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高中階段是人一生中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不僅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同時又是增長知識和才幹的重要時期,心理健康發展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小

  1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好的情緒要與人分享,糟的情緒要與人分擔,這有助於我們增加對情緒的敏感度並加深自我認識和把握。負性情緒的表達尤其重要,它不僅有助於我們緩解當時的緊張,而且可以避免壞情緒的積壓。在表達負性情緒時要注意一個原則: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

  2要學著引導過度情緒。任何事情都有其適應價值,只要適度就好。但生活是如此複雜,人難免會由於各種內外刺激而產生過度的情緒反應。這樣的時候要能及時感覺並學習為情緒找一個恰當而安全的宣洩渠道,例如痛苦時要找人訴說,讓情緒及時得到緩解。

  3不在情緒衝動時決策。因為情緒衝動時人很難做出高質量的決策,當然,情況緊急時只能例外,而且對有的人來說,急中還能生智。

  4加強思想修養,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古人說:“養生莫若養性,養性莫若養德”。所謂養德就是注重道德修養。只有少私心,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心胸開闊,開朗樂觀,生命之樹長青。據調查,長壽老人絕大多數都樂善好施。偉大醫學家孫思邈531~632年濟困扶貧,免費為人治病,被尊為“藥王”,他以102歲的高齡而壽終。

  5對待現實生活的態度,不要患得患失。不為名利而爭,不為瑣事煩惱,要培養寬巨集大度,襟懷坦白的品質。千萬不能對周圍的一切都看不慣,整天牢騷滿腹,怨天尤人,這種傷感情緒對身體健康極為有害。

  6熱愛自己的工作。志有所專,樂以忘憂,每個人應以對社會能有所貢獻為樂。許多科學家是長壽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熱愛造福於人類、推動社會進步的科學事業,勤奮用腦,心胸豁達寧靜。有人曾對中國自公元221年以來到新中國成立前的3088位著名的自然科學家的壽命進行過統計,他們的平均壽命是65.18歲,遠遠超過了當時的平均壽命。這個事實證明,凡熱愛本職工作,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其壽命比一般人要長。

  7運動能使人精神愉快。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醫治“情緒病”的靈丹妙藥,但從事體育運動卻是改善不良情緒的好方法。當自己情緒鬱悶、苦惱時,或情緒激動與別人爭吵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轉移一下注意力,到外面打一打球,或者散散步,這樣不良的情緒會在運動中消失。

  8廣交朋友,樂於互相交談。當你遇到困難,受到挫折,甚至遇到不幸時,首先要冷靜下來,控制一下自己的感情,然後可向親朋、同事傾訴苦衷,從他們的勸告和開導中得到力量和幫助,這樣,苦悶的情緒會慢慢消失,而變的豁達、輕鬆。

  9廣泛多樣,自尋樂趣。琴棋書畫是中國古人頗為讚許的興趣愛好,養育魚鳥,種植花木也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在情緒不佳或緊張的工作之後,觀賞一場相聲或啞劇,常常被逗得捧腹大笑,精神振奮;或欣賞一下優美動聽的音樂,緊張和苦悶也會隨之消除。尤其是對老年人,更應培養廣泛的興趣,用豐富多彩的愛好,調劑、點綴自己的生活。

  為了您的健康、長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養成喜笑顏開,無憂無慮的性格,生活在幽默、風趣、歡樂、輕鬆的氣氛之中,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掌握好完全在自己手裡的健康力量——良好的情緒。

  大

  1 能保持對學習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2 能保持正確的自我意識,接納自我。自我意識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對自己與周圍世界關係的認識和體驗。

  3能協調與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經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行動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穩定性好。

  4 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

  5 能保持完整統一的人格品質。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構成的氣質、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觀等各方面平衡發展。

  6能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境及處理個人和環境的關係。

  7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地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高中生心理健康標準

  1、觀察、注意、記憶、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達到同齡人正常水平,在一定場合能發表個人見解。

  2、情緒比較穩定,基本上能保持較好的心境,一般情況下,對自己的情緒反應能把握好時機和分寸。

  3、興趣廣泛,對某些方面的興趣有穩定性和專注力,能積極參加課內外活動和社會實踐。

  4、行事有較明確的目的,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調節力,有克服困難的恆心和毅力,基本上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5、能將絕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學習、有正確的學習動力,有一定的學習自主性,不斷追求新的學習目標。

  6、自尊、自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範用內能適度追求和滿足自身需要。

  7、對生活有較高的熱情,有進取的精神面貌,對自己的隱憂能儘量地“放開去”,能較愉快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性格較為開朗,處事基本上一做到言行一致,有正義感。

  8、樂於交往,與家庭成員、老師、夥伴大都保持比較和諧、親密的關係,對友誼有正確的理解。

  9、瞭解高中男女學生基本的生理、心理特點,與異性同學有廣泛友好的接觸,對外界的各種誘惑有較強的抵制能力。

  10、能面對現實,並以積極的態度適應環境,個人目標和行為經過努力能與社會、學校的要求基本一致,能識別和抵制不良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