以交到知心好友。

  惑三:如何面對專業技能的盲點

  小張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敢於向同事提問,雖然沒有得到同事的幫助,但這種精神是每個職場新人都應該具備的。有些新人急於向領導表現自己的能力,不懂裝懂,最後無法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影響工作程序的同時給領導和同事留下虛榮的印象。

  對策:職場新人對某些專業技能不熟悉、遇到專業知識盲點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因為擔心被拒絕就不懂裝懂,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遇到小張那樣的同事,如果自己敢於提出問題,不僅能使自己在工作中少走彎路,還能給領導和同事留下好學上進的印象,另外,下班後,及時充電也是職場新人必不可少的功課,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案例二:畢業生小劉很幸運的應聘到一家知名企業,任職於該企業的投資發展規劃部,主要負責專案的建設和管理以及企業的融資。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的小劉在面對諸多財會方面的問題,只能望工作而空興嘆。工作一個月的時間,除了最基本的打字、影印,領導沒有交給他任何核心的工作,雖然他也試著為自己爭取了表現的機會,但因為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始終無法單獨完成工作,而領導和同事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對他一一指點,久而久之,便被部門邊緣化,領導也有重新招人的打算。一面是知名企業的工作職位,一面是毫不熟悉的業務知識,是去是留,讓他萬分糾結。

  當下,從事與專業不符的工作是很普遍的現象,但也只限於所從事的工作對專業要求不是很高。工作崗位競爭激烈,讓很多畢業生有種“撿到籃子就是菜”的衝動,在工作中,自己是否能勝任,是否能提高工作能力,是否能實現自身價值等問題都全然不顧,最後只能在激烈的競爭中黯然出局。

  惑四:如何做好職業規劃

  所謂的職業規劃是指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在對個人和內外環境因素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個人的事業發展目標,選擇適合實現目標的職業,制定完成目標所需要的工作、教育和培訓計劃,對每一個步驟的時間、專案和措施做合理的安排。很多畢業生忽視了職業規劃的重要,盲目地尋找工作,最後能成功的必然很少。

  對策: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職業規劃應該是學生在大學期間就要完成的作業。做自己喜歡並且能夠勝任的工作,不僅僅能為自己贏得財富,同時也會最大限度的實現自身價值。在社會化大發展的市場背景下,工作內容越來越細,對求職者的專業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唐突的選擇既沒有興趣也沒有專業知識的工作,勢必會打擊自己的自信心。對於那些還在象牙塔裡的學生而言,要有緊迫感,大學時光一晃而過,不要等到臨近畢業才去思考自己的就業方向,忙亂中只會讓自己亂了方寸。對於已經站在畢業節點的學生來說,如果沒有時間去仔細規劃職業發展方向,不妨圍繞自己目前的實際狀況做一個短期計劃,找一份專業要求不高但有鍛鍊價值的工作先就業,給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做好職業規劃,然後再去擇業。這不僅讓自己在畢業後可以維持基本的生計又能通過社會的磨鍊去認真審視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之路。

  惑五:如何合理定位

  進入知名企業或者外企任職是很多畢業生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而那些光鮮工作背後卻是高強度的工作內容和嚴格的管理制度。對於缺乏工作經驗的職場新人來說,是否能儘快適應高強度的工作,是否已經具備工作所需要的經驗技能,是否能在短期內贏得領導的認可,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對策:人往高處走,這是毫無爭議的命題。但路需要一步一步踏實地走,一蹴而就的成功實在是鳳毛麟角。所以作為職場新人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把就業的第一步放在一些中小企業上未必是件壞事,有些小公司因為實力有限,薪資、福利相較於知名企業有一定差距,且常常需要身兼多職,但是對提高員工自身綜合素質是有很大幫助的。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經驗積累,再尋求到知名企業工作的機會,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畢業生眼中的渴望與茫然應該能夠給仍在象牙塔裡的莘莘學子帶來心靈上的震撼與反思。承載著社會與家人的熱切期盼,承載著實現自身價值的崇高理想,年輕人要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式並及時反思,媒體與師長口中的就業壓力不僅是新聞報道和書本中毫無感情色彩的詞語,它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現實。象牙塔裡的夢很美,現實社會的競爭也很殘酷。未雨綢繆完善個人綜合素質,及時瞭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資訊,會讓你在初入職場時走得從容,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初入職場該如何面對困惑

  人生在世困惑很多,可以說是不計其數。在職場中的困惑更是如此。因此初入職場的人們不必將自己的所有困惑都一一放在心上,被困惑影響,使自己的心情一落千丈,幹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

  人生也是難得糊塗。沒有必要將職場中的困惑一一弄個清楚,明白,只需要自己的做事清楚,做人明白就行了,不必要為了所謂的困惑去向每個人打聽詢問,這樣會招人煩,惹人厭。

  如果自己有困惑,而且這個困惑和自己的工作或者利益密切相關的話,千萬不要到處聲張,向這個打聽,向那個詢問,要自己靜悄悄地找到答案,可以查詢公司的檔案管理制度或者上網查詢等等途徑解決自己的困惑。

  不要將自己的困惑帶在臉上。這個社會需要隱藏面部的喜怒無常,始終保持真誠的微笑,才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可以接近的人,是一個平和的人,而不是一個喜怒無常,會大起大落的人。

  不要將職場中的困惑久積在心,堵塞自己的心情通道。心情不美麗,工作自然會做不好,不但自己不開心,還會招致老闆或者領導的罵,使自己心情更不好或者還有丟失工作的風險。

  對於目前無法解開的困惑請將它們留給時間吧。時間會揭示一切的謎底,而這些謎底的最終揭示也會使自己得到成長。為什麼呢?一方面自己面對困惑的忍受力增長了,另一個方面使自己明白所有的困惑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不攻自破,養成了自己平靜處理問題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