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成功者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創業是一件需要激情去支撐的事情,創業途中將遇到無數未知的困難,沒有激情特別容易將一個不堅定的創業者擊垮。 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蓬勃的創業激情

  創業是一件需要激情去支撐的事情,創業途中將遇到無數未知的困難,沒有激情特別容易將一個不堅定的創業者擊垮。

  “自做自售”的品牌創始人王金麗從小就懷揣創業夢想,唯誓婚紗的五月、吳聰從大學起便十分喜歡婚紗,在她們去婚紗廠實習之後,她們便開始向著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努力。從版型到面料,無論是純手工還是工業生產,製作過程中她們學到了很多難以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七巧板兒童創意工作室的文雅琴在教小朋友畫畫的過程中興趣越來越濃,小朋友們對她的喜愛更加支援她繼續創業的道路。不管是自己對專業的熱愛,還是身邊事物帶來的支援,都變成了創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支援著她們前進的步伐。

  2.匹配的專業知識

  大學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可以幫助創業者進入行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豐彩數碼印花紡織產品有限公司的劉長庚,在大學期間學習與材料相關的染整專業,這與他後來創業從事的數碼印花息息相關,堅實的專業背景讓他有充足的實力去掌握這樣一門先進的技術,他也因此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七巧板兒童創意工作室的文雅琴,在大學學的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良好的繪畫基礎,讓她有了教孩子們繪畫的基本功,孩子們才能獲得更好的指導。“自做自售”的王金麗,在大學學習的是裝飾藝術設計專業,唯誓婚紗的創始人五月和吳聰,則學的是服裝設計專業。可見,良好的專業基礎,充足的專業知識,讓大學生創業者更輕鬆地進入其所在的行業,併發掘出適合自己的方向,描繪出理想的模樣。

  3.挖掘個人的原創設計能力

  創新是文化創意產業最需要的因素,在創業的過程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自做自售”和唯誓婚紗兩個案例都是通過其獨特的原創設計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自做自售”的王金麗主要依靠個人設計的原創作品吸引人們的目光,手提包與靠枕,樸素中不乏時尚。唯誓婚紗主打的特色是新式婚紗,她們不拘泥於傳統的白色長款婚紗,開始使用更多的顏色和款式。淺黃、淡綠、淡粉等時尚的顏色受歡迎的程度超過了傳統的白色,突出了新娘的個性,而不同的款式來體現新娘身材的優點,展現出她們不同的美麗。這兩個案例中,她們都努力挖掘出了自己產品與普通產品不一樣的方面,突出了自己的個人原創能力,迎合了消費者的心理―強調個性、時尚、樂於展現自我,實現了品牌價值的提升。

  4.緊密依託學校資源

  在這4個案例研究中,丰采數碼印花和七巧板兩家創業者得到了母校大力支援。如果劉長庚單人創業,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濟實力研究開發在國內外處於先進地位的數碼印花技術,是有很大難度的。北京服裝學院為他提供資金、人力、技術研發的支援,共同研製出在世界上處於前列的數碼印花技術,成為他技術創業的立足之本。因此,他與丰采數碼印花的成功離不開學校的幫助與支援。

  同樣,在創業過程中獲得學校幫助的還有七巧板兒童創意工作室。文雅琴剛開始工作的地方是用自己的起居室改造的,地方比較小,後來在學校教師的幫助下找到了合適的辦公地點,並在兒童節的時候,與母校共同合作,給七巧板兒童創意工作室的小學生舉辦了2010年“零零後未來服裝釋出會”,受到家長和學生的歡迎。

  這兩個案例充分說明:大學生在社會創業中,只依靠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找到自己的合作資源。這兩個人就是因為很好地找到了自己的“堅強後盾”―母校,才與學校實現了較好的資源共享,實現了雙贏。

  5.積極尋找各種解決方法

  創業的過程永遠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這四位創業者在創立公司的過程中,都遭遇過不同層次的困難。如“自做自售”品牌遭遇被模仿、無技術團隊支援、創新難度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等;七巧板兒童創意工作室遭遇地址多變、學生精力不集中、與孩子及其家長的溝通存在障礙等;唯誓婚紗產品由於創新性較強,遭遇生產加工難、知名度不夠、財政狀況不穩定等問題;丰采數碼印花遭遇缺乏經驗導致實踐成本增加、產品知曉率不高、產品消費者不敢嘗試等。其實,這些問題都是所有困難中的冰山一角。在遇到困難的同時,他們自己尋找解決方法,用“不拋棄、不放棄”的心態做事,最終解決了問題。在堅持的過程中,他們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因此,只要心中有理想、有志向,堅持下去,使自己保有艱苦奮鬥、忍受挫折和永不言敗的堅定信念,創業者就能最終走向成功。

  國家和學校為創業成功者提供的資源

  1.國家層面

  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為畢業生創業成功提供了寬鬆的環境。這幾位畢業生雖然畢業時間有早有晚,創業卻是近幾年開始的,恰逢國家推行自主創業的契機,極大地引發了他們的創業熱情。也正是有了創業的激情,他們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旅。

  2.學校層面

  目前,各高校都紛紛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北京服裝學院也不例外。學校開設了“創業學”等一系列的課程,除了傳授課本上的理論,還邀請從事創業研究的專家和有創業經歷的企業家與學生進行創業經驗交流,針對具體案例展開深入探討,既讓學生從中瞭解創業的艱辛,感悟創業的真諦,也讓學生在硝煙瀰漫的商戰中學習思考。另外,還在學校內部設立創業實踐平臺,對教學環節起到良好的補充作用。這個平臺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實習實踐機會:如王金麗參加過校內瘋果盒子個人作品售賣活動、文雅琴參加過創業講堂活動、五月和吳聰參加了創意創業文化周展示活動、劉長庚參加過創業專家與學生座談活動。另外,學校還提供到中國創意產業實戰基地參觀、大學生創業實訓模擬公司大賽、咖啡書屋和服裝零售終端實驗室免費創業實踐的機會,這些實踐平臺的設立,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和實踐的教育,為他們走向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