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架設家長與老師間的溝通橋樑

  老師是孩子學習生涯中最好的引導者,他們亦師亦友。構建良好的溝通關係能夠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譬如,他的進步、需要改善的地方以及強項等。下面小編整理了家長與老師間的溝通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家長與老師間的溝通技巧:提前準備家校訪問

  老師和家長預約一個彼此都方便的時間以便開展家校訪問。

  問問孩子,他是否有事情或想法希望你去和老師溝通討論?或者有什麼事情是隱瞞未曾吐露的。這些能幫助家長把注意力放在已想好的問題上,從而避免對話尷尬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家長也可以把平日裡一直藏在孩子心中的一些小困惑和老師交流。在這之前,記得要和孩子強調此次家校訪問的積極意義,如此以來便能緩解孩子的過度憂慮。

  家校訪問中,家長可詢問的關鍵問題:

  1. 我的孩子今年的主要學習內容和任務是什麼?他需要達到的理想成績是多少?

  2. 面對班級中不同學習能力和型別的孩子,老師是如何因材施教的呢?

  3. 什麼科目可能是我的孩子最喜歡的?他有哪些優缺點?

  4. 我的孩子課堂互動是否積極?他是否會嘗試回答有挑戰性的問題?

  5. 課堂分組討論時,我的孩子是否會融合其中參與討論?

  6. 學期末的考核是否和日常測試、出勤率、家庭作業、手工作品、團隊研討等都有關聯?如果我的孩子沒能通過學期末的考核,有什麼方法可以補救嗎?

  7. 我的孩子在班級裡和其他同學們相處融洽嗎?

  8. 家長在家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支援?如何來幫助及輔導他的家庭作業?

  9. 老師是否有留意到我的孩子有任何令人擔憂的行為?如果有,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什麼解決方法嗎?

  家長與老師間的溝通技巧:家校訪問後的跟進

  1. 把家校訪問的內容轉述和解釋給孩子聽如果內容是適合的。

  2. 如果還有問題需要討論,請與老師保持交流互動,觀察孩子在校的各種表現。

  3. 當孩子的弱項科目、行為習慣得到改善時,記得要多多表揚他!

  通過正確的詢問方式和與老師的良好溝通,家長們就不必過於擔心孩子的在校生活,在校時間就全權交給老師吧,當然也要記得每次臨近期末結束時,對老師的辛勞付出,表達一聲“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