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善良不因惡人而改變

  富蘭克林·羅斯福:“假如一個人真的善良,那麼善良就是他的天性,這善良不會因為面對的是善人或是惡人而改變。……我們的善良不能因為惡人的惡,而發生改變!”

  善良不因惡人而改變

  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曆史上最傑出的總統之一,他行事果斷,不但帶領美國從世界經濟危機的泥淖中順利走出,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生活中,他卻有另外一番風采:溫和善良,平易近人,甚至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他也能做到以德報怨,伸出援助之手。

  羅斯福年輕的時候,曾在家鄉的一個大農場裡工作。農場主德里斯是個刻薄而吝嗇的人,總是對工人們吹毛求疵。一次,羅斯福負責的工作出了點問題,德里斯便以此為藉口,扣發了他的全部工資。羅斯福氣不過,將德里斯告上了法庭。然而,德里斯收買了農場裡的兩個工人做偽證,使得羅斯福不僅沒有討到工資,反而賠了不少訴訟費。

  從此,羅斯福與德里斯結下了怨恨。

  沒想到二十多年後,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總統,著力解決日益嚴重的“經濟大蕭條”。一個週末,羅斯福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老奸巨猾的農場主德里斯。原來,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他幾乎面臨破產,農場急需資金支撐,可由於名聲不好,借不到一分錢,無奈之下只好求到羅斯福府上……

  幫還是不幫?羅斯福陷入了矛盾。過了一會兒,他不顧妻子的眼神暗示,毅然決定為德里斯擔保,幫德里斯籌措到了一筆救命的貸款。

  德里斯走後,妻子嗔怪羅斯福:“你幹麻還去幫他?難道你忘了他當初是怎樣對你的嗎?”

  羅斯福聳了聳肩,微笑著說:“假如一個人真的善良,那麼善良就是他的天性,這善良不會因為面對的是善人或是惡人而改變。面對惡人,自己也變得凶惡,這還是真正的善良麼?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做到——我們的善良不能因為惡人的惡,而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