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成績差該怎麼補救

  高三是高考的臨門一腳,這個時候如果語文成績還不好的話,就要想好方法及時補救了。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三語文成績差的原因及補救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語文成績差的原因及補救方法

  大量打擊下的自卑和莫名其妙的自傲。

  此處談到的“大量打擊”,一方面指的是考試成績的起伏,一方面指的是大量練習後取得的成績和預想不一致兩方面內容。成績的起伏在客觀上是無可避免的,但學生是否能夠理解呢?練習方向的不準確造成效果的不顯著或者練習雖然多但不善於總結,未形成質變的問題學生是否可以理解?

  在此處,學生群體存在這樣一個心理預設:努力了應該就有成果,而這個成果應該直接而快速地反映在考試成績上。如果沒有,即突破心理預設,造成心理不適。嚴重者形成自卑心理。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通常的做法即在考試之前即打破學生的心理預設,並施加另一種觀念:任何努力都將會獲得正面的迴應。只不過,這種迴應未必會以你所期望的方式和事件出現。通過打破和重設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相關比較穩定心理預設。

  此處談到的“莫名其妙的自傲”指的並不是成績的高峰,而是對自己某個“長處”或“自認為的長處”的自傲。譬如某學生認為在作文寫作中自己的理解能夠足夠強大,能夠猜出出題者的淺層意圖和深層內涵,因此不能寫淺層意圖,要寫深層內涵,從而在萬軍陣中殺出新路。而實際上她確實具備發現淺層意圖的能力,但是在構建深層內涵的具體表述內容時,往往因為詞不達意或者跑偏跑錯最終還不如對淺層意圖的有效把握者得分高。譬如某些學生讀書量和讀書跨度大,對那些讀書較少、更多注意力集中在課本和學校發的延伸材料商的學生有些輕視。於是在語言和行動上,會產生居高臨下的俯視感和特立獨行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通常的做法是與其單獨交流,先提出“懂得越多,越覺得自身的粗鄙”這一觀點,通過“共情”的方式,引導學生反思自我,發現自我的“不足和粗鄙”。從而幫助其建立一種“自我渺小感”。這種渺小感確實是踩在之前他們就“藐視”的那些人背上,所以顯得依舊“高聳入雲”。但因為開始察覺自己的“渺小和不足”,他們反向思考那些被自己藐視的人身上的優勢,進而發現他們身上自己不具備的優點。從而實現對同學的尊重、對學習的尊重和對自己的重新定位。

  過度地自我增壓和貼標籤

  一定的自我增壓是對自己的鼓勵和促進,但過度的壓力往往造成之前談到的自卑。我校學生普遍為農村子弟,無形中形成了家長期許過高和自我期許過高的現象。而急於求成的心理又在這樣的學生群體中大量存在,於是自我增壓即過度。

  過度自我增壓的臨床表現很豐富:失眠、自閉、自卑、抑鬱,乃至到身體肌體的無限疲憊感、無力感、痠痛感和感冒發燒。這些上述臨床表現在本屆學生中多多少少都有體現。如果說心理問題還能引起注意的話,由心理不適而引起的生理不適,往往不被重視。以為是普通的感冒發燒,而很多時候可能只是自我臆想。即使去醫院檢查,無任何疾病感染的情況,也以為是醫院醫療水平不足,而非自己心理問題。由是更加重心理負擔。

  貼標籤,此處指的是負面的貼標籤。如我沒用,我辜負父母的信任,我就是自卑,我就是那麼醜,我就是智商低情商低。“期待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在學校對兩組學生進行跟蹤調查。在跟蹤調查之前,隨機地將一些學生分為兩組。最後結果為某一組的成績優於另一組。學生是隨機分配的,但問題出在哪兒呢?成績更優那種被告知他們比另一組更優秀。而且在接下里的時間裡,由教師通過語言等多種方式強化這種言論。於是在學生的期待和教師的“期待”下,他們呈現了更好的表現。貼標籤,本質上說就是負面的心理暗示,本質上就是負面的自我期待。長期在這樣的負面自我期待下,更形成了“標籤”所指向的負面狀態。

  如果說過度自我增壓是正面自我期待的濫用,貼標籤則是負面自我期待的濫用。自我期待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如何實現合理有效地自我判斷和自我期待。

  針對這兩種情況,我通常會直接和學生探討心理本質,即“過度自我期待”的“過度自我加壓”和“負面自我期待”的“貼標籤”。講清楚心理機制,從而引導學生反思自我,捋清楚自我在家族和個人生活中的位置、作用、能力大小,讓學生樹立合理的自我期許目標。

  所有的交流,可單獨和心理比較敏感的學生進行交流,也會在課程進行過程中滲透引導。可在培優導學中進行,可在學生找上門時進行;課程中進行應該是更重要的方式、更有效的方式。比如《將進酒》的李白可用來談自卑和自傲,《遊褒禪山記》的王安石可用來談增壓和貼標籤;比如都德的《最後一課》可用來談“補償效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用來談“放手和著手”。

  高考複習本身就是包羅永珍的。在體會到學生的心理狀態之後,對複習的版塊和具體知識點可以選擇不一樣的呈現方式和呈現節奏,從而讓學生的心理狀態更好,事半功倍。掛一漏萬,拋磚引玉。不勝唏噓,畢竟非專業的心理醫生。

  高考語文備考複習安排與策略

  一、時間安排

  第一輪***9月—3月***全面複習,夯實基礎;第二輪***3月---5月***專題複習,查漏補缺;第三輪***5月-6月***強化訓練,提高實戰能力。

  二、第一輪複習

  ***一***第一階段*** 9月3日—10月15日***

  ①梳理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有關知識。②認讀3500個常***次常***用字,挑出沒掌握的字分散識記。③挑出易寫錯字和易誤寫的詞語分散識記。④ 複習標點符號知識,並練習掌握。 ⑤複習實詞、虛詞,並練習掌握。

  ***二***第二階段***10月16日—11月15日***

  ①複習詞語***含熟語***,並練習掌握。②辨析並修改病句訓練。③複習語用表達相關知識。

  ***三***第三階段***11月16日—12月15日***

  ①繼續複習語用表達相關知識。②複習常用的8種修辭方法,並練習掌握。 ③詩歌鑑賞訓練。***內容③的複習可結合試卷講解進行,著重方法指導***

  ***四***第四階段***12月16日—1月20日***

  ①著重記憶名句名篇。②現代文閱讀訓練***包括論述類文字閱讀和文學類文字閱讀***。 ③作文訓練***力求有針對性和系統性***。④模擬練習。

  ***五***第五階段***2月25日—3月20日 ***

  ①歸納複習18個文言虛詞和200個文言實詞。②文言文閱讀訓練***本內容的複習跨度較大,各班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安排***。③繼續作文訓練,強化熱點素材積累和運用。

  三、第二輪複習

  ***一***第一階段***3月21日—4月5日***

  在一輪複習的基礎上,針對自己在語基、表達等考點的弱勢環節複習。②注意在生活中為閱讀與作文積累材料。③本月內30%的時間用在做題上,注意總結命題規律與特點。

  ***二***第二階段***4月6日—4月16日***

  ①偏重閱讀古文與現代文。②練習作文的寫作。③多做模擬題。④關注有關考綱的資訊。

  ***三***第三階段***4月17日—5月1日***

  ①重點是作文。②檢測二輪複習總體效果。

  四、第三輪複習

  ***一***第一階段***5月1日—5月15日***

  ①研讀考綱,命題依據。②大量做模擬題,準備糾錯本,記錄弱勢環節,查漏補缺。③多看優秀範文。營造作文亮點。④關注新題型。

  ***二***第二階段***5月16日—5月31日***

  ①迴歸真題,多做模擬題。②看糾錯本,查漏補缺。

  ***三***第三階段***6月1日—6月6日***

  自我調節,適當看書,保持好心態。

  高考語文各類題型提分技巧

  1.實用類文字閱讀,這個考察的就是細心,細心。文中沒提到的千萬不要以為是對的。可以多做幾道題找找感覺。

  2.默寫。不要求你全部會背,但是我要你保證每句文言文說上句你都能接下句,而且每個字都要寫會。

  3.文言文閱讀。這個就是你平時的文言文知識積累了,主要是憑語感。多讀一讀你課本中的文言文。

  4.古詩文鑑賞。這個回答問題是有固定格式的。比如說,先翻譯句子的意思,再說運用了什麼修辭,最後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一般古詩會有註釋給你介紹寫作背景。貶官了就是內心苦悶,或者樂觀。純寫景的詩就是喜愛大自然等等。都是有規律的。

  5.現代文閱讀。這個就是看你對文章的理解了。答題調條理要清晰,123標清楚。

  6.語言文字應用。這個是靠積累的,把你自己想象成小學生,思維放開了想就行。

  7.選擇題,這個方法就是多做題找感覺。如果選擇題全對,分數一下子就會上去。

  8.作文。靠積累,多讀多寫。建議去看看作文與考試。這書超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