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別人錯誤的口才藝術技巧

  在別人出現錯誤或者冒犯我們的時候,我們有權利指出對方的錯誤,這樣才能幫助別人認識和改正錯誤,也能遏制更多錯誤或者不必要的麻煩。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當別人出現錯誤,我們挑出來,目的是為了幫助別人認識並加以改正。但是,揪人錯誤時候,應該對事不對人,給對方充分悔過的機會,不能怒髮衝冠、直言相對,甚至拆人臺。

  這天早上剛上班,車間主任叫來班組長張賀軒瞭解員工近階段的工作情況,正巧,車間的同事向曉斌風風火火地向車間跑來。一看就知道,他遲到了。看到主任和組長站在車間門口“恭候”他,向曉斌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主任,我七點半就出門了,剛出門發現電動車壞了,就忙著打的來單位,誰知路上又堵車,所以……”

  “你真的是七點半出門?”沒想到,向曉斌支支吾吾的還沒說完,張賀軒就質疑道:“真是好巧啊,咱們住在一個小區,我比你出門還晚10分鐘,路上打的,一路暢通啊!”經過張賀軒的一番“渲染”,向曉斌當即羞得面紅耳赤。主任生氣地對向曉斌說:“你遲到了還說謊,真是太讓我失望了,回去寫份檢討書!這個月的全勤獎你也別再尋思了!”

  主任走後,向曉斌找到張賀軒,說道:“我得到單位的懲罰你很高興嗎?我對你厭惡至極!”說完,向曉斌憤然離去。後來,同事們知道這件事,也都紛紛埋怨張賀軒不該當著主任的面拆人臺。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當別人出現錯誤,我們挑出來,目的是為了幫助別人認識並加以改正。

但是,要把握時機和場合,讓犯錯的人心悅誠服地接受才是目的。我們在為他人挑錯時,切記不要讓人家下不了臺面。如上例中,不管出於何種初衷,張賀軒也不該當著主任的面,揭了向曉斌的老底兒。向曉斌遲到縱然有錯,但張賀軒在指出其錯誤時,不經調查與核實,就斷言向曉斌是“忽悠”單位領導。假若,張賀軒是採取私下溝通,效果或許就不一樣了。可惜的是,他這種當面挑人錯又拆人臺的做法,不僅沒得到向曉斌的肯定,反而惹來一身埋怨。

  美國一家大超市的經理傑克每天都到他的連鎖店去巡視一遍。有一次他看見一名顧客站在臺前等待,沒有一個售貨員對她稍加註意。那些售貨員小姐在櫃檯遠處的另一頭擠成一堆,彼此又說又笑。身為經理的傑克當然對這一情況很不滿意,一定要糾正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傑克走到這些售貨員小姐旁邊大聲喝道:“我想知道是什麼原因讓你們這麼忽視我的顧客!”眾人聽到傑克經理的呵責,立刻起身去櫃檯工作。

  一個叫琳娜的售貨員說:“對不起經理,這些姐妹們是聽說了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才這樣興奮的。我丈夫在上次購買的彩票中獎了,中了一萬美元呢,我做夢都沒想到會中這麼多,我實在是太興奮了,所以……”

  “不,琳娜,我不希望你會為了一萬美元而丟掉了自知之明。你要知道,一萬美元連東城的洛克餐廳都進不去。你是發財夢做多了,還是窮日子過怕了?”

  傑克經理的一番話說得琳娜尷尬極了,這也讓其他售貨員也感覺憤憤不平,傑克經理的良好形象盡失。

  琳娜因為丈夫彩票中得大獎,只顧與同事分享喜悅而忽略了客戶,耽誤了本職工作,這是琳娜的失職。傑克經理批評幾句也是理所當然,但卻不能如此尖酸刻薄地奚落人。他先是用“別丟掉自知之明”來警告琳娜,繼而還“旁徵博引”,一萬美元連洛克餐廳都進不去,這明顯是賣弄自己的財大氣粗,帶有明顯嘲諷的語調。更可惡的是他竟然用“發財夢做多了”、“窮怕了”等字眼侮辱琳娜,實在讓人寒心。明明是一個小錯誤,傑克經理卻在揪錯之後,又對琳娜一頓數落和挖苦,最終失去了在員工心中的良好形象。

  早前,歌手楊坤在接受某電視臺專訪時,當聽到主持人說自己“多年來演唱風格突破不大”時,原本心情愉悅的楊坤當即顯得非常不爽,並當即發飈,楊坤說:“我的音樂你都聽過嗎?”主持人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聽過一部分。”

  “你太自以為是,以偏概全了,”楊坤此時明顯情緒失控,“如果你聽過,我相信你就不會說這樣的話了。一個歌手的音樂風格基本元素是無法改變的,就像你們主持人,自古以來都是坐著的,你總不可能為了突破而邊說邊跳吧。既然你認為我的音樂突破不大,那我也坦白地講,你的主持多年來都是一個模子,可以說沒有絲毫的突破。”

  楊坤的一番話,讓主持人頓時尷尬萬分。其後,網友一邊倒地抨擊楊坤說不得碰不得。

  俗話說:蚊蟲遭拍打,只為嘴傷人。人與人之間原本沒有那麼的矛盾糾葛,往往只是因為有人逞一時口舌之快,說話不加考慮,隻言片語傷害了別人的自尊,讓人下不了臺,從而引發了一系列不必要的傷害。所以,古人早有明訓:“言語傷人,勝於刀槍。”這就要求我們三緘其口。但上例中,主持人出於一番好意,如實表達了自己的個人看法,或許真如楊坤話中所說,主持人有以偏概全的片面性,但楊坤的反擊也是過火。楊坤不僅沒有控制情緒,虛心地予以接受,反而將不好的情緒宣洩出來,當即進行了爭鋒相對的反擊,還用帶有諷刺挖苦的口吻評價主持人也無大突破,實在讓人下不了臺。

  凡事都要一碼歸一碼,一過歸一過。切不可因為別人的一次錯誤、冒犯,就開始翻人舊賬,拆人檯面。只有你敬人一尺,別人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尊嚴,也會對你敬一丈,你的批評和建議也會得到對方的認同。